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斯、埃丝特和阿什利三人都回顾了他们父母的人生态度如何影响自己童年以后的人生,通过这种方法,他们都获得了新的感悟。在他们被引导着进行回想之前,他们都未能意识到童年经历对自己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些行为都习以为常,认为它们再普通不过,但事实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这也是意料中的事,因为我们不曾有机会去体验一些不同的经历——这种情况往往从童年开始发生,我们的父母保护着我们免受其他“不好的”影响。
当我们逐渐告别童年、走向成熟的时候,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加警惕。你开始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你不由自主地拿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当残酷的现实让你意识到自己的确技不如人时,你便开始耿耿于怀。在这个时候,你的自信心开始慢慢被侵蚀,如果你任由势态发展下去,不加以干涉,你的自信心会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深渊。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受到批评,你会许久无法释怀;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失败了,你便会感觉无地自容。
我们孩童时候与生俱来的无拘无束和永不减退的热情活力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绝对可以尝试着去复制它们。自信者深谙此道——尽管他们也在意其他人的想法,但他们坚决不让这种担忧影响他们。这么做使他们能够永葆我们所有人孩童时代都拥有的无限动力、十足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尽管自信者在意其他人的想法,但他们坚决不让这种担忧影响他们。
寻找人生平衡的支点
上述三个“启思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可以被称为是一种“消极态度”。当然,当你反思童年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一定也会浮现那些美妙的经历和欢乐的时刻。请谨记——学习你孩童时代那些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经历也可以让你获益匪浅。
启思妙想
请问问自己,你的自信和信心的缺乏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是因为孩童时的经历和人际关系而导致的。
冠礼之年
通过前面的启思练习,你已经对你童年的经历进行了一次梳理。你可能还会对尘封于记忆深处的琐碎小事寻根问底、一探究竟。你也可能像迈尔斯、埃丝特和阿什利一样察觉到一些细微之处。或许你会发现自己的经历和他们的不尽相同。无论你有什么发现,都请你积极思考,把它当成一种学习的经历,绝对不能使之成为重压肩头的负担。
另一种情况是,也许你不能从你的童年经历中发现任何特别之处,无法解答你为什么在人生这个阶段缺乏自信心。为此,你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你还有机会。
现在,请你回想一下你离开父母后是如何生活的。从那时候起,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吗?
你是否曾经回首往事,尝试找出那些切实发生过的事件或你的亲身经历,看看它们是否可能已经对你现在的信心和自信产生了冲击?毫无疑问,这种回想肯定是值得一试的。有些人能清楚地记得某一桩严重影响信心的具体事件;有些人能记得一连串打击信心的小事情;还有些人实在想不起任何一件特别的事情,但潜意识里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对他们的自信度造成了影响。
启思练习
遥远的记忆
回顾你已经走过的人生路。追溯到以前的你比现在的你更有信心的时候,能回想多远就多远。如果你认为自己一直都缺乏信心,那么请反思你整个成年的生活。
请写下影响你自信心程度的经历或者往事。如果你能确认这些经历或往事,那么在应对它们可能已经造成的消极影响的过程中,你便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个练习对一些人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也总是让我惊叹不已。这样的一个练习,我会积极鼓励每个缺乏信心、自信和自尊的人去做。
在每段回忆中,找出尽可能多的细节: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你会记得这件事?
●你能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请不要急于完成这个练习——你也许不能马上想起每一次的经历,尝试花一点时间仔细思考。
有些人能想出相当多的既完整又全面的经历,有些人只能记起一件重大事件。请克制自己,等到你对自己仔细回忆的内容感到满意了,再继续阅读本书。
下面的一些案例也许能有助于唤起你的记忆。
启思案例
玛莎
玛莎最近参加了一个“建立自信”的培训课程。
从她来到班上的那一刻起,她就表现得格外热情和友好。实际上,在我看来,她十分自信。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总忍不住心生疑惑,她为什么会来参加这种培训课程。我几乎忍不住要问她有没有走错教室。就在那时,我发现了她讲话有轻微的口吃,于是我猜想这也许和她来参加这个课程的原因有关。
在课上,每位学员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当轮到玛莎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变得非常情绪化。她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她至今仍记得一清二楚的经历,正是那次经历让她感觉她的信心完全被摧毁。我们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
6个月前,她参加了一个应聘面试。面试开始前,她就向在场的面试官解释道,因为她耳朵部分失聪,她不得不借助助听器。这也意味着她不知道有时候自己的音量过大而盖过了其他人的声音,她也有可能因此而吐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