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罗马文明成就 > 第三节 科学与法学(第1页)

第三节 科学与法学(第1页)

第三节科学与法学

一、农学与地理学

拉丁民族是古代世界典型的农耕民族,农业是罗马最重要的生产部门。重视农业发展是罗马政府的重要职责。根据老普林尼的记载,那些对田地疏于耕耘的公民常常会受到监察官的指责。[121]加图也说,我们的祖先在赞扬一个好人时,就称赞他是一个好农民、好庄稼人。凡是受到这样称赞的人,就被认为受到了最大的称赞。[122]加图认为,那些最坚强的人和最勇敢的士兵都出身农民;农民的利益最清廉、最稳妥、最不为人所妒忌。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绝不心怀恶念。[123]他们“所过的是一种神圣和有益于人的生活”[124]。由于农业在罗马社会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所以,早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就出现了专门研究意大利农业的专(译)著。这些作品不但大大提升了罗马人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也使罗马人改造世界的行为有了更合理的理论支撑。

加图是古罗马杰出的演说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拉丁农学的创始人。他于公元前160年完成的《农业志》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农业著作。此书是加图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就的经典作品,融知识与经验于一体,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农事指南书,对社会影响很大。

图7。19罗马镶刻公鸡

加图的《农业志》用拉丁文写成,全书共162章。加图曾是士兵、文人、政治家,但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位农民、一位有知识的农民。他在雷阿特、图斯库鲁姆、坎佩尼亚、维那弗鲁姆、卡西鲁姆等地都有地产,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是其长期实践的结果。加图论述了意大利中等庄园的选择原则、经营模式、庄园人员的配置原则以及庄园的大致规模和庄园工作的四季安排。加图式庄园以自给自足为主,但对意大利的商品市场并不排斥,也不抵触。从历史的视角看,加图式庄园应该是由小地产向大地产发展过程中的非常典型的中间形式。

迦太基灭亡后,按照元老院的决定,由西拉努斯主持的一个委员会曾将迦太基人马哥的28卷《论农业》译成拉丁文。公元前88年,罗马又出版了由卡西乌斯翻译的希腊文本。[125]书中介绍了许多取自希腊作品的材料。50年后,罗马又出现了另一部农学著作即瓦罗的《论农业》(《农业志》)。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所有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较为完整的著述。

瓦罗的《论农业》完成于公元前37年,是瓦罗在80岁高龄时写成的,全书共3卷:第1卷献给其妻丰达尼亚,因为她刚买了一处地产,很想利用这一地产而获取利益;第2卷则献给对牲畜有兴趣的朋友图尔拉尼乌斯·尼格尔;第3卷献给瓦罗的近邻和非常友好的朋友皮尼乌斯。第1卷谈农业,包括引论、农业的目的和范围、宅院建筑、土地耕种以及农作物的护理、收藏和加工等;第2卷是关于牲畜饲养的,主要论述畜牧业的起源和牛、马、骡、猪、羊、狗等家畜的选购、饲养、繁殖和疾病的防治;第3卷讨论在农庄范围内的动物饲养,主要论述家禽、鸟类、兽类、蜜蜂和鱼类的饲养和营利。在写作体例上,此书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方式,以回答问题来展开并分析议题,最后得出结论。《论农业》专业性强,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经验,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农业指导书。

与加图的《农业志》相比,瓦罗的《论农业》又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第一,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公元前1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生活状况,保存了不少比较真实和饶有趣味的史实;第二,自觉地规范了农业的概念,并对之加以阐述;第三,分析了经营农业的目的与手段,论述了庄园、劳动力与庄园分布地点的关系,展示了意大利庄园的市场活力。从这部著作中,我们既能看到瓦罗对传统农业的留恋,又能发现瓦罗对当代农业的重视。留恋传统农业是因为传统农业给罗马提供了众多优秀的士兵和淳朴的民风;重视当代农业则是因为只有当代农业能给庄园占有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让其在城市里过上舒适的生活。

图7。20帕比里乌斯庄园

图7。21罗马镶刻画(一)

图7。22庄园壁画

图7。23出自波斯科雷阿莱庄园的拟人画像

图7。24罗马镶刻画(二)

维吉尔是罗马第3位专门论述农业题材的作家,他的《农事诗》是应麦凯纳斯之命而写作的,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6—前29年,也就是罗马内战正酣,而意大利形势相对平稳之时。全书分为农业的耕种、园林的管理、畜牧和养蜂4大诗章。《农事诗》歌颂了意大利的美好,介绍了意大利的农业知识,描写了农业对民族的影响。《农事诗》不但给读者传播了农业知识,而且也给读者带来了乐趣。用诗歌来宣传农业知识在拉丁作品中还属首次。屋大维曾连续几天听取维吉尔和麦凯纳斯为其朗诵这一作品。[126]由此可见《农事诗》的力量和维吉尔的价值。

图7。25金盘

罗马共和时期的农业虽然变化很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大家都很关注农业,都很留恋共和早期的农耕生活;农民是罗马军队的来源,是罗马军队的支柱;农兴则民安,农稳则国盛。农业始终是罗马最重要的生产事业,是罗马安全与和平的基础。

罗马人对地理学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早期,罗马人对地理学并不感兴趣。一直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的地理学随着对外扩张的成功发展起来。波利比乌斯是最早论及罗马地理学知识的学者。他写的《历史》中专设第34卷论述地理,目的有二:一是保证历史叙述的完整性;二是使地理资料的撰述相对集中。非常遗憾的是,该书第34卷已经全部遗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后来地理学家的著作才能了解它的大致内容。

继波利比乌斯以后,罗马较有名的地理学家是阿尔提米多鲁斯。阿尔提米多鲁斯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末叶至公元前1世纪前叶,出生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由于家境殷实,他周游了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著有11卷本《有人居住世界的地理学》。遗憾的是这一著作已经失传,现在只有一个节本保存下来。它的部分内容都保留于斯特拉波等作家的著作里。

罗马帝国的建立开阔了罗马人的视野,加深了罗马人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也就促进了罗马地理学的快速发展。出于军事需要和管理方便,奥古斯都的亲密战友和大将阿格里巴编制了当时已知世界的巨幅地图。帕加马的梅尼普斯大约于公元前35—前25年,写了一部3卷本的《内海航行记》,对地中海沿岸地带的地形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内海航行记》的出现本身就说明罗马帝国对于地中海的整体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查拉克斯的伊西多鲁斯也于公元前20年左右完成了一本名为《帕提亚旅程》的著作。该著作对帕提亚的地形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内容既有商道路线,也描述沿途风光;既有村庄、大市镇、堡垒、城市、宫廷等名称,也有各城市间的距离。内容之细,计算之精,着实令人震惊。辛尼加(公元前4—公元65)在其流放期间也写过《自然科学诸问题》一书。书中详细叙述了自然地理的各种景物和现象。不过,对罗马地理学贡献最大的还要数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斯特拉波(约公元前64—公元23),古罗马时代著名的希腊地理学家,是地理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世界古代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斯特拉波出身于本都地区阿玛西亚(Amasia)的一个贵族家庭,兼具希腊与亚细亚血统。[127]他家境殷实,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早年在奈萨(Nysa)上学,师从阿里斯托德姆斯(Aristodemus)学习各门功课,其中包括修辞学与文法[128];公元前44年,第一次来到罗马,之后在出色的地理学家和文法学家特拉尼昂(Tyrannion)[129]门下求学。[130]正是特拉尼昂使他窥见了地理学研究的门径,为其以后步入地理学研究的殿堂打下了基础。在罗马期间,斯特拉波还受教于逍遥派哲学家薛纳库斯(Xenarchus)[131],并与鲍提乌斯(Boethus)[132]一起学习亚里士多德哲学。那时,他已经了解到,波塞冬尼乌斯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博学的哲学家。[133]在其受教育的过程中,斯特拉波主动吸纳波塞冬尼乌斯等斯多葛派哲学家的观点,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与学说。

斯特拉波曾多次前往罗马。[134]而在罗马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他不仅接受了学术训练,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我,而且还收集资料,结交了重要人物。公元前29年,斯特拉波结识了奥古斯都的亲信大将埃利乌斯·加鲁斯。次年,埃利乌斯·加鲁斯就任埃及总督,斯特拉波随同前往。斯特拉波旅居埃及多年。他充分利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便利条件,大量阅读并摘录前人的相关著作,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他还游历了埃及的许多城市,并随同加鲁斯出征埃塞俄比亚,到达埃塞俄比亚边境地区。广泛的游历在他的《地理学》著作中有直接体现,“从亚美尼亚向西,我旅行到远至撒丁尼亚海对面的第勒尼亚(Tyrrhenia)地区,从攸克塞因海向南,我到达了埃塞俄比亚边界地区。在地理学家中,不会有谁比我旅行得更远。事实上,在西部地区比我旅行得远的那些人,在东部则没有我旅行得远;在东部比我旅行得远的那些人,在西部则没有我旅行得远。关于南北走向的地区,情况同样如此”[135]。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广泛的旅行和实地考察,这为他进行学术巨著的创作积累了宝贵财富。

斯特拉波的《地理学》和《历史概要》,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完成的。斯特拉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但人们常常忘记,他首先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他的47卷本的《历史概要》,涵盖了从迦太基衰落到奥古斯都时期的历史。[136]然而不幸的是,本可以与《地理学》比肩而立的《历史概要》已经失传,仅有少数残篇流传至今。我们只能从《地理学》、约瑟夫以及普鲁塔克的著作中浏览到它的些许信息。

斯特拉波的《地理学》,是西方地理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17卷,前2卷为绪论。其中,在绪论部分,他追溯地理学的源头,反驳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等人的攻击,捍卫荷马在地理学史上的奠基地位;论证他重新论述地理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一方面,新的征服与探索活动,打开了人类活动的新区域,而这些区域是前辈地理学家所不熟悉,或不完全知晓的。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发现及学术进步,纠正前辈地理学家作品中存在的缺陷成为可能。在绪论中,他还批判了埃拉托色尼、希帕库斯(Hipparchus)、波塞冬尼乌斯(Posidonius)和波利比乌斯等前人著作中的错误观点,探讨了《地理学》的目的、作用及服务对象,提出了地理学家的主要任务、主要关注点,论述了他所考察的对象、资料来源和创作原则,并制定了写作大纲。

第3~17卷,他分别论述当时西方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区,内容包括各地的自然特征、地理沿革、道路里程、居民、风俗习惯、神话故事、物产、经济状况、城市和政治组织等诸多方面。斯特拉波以欧罗巴为开端,进而以伊比利亚为起点展开描述,沿着人类居住世界的北部,由西向东至印度,而后,沿着人类居住世界的南部,由东向西至利比亚。其中,第3卷,主要描述伊比利亚。在该卷中斯特拉波使用了波里比乌斯、阿尔特米多鲁斯(Artemidorus)[137]、波塞冬尼乌斯、埃拉托色尼等人提供的资料。在他的描述中,伊比利亚地区的腌鱼业,图尔德塔尼亚富饶的物产、丰富的矿产、便利的航运、发达的商业贸易,金银矿石的冶炼、提纯的方法,路西塔尼亚人的风俗习惯,元老院行省和元首行省的治理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特拉波在文中彰显的主题之一,就是罗马人在结束纷争、带给当地居民安宁、和平与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4卷分述高卢、不列颠和阿尔卑斯山及其附近的地区。作者使用了恺撒、阿尔特米多鲁斯、波塞冬尼乌斯、波里比乌斯等人的资料。罗马人给当地带去文明的生活方式,仍是斯特拉波着力表现的一个主题,仅从他的如下表述中便可见一斑:“不过,由于罗马人的征服,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在玛西里亚人所在地区之外的蛮族人变得越来越温和,他们已经放弃战争,转向了市民和农耕生活……”[138]“……人们把那一地区的所有蛮族人都称为卡瓦里人。不,他们已不再是蛮族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典型的罗马人,无论在讲话方式上,还是在生活方式方面,甚至在某些人的公民生活方面,都是如此。”[139]

第5卷和第6卷是对意大利和西西里的描述。在这两卷中,一部分资料来自斯特拉波的实地考察,另一部分源自埃弗鲁斯(Ephorus)[140]、阿尔特米多鲁斯和波塞冬尼乌斯等人的作品。在对南部意大利描述中,叙拉古安提奥库斯(Antiochus)[141]的著作也成为斯特拉波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其中,斯特拉波在撰述第6卷时,考察罗马崛起的历史过程,分析罗马的统治方式,从地理与环境的角度探索罗马建立霸权的原因,值得关注。

第7卷主要描述欧洲的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对辛布利人、盖塔人、潘诺尼伊人、奥塔里亚塔人、斯科尔狄斯西人和勒勒吉斯人等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运用了以前学者的资料,文中被直接提到的古典作家有阿波罗多鲁斯、埃拉托色尼、埃弗鲁斯、波里比乌斯、赫西俄德、德米特里乌斯、塞奥波姆普斯等40余人。

第8~10卷,主要描写希腊,其中包括马其顿、雅典、彼奥提亚、瑟萨利、埃托利亚、克里特及其他岛屿。对希腊的描述在全书中占有3卷内容。其描述具有以下特点:斯特拉波利用较大的篇幅为荷马的地理学观点辩护;所用史料来源广泛,既有他本人实地考察所得,又有前辈学者作品的丰富信息,在书中涉及的有名可考的古典作家近70人,这在对其他部分的描述中是没有过的;埃弗鲁斯的论述和资料占有突出地位,其中的缘由,诚如斯特拉波所言,“我使用埃弗鲁斯的资料比任何其他权威的资料都多,因为正如杰出的作家波利比乌斯所证实的那样,对于这些问题,他非常谨慎”[142]。

第11卷描述了从小亚细亚北部远至巴克特里亚之间的区域。由于亚历山大远征经过了其中的部分地区,亚历山大历史学家的作品成为斯特拉波主要的史料来源之一。波塞冬尼乌斯、埃拉托色尼、阿尔特米多鲁斯、阿里斯托布鲁斯(Aristobulus)[143]、阿波罗多鲁斯(ApollodorusofArtemita)等人的作品,也是其主要的资料来源。值得注意的是,斯特拉波利用了提奥发尼斯(Theophanes)和德里乌斯(Dellius)的报道。前者曾和庞培一起出征小亚细亚[144],到过阿尔巴尼地区,后者则随安敦尼远征帕提亚,并且还担任了一名指挥官。[145]由于他们曾亲自到过那些地区,其报道具有较高的可信性。此外,他还使用了阿波罗尼德斯(Apollonides)和欧尼西克里图斯(Ous)[146]等人的资料。

第12卷描述了小亚细亚的卡帕多西亚、本都、帕夫拉高尼亚、比提尼亚以及远至南部吕西亚的广大地区。斯特拉波的家乡就在这一地区。[147]他的实地考察记录是其主要资料来源。除了实地考察外,埃弗鲁斯、阿波罗多鲁斯、希罗多德、荷马、德米特里乌斯(Demetrius)等人的作品构成了他的文献资料来源。斯特拉波在这一卷的描述特点是:内容非常详细;穿插当地重大历史事件,如庞培在本都地区的征战及其管理[148];彰显罗马人在这一地区的权威;突出对城市的描述,如斯特拉波详细描述了考玛纳城的历史沿革、城市布局、管理方式、祭祀仪式及祭司职位、城市商业和服务业、城市周围地区的物产。

第13卷主要描述了小亚细亚特洛伊周围的地区,斯特拉波的主要史料来源是荷马的作品;另一个资料来源是德米特里乌斯的作品,他是特洛伊附近斯塞普西斯(Scepsis)当地的学者。此外,斯特拉波还利用了其他人的资料,比如柏拉图[149]和出生于塞玛城的诗人赫西俄德的作品。[150]值得注意的是,斯特拉波在描述每一个地区和城市时,都会详细列举它们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第14卷主要描述了与伊奥尼亚和潘菲里亚相邻的沿海地区及众多岛屿。这些地区也为斯特拉波所熟悉,不过他还利用了埃弗鲁斯、阿尔特米多鲁斯、阿波罗多鲁斯、荷马等人的作品中提供的信息。详述各座城市历史上的名人,仍然是这一卷的特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