奇书网

奇书网>后殖民时期什么意思 > 导论 西方现代化跨国原始积累及其文化批判02(第2页)

导论 西方现代化跨国原始积累及其文化批判02(第2页)

[7][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131~13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10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236~25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24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前言》,钱乘旦等译,6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2][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951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3][英]霍尔:《解构“大众”笔记》,见《大众文化研究》,55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4][德]霍克海默:《独裁国家》,转引自俞吾金等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13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5][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转引自俞吾金等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17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6][德]马尔库塞:《单面人》,转引自俞吾金等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264~27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7]FrancoisDosse,HistoryofStructuralism,VolumeI,TranslatedbyDeblassmayofMiaPress,1997,p。20。

[1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24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9][法]阿尔都塞:《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容易吗?》,见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174~175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0][美]伊安·哈金:《福柯的考古学》,见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11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1]Derrida,y,TranslatedbyG。C。Spivak,TheJohnsHopkiyPress,1976,p。3。

[22]Derrida,WritingaranslatedbyAlanBass,RoutledgeandKeganPaul,1978,p。27。

[23]Derrida,y,TranslatedbyG。C。Spivak,TheJohnsHopkiyPress,1976,p。79。

[24][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13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5][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9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6][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15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27][德]尼采:《尼采全集》柏林版15卷本,第1卷,转引自[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9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8][德]拉明·贾汉贝格鲁:《柏林谈话录》,杨祯钦译,32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9]LeeLaGandhi,PostialTheory:ACrititrodubiaUyPress,1998,pp。23-64。

[30]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238、18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1]RobertJ。g,Post:AnHistoritrodu,BlackwellPublishersLtd。,2001,pp。67-68。

[32][美]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17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3][美]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173~17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4]SeeBartMilbert,PostialTheory,Verso,1997,p。14。

[35]例如弗朗索瓦·泰莫利耶的《他们创造了历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一书。

[36][美]J。M。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6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7]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8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