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长如何优化内部管理工作 > 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环节应注意的问题(第1页)

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环节应注意的问题(第1页)

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监督是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规章制度执行与否,效果是否及时反映到管理者耳中。从一个侧面说,监控和反馈环节帮助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无形”的领导者,大家看不见但时刻都能感受到,促使大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一定条件下有效行动。然而,现实中监督环节却很薄弱,往往由于行为主体的特殊身份,而容易出现“制度失灵”的问题,降低制度的约束力。这种情况在我国学校管理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影响规章制度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因此,在监督环节,管理者一旦发现问题,要迅速地将问题传递给学校师生,让师生及时了解处理结果,形成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围。为避免学校在监督环节出现“制度失灵”问题,本文以“被值日生拦在门口的校长”为例[3],帮助学校管理者透析其要点。

案例分享

一所公立小学把3月12日定为该校的雷锋纪念日,该小学校长要求全校师生在这一天都统一佩戴前日发的纪念徽章,才可入校。3月12日早上,担任值日生的小学生认真检查着每一位学生,少数几个忘记佩戴徽章的只好回家去取。

这一天,校长因为一个临时紧急任务而忘记了佩戴徽章。在校门口的值日生在检查到校长没有佩戴徽章时,毫不犹豫地把校长拦在门口,不让校长进门。就在大家认为校长会因此恼怒时,校长却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当场表扬值日生,而且事后还在全校范围内表扬值日生不畏权责、敢于执行制度的精神。

在这个案例中,也许常见的做法是,周围的教师或学生马上走过来,指责那位值日生,“你怎么搞的?连校长都不认识,还不快让校长进来!”于是,校长堂而皇之地进入学校。这种做法似乎颇为常见,但却埋下了制度执行的恶果,即校长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大家,校长自己制定的制度,全校师生都必须遵守,但校长可以例外。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师生视制度为“无物”,对制度嗤之以鼻的结局。最终,不遵守的学生或教师越来越多,此项制度也形同虚设。为此,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形成遵纪守法的制度文化。

(一)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规章制度的效力,无论是领导还是教职工,都应统一尺度,不因职务和人群而有所不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应身为表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要求,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一旦违反,同样要接受处罚。为此,才能促使师生主动、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

(二)刚性规章,严格执行

学校领导在制度运用的过程,要严格执行规章的“刚性原则”。刚性原则明确要求学校各类人员要遵守日常规范与行为守则,这是管理刚性的一面,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易发生摩擦的一面,即新的行为准则同原有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活动方式之间的冲突。因而,在新制度处于“磨合期”时,管理者要创造有益于制度实施的外在环境,并严格执行,对自觉遵守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反之,则予以批评和处罚,避免“网开一面”,杜绝“下不为例”。

(三)有效监督,及时反馈

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强化制度激励,使制度落实到实处。如案例中学生佩戴徽章行为的培养,就需要反复抓、耐心抓和及时抓,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在此过程中,督促检查要贯穿课内、课外、班级与团队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科学运用检查、评比、考核与奖励手段,增进学生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履行规章制度的良性氛围。

总之,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要注意好制度设计、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及时监控每个环节,保障上述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紧密配合”,从而建设一个“透明”的规章制度运行过程,促进和谐管理,建立和谐校园。

大家谈

小赵是某中学的教学骨干,样样都干得出色,尤其是近几年,为学校争得不少荣誉。一次,爱人生病住了医院,家里还有不满两岁的儿子,这无疑增加他的负担。小赵经过反复考虑,不得不向校长提出了请假的要求,并表示:照顾爱人期间,不忘教学,认真备课。然而,校长的答复十分强硬:请假可以,但要按章办事,每请一天假,扣奖金50元。如一个月超过3天,该月奖金全部扣除。另外,还要从工资中支付部分代课金。显然,这无疑让小赵心寒,但为照顾妻儿,只得服从。不久,小赵的爱人出院。与此同时,小赵向校长提出调离学校的请求。这是校长万万没有想到的。于是,校长态度180度转弯,收回当初说的一切,补发扣除的奖金与工资。但是,小赵却坚持一定要走。试问校长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行动研究

研究背景:某中学午餐规定,为保证学校卫生整洁,午餐时间学生们必须在餐厅里就餐。学生会向校长提出申请:请尊重学生们请求,允许学生到校园内的草地上或石凳上就餐,以享受新鲜的空气。

项目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发现问题:学生不愿遵守就餐规定,表现被动。提出假设:

1。以前没有在食堂就餐习惯。

2。室外用餐,空气清新。

3。喜欢从众,大家都在室外用餐。

4。用餐规定出台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

初步调查:校长日志、校园观察、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