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湖南地理特征 > 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1页)

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1页)

第一节基本情况

一、地理特征

湖南省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地级市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另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为长沙市。湖南省土地面积21。18×104km2。到2009年年底,全省农用地1790。72×104hm2,建设用地137。36×104hm2,未利用地190。45×104hm2。全省现有耕地378。94×104hm2,林业用地1280×104hm2,有林地面积1029。6×104hm2,森林覆盖率57。3%,活立木蓄积量4。29×108m3。

湖南境内丘陵、山地广布,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1。2%,盆地占13。9%,平原占13。1%,丘陵占15。4%,水面占6。4%。全省三面环山,形成从东南西三面向北倾斜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东有幕阜山脉和罗霄山脉,南有南岭山脉,西有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海拔多在500~1500m。湘北为洞庭湖平原,海拔多在50m以下。湘中则丘陵与河谷相间。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水域面积达1。35×104km2。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为湖南四大水系,分别从西南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再经城陵矶注入长江。全省5km以上的河流共计5341条,河流可通航里程11968km,内河航线贯通全省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兼有灌溉舟楫之利。

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全省年平均气温18。2℃;年日照时数1521h,年降水量1215mm。湖南的气候特征可概括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二、物产

湖南动植物品种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17强,其中木本植物2380种,国家列为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植物43种,占全国的19。按用途分,有药用植物1700多种、纤维类植物157种、油料类植物189种、淀粉类植物109种、化工原料类植物41种、果类植物41种、青饲料类植物349种,用材林、经济林、果树和农作物品种繁多。现有家畜、家禽270多种,经济鱼类160余种,其中许多为优良品种。

湖南素称“鱼米之乡”,唐代湖南被誉为“九州粮仓”,当时稻谷是国家重要的税源,曾有“今天下江淮为国命”的说法。明末棉花成为湖南重要的农作物,“江花出楚中”,江花系湖南一带所生产的棉花。自宋代起,湖南农业在我国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著名的农业大省,号称“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生产的稻米、油料、苎麻、烤烟、猪肉、水产等皆位居全国前茅。湖南稻米产量多年为全国之冠,2012年产量达2631。6×104t。湖南的苎麻和茶叶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柑橘、油料、烤烟、黄红麻等产量居全国前10位。出栏生猪和淡水产品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4位。湖南还盛产湘莲、黄花菜、辣椒、生姜、竹笋、香菇、苡米、猕猴桃等。湖南农产品不仅有数量优势,更具质量特色。通道县的“粳八”米质优良,江永县的“香稻”闻名遐迩,有“此稻花开,香气袭人,煮饭熬粥馥溢四邻”的美誉,历史上皆为著名贡品。近些年来,湖南出产的“湖南丝苗”、“湖南猫牙”、“湖南珍珠米”、“湖南香米”等优质稻米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和省部级名优产品称号。湖南的柑橘、茶叶、烟叶、苎麻等农产品,以其良好品质蜚声国内外。

湖南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蜂蜜及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湖南出产的瘦肉型猪、湘西黄牛、武冈铜鹅、临武鸭、螃蟹、乌鳢、白鳝、中华鳖等,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湖南特色物产

图1-1苎麻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图1-1),我国苎麻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苎麻纤维长、强度高,透气吸湿性能好,可单独纺织,也可与棉、丝、毛、化纤等混纺。苎麻植株高1~2m,茎直立分枝,绿色有毛,叶互生,呈阔卵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苎麻茎皮为优良纺织原料;根供药用,为利尿、解热、安胎药;茎、叶可提取苎麻浸膏,止血效果较好。湖南是我国苎麻最大产地,以益阳、岳阳等地为多。浏阳夏布是用苎麻纤维纺织而成。苎麻适宜种植在亚热带地区,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和排水性好、pH在5。5~6。5为宜。在洞庭湖区,苎麻栽培已有悠久历史。由于苎麻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大量种植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1957年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麻布和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苎麻布,质地优良,精细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府绸。明清时对湖南苎麻均有记载,“苎麻精者无逾比,居人服之,商贾不可得也”。

湘莲粒大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清香鲜甜,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固清、润肺清心之功。湘莲在历史上被称为“贡莲”,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种植历史,是湖南传统的土特产品。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在湖南主产于祁东、衡阳两县。古称“忘忧”或“谖草”,属百合科萱草属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生叶两次。当黄花含苞欲放时,就采其花蕾经蒸制晒干即为黄花菜。黄花菜营养丰富,经济实惠,干湿可食,味道鲜美,还有医药价值,具有养血、平肝、利尿、健胃、生津等功效。祁东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以量大质优而著称海内外市场。

中国三大瓷都之一——湖南醴陵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北段西侧,邻湘江支流渌水流域,西邻长株潭城市群,因盛产陶瓷和烟花鞭炮而享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名,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并称为我国三大瓷都。醴陵是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代我国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说,精美的醴陵陶瓷长期畅销海内外,被赞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醴陵生产的釉下五彩瓷先后荣获意大利都郎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为毛泽东主席特制的“主席瓷”名扬天下,还生产过馈赠外国首脑的精美礼品瓷。近20年来,醴陵推出的炻器系列产品,千姿百态的造型与五颜六色的釉彩相结合,风靡欧美,占据出口创汇的大半壁江山。目前,醴陵已经发展成为集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三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特大型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三、基础设施

全省交通运输便利,现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主要铁路有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枝柳线、石长线、洛湛线等。到2012年年末,营运里程3825km,其中电气化线路占到铁路营运里程的一半左右。株洲和怀化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株洲北站是特大型火车编组站。长沙为我国高速铁路运网新兴的枢纽站,北京—广州、上海—昆明两大高铁线路在此交汇。

2012年年末,全省公路里程23。41×104km,高速公路里程3968km。预计“十二五”期间,湖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6000km。目前,湖南14个市州均修通了高速公路。

湖南水运相对发达,2012年内河航道11968km,建成千吨级以上泊位68个,基本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为主干的航道网,通过岳阳城陵矶港可通江达海。

湖南现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和怀化芷江等机场,与国内主要城市保持着密切联系。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直达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和欧洲等地的国际航班,能够起降包括波音747在内的特大型民航客机。

湘江航电枢纽

湘江发源于广西北部,流贯湖南省,河流落差小,径流变化大,枯水期水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正常航运和两岸用水。因此,在湘江中下游干流修建了大源渡、株洲、蔡家洲等水利枢纽工程,以改善航运条件和供水状况。

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位于衡阳市境湘江干流之上,工程包括大坝、船闸、电厂、坝顶公路桥四大部分。船闸可通行千吨级轮船,大坝设23个泄水闸孔,有4个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104kW,年平均发电5。8×108kW·h。该工程于1995年动工,2000年建成,工程总投资20。9×108元。

株洲航电枢纽位于株洲市境湘江干流之上,是一个以航运为主,兼有发电、交通、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水库库容12。45×108m3,船闸为千吨级,属低水头径流式电站,装有水轮发电机组5台,合计14×104kW,每年可发电6×108kW·h。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