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重点 > 第四节 构思中的阶段性递进案例分析(第2页)

第四节 构思中的阶段性递进案例分析(第2页)

4。变化之中的延续构思

1979年4月卡特总统出访开罗和耶路撒冷时,巴巴拉又一次获得了成功的采访。

1977年由于萨达特的以色列之行而产生的中东和平进程当时正处于不稳定状态,卡特分别飞到开罗和耶路撒冷与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在卡特离开耶路撒冷返回华盛顿的途中,要接下来访问埃及,克朗凯特和钱塞勒已经设法采访了贝京,了解到和平进程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

贝京拒绝了他们两人在电视上的单独采访,但却同意下午4点与巴巴拉见面。ABC的新闻从业人员在贝京的公寓架好设备,等待他的到来。4点钟到了,贝京却没露面。时针指到5点,仍不见贝京的影子,采访看来要告吹了。与此同时,卡特总统正在开罗与萨达特总统会晤。

5点一过,贝京来到屋里坐下来准备接受采访。他刚要开始说话,电话铃声响起来。贝京接过电话,几分钟后他满面笑容地回到房间。电话是卡特从开罗打来的,卡特告诉贝京,萨达特总统已经接受美国的建议,要重新促进中东和平的谈判。

“发生了什么事?”巴巴拉问道。

“我可以告诉你卡特总统告诉我有好消息”。贝京回答道。接着他解释了电话的内容。在克朗凯特和钱塞勒最后终于找到贝京的时候,(贝京只同意接受他们的联合采访)沃尔特斯的采访已经通过国际卫星出现在美国的电视屏幕上。

在主持人行列中,一般认为没有一个像巴巴拉这样下大功夫采访名人的主持人。她会工作到很晚反复推敲一条消息或设计一次采访方案。

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会议上,巴巴拉要设法与约旦国王侯赛因、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进行接触。她想采访这三个人,但在警戒严密的会议大厅内根本无法与这三个人接触。她以独特并具女性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她带着文具走进记者厅写下了下面的条子,侯赛因第一个接到这张纸条:

亲爱的陛下:

我们是否可以确定我们的采访?我穿着粉红色的外套坐在记者席上。如果您看到我,请挥手。

巴巴拉·沃尔特斯

不久,侯赛因就开始寻找巴巴拉。巴巴拉看到侯赛因立即挥手示意。

巴巴拉就是这样靠现场的应变能力和巧妙构思得到了难得的采访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时候会遇到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构想已经无法实现的局面,记者要临阵不乱,抓住新的信息,将变化中的新情况重新构思变成有用的材料。

可以说在变化中不要中断构思,而要延续构思,这是阶段性递进构思的突出特点。

[本章重点]

1。电视节目创作中的构思活动,是节目孕育过程中一系列多维性思维的体现。

多维性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来认识事物。

具体来讲,构思是为节目确定基调、内容、框架、形式,是主持人在观念中发生的、内在的认识活动。

2。记者对节目构思是以个体思维为基础的体现全体创作人员群体思维的复杂的精神活动。

记者的构思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融合:其一,在节目的整体把握上必须同编导取得一致认同;其二,在节目个性特色上体现自己的风格;其三,在节目的不同环节上领会其他创作人员的意图。

3。记者的节目构思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在具体构思节目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对客体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感受与理解的统一,两者之间还存在矛盾的时候,构思活动就不能顺畅进行;

第二,如果对节目内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般概念上的认识,就会导致节目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

第三,记者的感受如果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对感受的事物还没有深刻理解,构思则会流于肤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