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建设中国法治体系的意义 > 中国授权立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3页)

中国授权立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3页)

[1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59年第4号,第62页。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81年第5号,第62页。

[21][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23]参见周旺生:《中国立法五十年(上),1949—1999年中国立法检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5期。

[24]有学者认为,这种总括性的委托立法没有给出对授权立法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很容易导致受权主体对立法权限的滥用,引起行政越权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得以修正。参见毛引端:《对一项授权立法决定的若干思考》,载张春生、朱景文:《地方立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2页。

[25]通过对《立法法》法条的梳理,其中对于授权立法的规定,体现在第9、10、11、56、64、65、81、86和89条。

[26]参见钱宁峰:《立法后中止实施——授权立法模式的新常态》,《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7期。

[27]参见王压非:《综合性授权规定的样式——问题及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9期。

[2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第1版。

[29]参见刘风景:《包裹立法的中国实践》,《法学》2014年第6期;同时参见付子堂、胡夏枫:《立法与改革:以法律修改为重心的考察》,《法学研究》2014年第6期。

[30]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65页。

[3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来看,立法法归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的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有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属于实体法,立法法也属于实体法。虽然立法法规定了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立法程序以及审查和备案等相关程序问题,但是它仍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文中所讨论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与法律部门中区分实体法和程序法不是同位概念。

[32]参见刘俊敏、蒋鼎峰:《论我国授权立法制度之重构》,《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10期。

[33]参见金梦:《澳大利亚授权立法的范围与监督机制》,《学术交流》2015年第10期。

[34]陈金钊:《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35]胡楠:《经济学视野下的授权立法制度》,《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1期。

[36]刘风景:《法条标题设置的理据与技术》,《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期。

[37]参见:程庆栋《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权限范围与权力行使》,《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8期。

[38][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0页。

[40]BasicLawfortheFederalRepubliany。VII。Article71,80。

[41]stitutionofOctober4,1958。TitleIV。Article38。

[42]MahendraPrasadSingh。GermanAdministrativeLawinoive。Springer-VerlagBerlinandHeidelbergGmbH&ded。2002。p。19。

[43]HermannPüicLegitimatioedLegislation:AparativeViewontheAmeri,BritishandGermaionalandparativeLawQuarterly,Vol。58,No。2(Apr。,2009),p。358。

[44]LegislativeI2003。

[45]参见童之伟、苏艺:《我国配套立法体制的改革构想》,《法学》2015年第12期。

[46]参见王压非:《我国配套立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36-45页。

[47]参见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48]冯玉军:《迎接法治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7页。

[4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50]参见席涛:《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上)——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政法论坛》2012年第5期。

[51]参见丁贤、张明君:《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期。

[52]参见刘风景:《法学工匠的角色定位——倡导注重细节的法学模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6期。

[53]徐显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学研究》2014年第6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