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湖南地理是人教版还是湘教版 > 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2页)

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2页)

长沙湘江航电枢纽选址于望城县蔡家洲,是湘江干流九级开发的最下游一个梯级,包括电站、泄水闸、双线船闸、坝顶公路桥、水库等,集蓄水、发电、航运、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工程于2009年10月动工,到2014年完工。航电枢纽大坝西接高塘岭镇,东靠丁字镇,长1500m,高40m,正常蓄水位29。7m,建成后将形成128km长的库区,在长株潭形成一个带状滨水区域。工程建成后,可确保长株潭在枯水期的用水需求,湘江航运随之受益,可全年达到二级航道标准。电站装机容量8。4×104kW,年发电量3。64×108kW·h。湘江长株潭段有8个自然洲岛,以橘子洲、月亮岛最为知名,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湘江风光带的开发。

近年来,湖南的邮电通信业发展迅猛。以光纤电缆、短波和微波等构成的电信网四通八达,遍布全省,所有乡镇都开通了程控电话。2012年,全省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262。0×104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953。9×104户,全省互联网上网用户619。6×104户,同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442。6×108元。

四、旅游资源

湖南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表1。1),素以名山名水、名楼名寺、名城名人著称于世。

湘北原属云梦古泽,曾广植木芙蓉和水芙蓉。毛泽东在《答友人》中颂曰:“芙蓉国里尽朝晖”。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有2万多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湖南拥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株洲炎陵)、舜帝有虞氏陵寝(永州宁远)、屈原怀沙沉江之地(岳阳汨罗江)。长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马王堆出土文物、走马楼三国吴简是湖湘考古大发现。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保存完好,其独特的风物风情闻名遐迩,令人陶醉。

表1。1湖南省旅游资源

续表

潇湘八景

古“潇湘八景”为旧时湖南八处风景名胜。新“潇湘八景”由湖南省旅游学会于2005~2007年评选确定,包括山水文化、人文景观、生态休闲三大类。

古“潇湘八景”(括号内为米芾咏“潇湘八景”诗)

潇湘夜雨——永州城东(大王长啸起雄风,又逐行云入梦中。想象瑶台环佩湿,令人魂断楚江东。)

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阵断衡阳暂此回,沙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无征徼,又被孤城画角催。)

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绝顶高僧未易逢,禅林常被白云封。残钟已罢廖天远,杖锡时过盖紫峰。)

山市晴岚——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

江天暮雪——橘子洲(蓑笠无踪失钓船,彤云暗淡混江天。湘妃独对君山老,镜里修眉已皓然。)

远浦归帆——湘阴县城江边(汉江游女石榴裙,一道菱歌两岸闻。贾客归帆休怅望,闺中红粉正思君。)

洞庭秋月——洞庭湖(李白曾移月下仙,烟波秋醉洞庭船。我来更欲乘黄鹤,直上高楼一醉眠。)

渔村夕照——桃源桃花源对岸白鳞洲(晒网柴门返照新,桃花落水认前津。买鱼沽酒湘江去,远吊怀沙作赋人。)

新“潇湘八景”

山水文化类:张家界景区(张家界市);崀山景区(邵阳市);南岳衡山景区(衡阳市、湘潭市、长沙市);梅山紫鹊界景区(娄底市);莽山景区(郴州市);壶瓶山景区(常德市);酉水景区(含红石林、猛洞河、五溪湖,湘西州、怀化市)。

人文景观类:伟人故里(含韶山与花明楼,湘潭市、长沙市);中华始祖炎帝陵(株洲市);凤凰古城(湘西州);长沙古迹(含马王堆汉墓、岳麓山、岳麓书院,长沙市);潇湘文脉(含祁阳浯溪碑林、宁远舜陵镇舜帝陵、江永女书园,永州市),辰州古韵(含洪江古商城、溆水思蒙民俗风情,怀化市);隆回花瑶古寨(含魏源故居,邵阳市);桃花源(含柳叶湖常德诗墙,常德市)。

生态休闲类:湘江风光带(含橘子洲,长沙市);东江湖(郴州市);湘电灰汤温泉山庄(长沙市);千龙湖(长沙市);苏仙天堂(含苏仙岭天堂温泉,郴州市);阳明山公园(永州市);梓山湖健身休闲度假区(益阳市);天下水府(娄底市)。

武陵源包括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景区,千峰竞秀,宛如仙境,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岳阳楼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驰誉天下。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充满湖湘文化的书卷气息。静卧湘江中的橘子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爱晚亭,色彩缤纷的桃花源,佛道圣地南岳衡山,钟灵毓秀的洞庭君山等,都闻名遐迩。马王堆汉墓更是饮誉中外。一大批新的旅游区,如郴州东江、邵阳崀山、湘西凤凰、娄底紫鹊界等,都已迅速成长起来。结合当地特色,湖南还举办了十大旅游节庆,诸如张家界国际森林节、岳阳—汨罗国际龙舟节、炎帝陵公祭、南岳庙会等。

五、人口

2012年年末,湖南省人口数为7179。87×104,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2%。湖南属于人口稠密地区,人口密度为339人km2,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高出一倍多。同年,湖南人口出生率为13。58‰,死亡率为7。01‰,自然增长率为6。57‰。从同年城乡结构来看,湖南市镇人口3349。41×104,乡村人口3830。46×104,城市化率46。7%,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

湖南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41个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全省人口中,汉族占89。1%,少数民族占10。9%。湖南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满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以上,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

湖南人口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有大幅度增长。1949年湖南人口2987×104,1958年为3673×104,1970年为4481×104,1980年为5281×104,1990年为6111×104,2000年为6562×104,2010年达7090×104。尽管湖南人口已进入了低生育率阶段,但由于青年人口比重大,加之人口惯性的作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湖南人口仍将以年均40×104的速度持续增长。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给劳动就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带来沉重压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