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罗马文明地图战争 > 第三章 罗马的壮大(第1页)

第三章 罗马的壮大(第1页)

第三章罗马的壮大

第一节与意大利和迦太基人的战争

一、罗马征服意大利

王政时代的国王虽然为罗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样的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在共和之初,罗马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第伯河畔一个小国的地位。人口少、统治区域小、地理环境差[1]是当时罗马的主要特征。罗马随时都有可能被近邻消灭或吞并。北边的埃特鲁里亚人,东边和南边的厄魁人、萨宾人和伏尔西人,还有同文同种的拉丁人,这些都是其早期必须认真面对的强邻。新共和国的最初100年,罗马人就是在不断与近邻的斗争中度过的。战争是罗马人最崇高的事业,也是罗马人最神圣的职责。

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罗马的地理优势才有了一定的显现。公元前431年,他们打败了厄魁人,接着又多次击败伏尔西人。公元前430年,罗马人在战胜厄魁人后,再次发动对埃特鲁里亚维伊城的战争,并取得重大胜利。他们杀死维伊国王,将其甲胄作为战利品奉献给罗马的朱庇特神殿[2]。公元前405年,罗马人再次发动对维伊人的战争。经过10年苦战,他们终于通过地道作战的方法,于公元前396年攻克了维伊城。维伊战争开创了罗马人长期在外作战的先例。

图3。1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标识石雕

罗马征服维伊的直接后果是: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吞并了维伊30万犹格的土地,从而使罗马的领土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罗马人“把维伊的土地分给每个平民,每位7犹格。其中既包括家长,也包括每家的儿子”[3]。从此,以地养民,以民强兵,以兵扩地的罗马外向型发展模式开始形成。

公元前4世纪,北部意大利又来了新的移居者——凯尔特人,即高卢人。凯尔特人是埃特鲁里亚的北部近邻。他们“居住的村落并无围墙,也没有什么家具。他们以树叶为床,以肉为食,从事战争和农业,生活简朴,对艺术或科学一无所知。他们的财产包括家畜与黄金。因为这是他们随环境而迁徙时唯一能携带的东西。他们对朋友最讲义气。在他们之中,拥有追随者和朋友最多的人也是最受尊重和最有势力的人”[4]。据说,公元前391年有一支高卢人闯入埃特鲁里亚,直达克鲁西城。克鲁西向罗马求救,罗马元老院派使者责令高卢人退回原来的居住地。罗马人和高卢人由此结怨。公元前390年,高卢人进攻罗马,罗军溃败。当时整个罗马城除了卡庇托尔卫城外,皆被高卢人占领。罗马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最后,高卢人“由于本土遭威尼提人的侵袭,只得匆匆与罗马人订立条约”,在接受罗马人交纳的一笔赎城金后,撤军返乡。[5]高卢人攻占罗马本身就说明罗马城作为首都有其危险性,原因在于罗马四周没有保护罗马城的天然屏障。未来罗马城最大的安全因素只能依靠罗马人工建造的城墙。

图3。2罗马建筑遗迹(一)

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开始把进攻的重点放在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先后发动了3次萨姆尼特战争,并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萨姆尼特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罗马的实力,彻底改变了意大利半岛原先的政治格局。罗马人与南部希腊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由原先的间接关系变成了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双方间的冲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公元前280年,罗马舰队开进他林敦湾,遭到希腊殖民城邦他林敦人的袭击。为抗击罗马,他林敦人向希腊伊庇鲁斯的国王皮洛士(又译为皮洛斯)求援。皮洛士应邀带领一支25000人的队伍来到他林敦港。“国王的军官们使他林敦人很为窘迫,他们强住在他林敦的公民家里,公开地凌辱他们的妻子和儿女们。后来皮洛斯禁止他林敦人宴饮以及其他社会集会和娱乐,认为这些事情跟战时情况不相适合,命令公民们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如果他们不服从的话,即处死刑。于是他林敦人为这些他们不习惯的训练和事务完全折磨得精疲力竭了;因此,他们从城市里逃往乡间,好像它是一个外国人的政府一样。”[6]初战,罗马战败。皮洛士虽然取胜,但死亡4000人。皮洛士认为此时议和对自己有利,于是派使者去罗马商谈和平协议。

罗马人由于皮洛斯的声誉和近来他们所遭遇的灾难而胆怯,犹豫了很久。最后,绰号盲者的阿彼阿斯·克劳狄(他因年老而失明)命令他的儿子们引导他到元老院议事厅来,他在那里这样说:“过去我因失明而悲伤;但是现在我深以没有同时失掉听觉为遗憾,因为我是从来没有料想到会看见或者听见你们有这种议论的。难道单单一个不幸的事件就使你们顿时忘掉了你们自己,以致把那个造成你们的灾祸的人和那些邀请他到这里来的人叫做朋友,而不叫做敌人,把你们祖先们的遗产交给琉卡尼亚人和勃罗丁人吗?这不是使罗马人变为马其顿人的仆役又是什么呢?你们中间有人胆敢称此和约而不是奴役!”阿彼阿斯举出了许多其他意义相类似的事情来,以鼓励罗马人的士气。如果皮洛斯想要跟罗马人订立和约、建立友谊关系的话,让他退出意大利,然后派遣他的使团来。他留在意大利一天,我们就一天既不把他看作朋友,也不把他看作同盟者,既不把他看作罗马人的裁判者,也不把他看作罗马人的仲裁人。[7]

图3。3皮洛士像

元老院在听了阿庇安的话后,迅速做出决定,与皮洛士战斗到底。罗马人充分发挥“九头蛇”[8]精神,最后把皮洛士赶出意大利。公元前275年,皮洛士退回希腊。3年后,他林敦向罗马投降。公元前270年左右,罗马基本上占领了意大利的南部地区,完成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意大利其余部分的征服任务,罗马成了意大利半岛上最强大的主人。公元前273年,甚至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也与罗马签订条约,承认罗马这支地中海地区的新生力量。

二、西西里争夺战

罗马崛起于意大利后,开始向西部地中海扩张。与当时称霸西部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发生正面冲突。西西里也就成了它们相互争夺的最前哨。

迦太基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地区。相传,迦太基城创建于公元前814年,是腓尼基人在这里建立的一个殖民地。迦太基地理位置优越,旁边有良好的港湾,北通广阔的地中海。向北经西西里岛,可以与意大利贸易;向东可以与埃及、叙利亚和希腊等东部地中海诸国交易;向西可以往西班牙开拓。到公元前3世纪前叶,迦太基已发展成为地中海,尤其是西部地中海世界的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迦太基的政治体制较为复杂,古代作家的记载也不尽相同[9]。其机构主要有元老院、民众会议和2名行政长官[10]。元老院由300名元老组成,成员为终身职。他们享有制定法令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最高权力;民众会议的职责主要是形式上通过某些重要的法令和决议;行政长官称苏菲特,握有最高军事指挥权。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富有的商人和大地主手中。诺尼乌斯说:“若没有良好的协商机构和严格的制度,迦太基也不可能如此兴旺了约六百年。”[11]由此可见迦太基政治体制的先进性。迦太基的公民是腓尼基殖民者的后代,大多从事航海业和工商业,对商业贸易尤为重视。为了保护商业利益,他们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实力较强的海军。最初的海上官员和水手,除划桨手外,可能都由公民组成。公元前4世纪后,由于军队需求量增加,迦太基开始招募雇佣兵。迦太基的农业相对比较落后,土地主要由利比亚土著居民和奴隶耕种。与罗马相比,迦太基缺少一支耕战结合的、强大的公民兵队伍。

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迦太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据说,它曾于公元前6世纪与埃特鲁里亚人联合击败过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并于公元前509年与罗马人签订过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协议内容如下。

罗马人及其同盟者与迦太基人及其同盟者之间,应依照以下条款友好相处:

(1)无论罗马人或其盟友,除为风暴或敌人所迫外,均不得驶越美丽海岬。如有被迫登陆者,不得购买或带走除为修理船只或宗教仪式所需用品之外的任何东西,并必须在五日内离开此地。

(2)登陆经商的人,如无传令官或城镇官员在场,不得从事任何交易。如果在利比亚或撒丁尼亚进行交易,卖主无论以什么价格出卖,只要有上述官员在场,都将得到国家的保护。如果罗马人来到西西里的迦太基辖区,那么他就能够享受与其他人同等的权利。

(3)迦太基人不能损害阿尔德阿人、安契乌姆人、劳兰顿人、西尔策依人和塔拉西那人的利益,也不能损害罗马属下的其他拉丁城镇的利益。对于那些不属于罗马的拉丁城镇,迦太基人也不得擅自插手。如果他们已经攻占了某一城市,则应秋毫无犯,并完整地将其移交给罗马人。他们不得在拉丁姆地区修筑堡垒。如他们携带武器进入拉丁姆境内,则必须在夜晚来临之前离开。[12]

从条约中可以看出,迦太基人已经把撒丁尼亚和利比亚完全看成属于它统辖的地区。对于西西里岛却不同,条约中只规定了受迦太基统辖的部分地区。罗马人在订约时同样也仅涉及拉丁姆地区,没有提及意大利的其余部分,因为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完全处于它的统治之下。

在此条约签订之后,大约在公元前348年,双方又缔结了另一条约。在这一条约中,迦太基把推罗和乌提卡也包括进去,并在美丽海岬之外又增加了玛斯提亚和塔尔塞乌姆,以此作为界线,不准罗马人越过这一界线进行远征掳掠或兴建城市。条约的内容大致如下。

罗马人及其同盟者与迦太基人、推罗人、乌提卡人及其同盟者之间,应按以下条款友好相处:

(1)罗马人不得越过美丽海岬、玛斯提亚和塔尔塞乌姆进行掳掠、贸易或兴建城市。

(2)迦太基人如占领了拉丁姆地区任何不属于罗马统辖的城市,他们可保持其战利品和俘虏,但必须把城市归还。如果迦太基人俘虏了那些与罗马人缔结过成文条约,但不隶属于罗马的城市成员,那么他们不得将俘虏带进罗马湾。若已带入,一经罗马人干预,俘虏即应释放。罗马人也应承担与此相同的义务。

(3)罗马人在迦太基统治下的地区取得水或粮食,他们不得用这些粮食来伤害与迦太基缔结条约和建立友好关系的任何民族。迦太基人也同样不得有这类行动。若有人有此行为,将不以私人报复处罚,而应以触犯国法论罪。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