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总的要求是 >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问题科学哲学之系络背景(第3页)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问题科学哲学之系络背景(第3页)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孔子认为他的学生跟他学了三年,不至于追求外在的价值(例如名与利,谷引申为名利)而能专心为学问而学问的学生很不易见到,大部分是以求学为追求名利的工具(工具理性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孔子的意思是,我做任何事必专注其中,无所为而为,更不会为了权力或金钱的诱因才来做事,只要事情的本身有内在价值,就全力以赴,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精神。

孟子曰:“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此外,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荀子曰:“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荀子曰:“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

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外重者内拙”,“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凡此种种不胜引用,具见春秋晚期,求名求利心重,外在价值盛行,内在价值隐没,此乃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结果,已人欲横行,到了战国时代,已是尔虞我诈,权术或权谋至尊,已不足为奇了。今日世界亦有类于战国时代,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世道人心,实有赖于恢复中国历代的道统:“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允执厥中。”尤其孔孟以来的心性之学,下接陆象山和王阳明的宋明理学,以及当代的儒道佛心性修养功夫,以扭转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危机,方能建立真正的诚信世界,并制约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如教授、政客、律师、企业家等过度技术理性的言行举止,是为当代社会管理当务之急也。

五、结论及后续研究重点:迎接以德性之知为基础的第三波中国文明盛世的来临

笔者深信十八大后,实践“中国梦”的内容,不是2013年5月4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看法:民族主义色彩太重,容易引发与邻国的冲突,而且还有“提高党权”的用意。他们认为只有当宪法的权力高于党权时,才能制止官员贪腐及滥权。这些都是西方人400年来盛行的观点,但他们这种观点,也造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人类生态环境的危机。美国的亨廷顿说“帝国主义就是普遍论必然的逻辑结果”,已有所思。

西方人终究是实用主义的民族,“打不赢,就入伙”,从费正清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有效统治大陆,到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和亨廷顿,对世界政局的看法不外“制衡论”、“延缓西方文明衰退的时程”、“在欧亚大陆块,东方拉拢日本,西方运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稳定和平,而美国却在北美洲坐享和平果实。西方目前这种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看不出有人类长治久安的理想或抱负,再加上他们文化的根源预设“天人对立”、“自他分离”、“身心二元”,难以发展成为世界和平的文化愿景。

中国梦不是走西方文明的根源预设,而是回到中国人文化的根源预设,有如前述,西方列强欺凌中国时,诚如汤恩比所说,是围绕自我中心的幻觉,自以为是最优秀的民族与文化,其他种族文化的发展是一种“白种人的负担”。所幸还有亨廷顿的反思。其实他们的科学真理是一种“外延真理”(extensionaltruth),这种普遍性是脱离人的生命主体而客观地断言,值得中国人学习;但另一种“内容真理”(iruth)系属于生命主体,康德所谓实践理性的学问,海德格尔所谓“根源的思想”(inalthought)或唐君毅所谓科学语言、情感语言以外的第三种启发语言,是儒释道所讲的学问,是理性的学问,是表现在具体情境中所呈现的普遍之理,即谓具体的普遍性,是就生命主体存在的研究,而有别于西方那种抽象的普遍性,就物理客体对象的研究。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论之,中国哲学家牟宗三更详论之。因此,中国梦今后的文化发展方向及社会管理研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早已不再担心列强的欺凌,从短期的与微观的角度而言,实用主义观点或可一用,但必须超越实用主义并抓紧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等的核心价值,树立人类与世界和平的长治久安或治国的论述与理论。

②社会有力量,当可制衡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在政府运用权力与市场运用金钱的场域,容易陷入虚假的意识中而较缺乏人际互动的真诚交往,此必须从外部他律的法治和内部自律的礼治中双管齐下,以建立诚信的基础,超越技术理性的迷障。

③前述中国的心性之学或道统之精义是实践理性的学问,是身体力行,行以求知之生命的学问,非完全认知面向与逻辑面向的外延真理。社会组织与管理须以社会资本的累积为实践“巧实力”的根本动力,更需要时时刻刻修炼“动心忍性”的功夫,把放失的本心找回来,这种内容真理的普遍性更是西方人乃至全人类所应学习的功夫学问。

④社会性自发组织的管理在当代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重要,针对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如何培养弱势群体进入政治决策的过程,取得利益表达的机会及各种权益的保障越发重要,例如农民、农民工、出租车司机,等等。农民与民主实践的关系为何?自然灾害如水灾与地震的应急措施;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的认知培养等问题,均有赖于社会管理去解决。凡此研究课题,都可以运用前述的儒家行动理论去描述、解释和预测各种经验现象,不断修正和重建创造新的理论。

⑤在技术理性过度膨胀的时代,社会自组织应有追求真、善、美、圣等内在价值的空间和自由,例如各学科的学会、慈善团体的有效运作与监督管理、艺术美学团体的功能发挥以及宗教社团的辅导等功能,既可冲淡人们对权力与金钱欲望的追求,又可让公民在参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庄子曰:“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外重者内拙”,儒释道各家重点各有不同,其精神相通,可互为参照。足见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深厚,其心性之学,能克服当代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问题,有助于超越西方实用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维,帮助人类建立长治久安的策略管理。

中国文化第一波是中华民族的原生文化,以春秋时代的孔子为集大成者;第二波是融会佛教文化而创造性地产生宋明理学;第三波是西方文化东来,此时只有我中华民族历经忧患后融会贯通,创造第三波的文明,以心性之学与德性之知克服当代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时代危机。中国第三波文明的成功,将远超西方文明价值的普遍性,为人类的长治久安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中谷岩。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自我崩溃?新自由主义者忏悔。郑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英]尼尔·弗格森。文明。黄煜文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2。

[3][英]尼尔·弗格森。金钱与权力。黄煜文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3。

[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二讲)。台北:学生书局,1983。

[5]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6]吴琼恩。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关系与中国前途。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1998。

[7]吴琼恩。中国文化的和平崛起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9。

[8]吴琼恩。行政学(第四版)。台北:三民书局,2011。

[9]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10][美]福山。诚信:社会德性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台北:立绪文化公司,1998。

[11]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12]Denhardt,RobertB。ThePursuitofSignifi:StrategiesferialSuPubliizatio,CA:Wadsworth,1993。

[13]Fukuyama,FraDisruption:HumaheRestitutionofSocialOrder。NewYork:Simon&Schuster,1999。

[14]HuntingtoheClashofCivilization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NewYork:Simon&Schuster,1996。

[15]Nonaka,IkujiroandHirotakaTakeupany:HoaheDynamiovation。NewYork:OxfordUyPresss,1995。

[16]Rawls,John。ATheoryofJustice。Cambridge,MA: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yPress,1971。

[17]Wellman,Barryaon。LiviworkOnaempy,1999,28:pp。648-654。

[18]Yeung,ArthurK。&anizatiCapability。NewYork:OxfordUyPress,1999。

[1]吴琼恩,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海峡评论》杂志社社长,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兼职教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