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3社会服务
a)有博物馆志愿者,并按照社会服务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2次以上。
b)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特定时间免费开放,且在48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
c)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清楚,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
d)参观游览线路顺畅;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有关资料;主要陈列标牌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和纪念品、书籍销售服务设施等;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有专门网站,网站内容有特色;馆内有互动式或参与式的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
f)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产品销售情况较好。
g)利用观众留言本、观众调查表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观众意见调查,征求观众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并尽可能采纳或实施。
7。3三级
7。3。1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3。1。1法人治理结构
有理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
7。3。1。2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博物馆章程,有适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有阶段性工作计划。
7。3。1。3建筑与环境
a)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b)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7。3。1。4人力资源
a)有适于本单位发展要求的人才结构,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5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能够对上岗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75%。
7。3。1。5财务管理
a)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有基本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有社会资助。
7。3。1。6安全保障
a)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安全防范系统,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一定的防范措施。
b)有专职保卫人员;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工作程序规范,有交接班制度。
c)消防责任明确;有针对一般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配备一定数量消防设施;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3。1。7办公信息化
在编专业技术人员会熟练使用计算机,人均电脑占有率不低于50%。
7。3。2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3。2。1藏品管理
a)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
b)藏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初步鉴定。
d)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
e)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一级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并专柜存放;库房无异味。
f)有相应的藏品保养制度和措施。
7。3。2。2学术研究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