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佛本生故事选》,第150页。
[13]《佛本生故事选》,第164页。
[14]《佛本生故事选》,第207页。
[15]《佛本生故事选》,第184页。
[16]《佛本生故事选》,第200页。
[17]《佛本生故事选》,第204页。
[18]《佛本生故事选》,第206页。
[19]《佛本生故事选》,第208页。
[20]《佛本生故事选》,第222页。
[21]《佛本生故事选》,第225页。
[22]《佛本生故事选》,第77页。
[23]《佛本生故事选》,第181页。
[24](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第215页。
[25]《佛本生故事选》,第340页。
[26]《佛本生故事选》,第367页。
[27]《佛本生故事选》,第374页。
[28]《佛本生故事选》,第287页。
[29](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第171页。
[30](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第129~131页。
[31]《佛本生故事选》,第8页。
[32]《佛本生故事选》,第287页。
[33]《佛本生故事选》,第57页。
[34]《佛本生故事选》,第57页。
[35]《佛本生故事选》,第57页。
[36]《佛本生故事选》,第202页。
[37]见《长阿含经》卷第十七第三分《沙门果经》第八。
[38]关于耆那教,刘家和先生著有论述,可参见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34~136页。
[39]关于阿什斐迦派学派这一部分参考了上述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中刘家和所写有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