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钟古兰 > 第二节 正确看待成功(第1页)

第二节 正确看待成功(第1页)

第二节正确看待成功

一、一元化成功的误区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唐纳德·克里夫顿(Donald)博士曾在其作品《飞向成功》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成功的寓言: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鸡、小鸭、小鸟,还有小兔、小山羊、小松鼠。而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子就在体育场地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耷拉着脑袋的。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上也从来没人会游泳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故事在职业经理人中一直广为流传,它其实揭示一个非常简单通俗的道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自己的发展进行了合理的定位。

成功是人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它以几多**、几多斑斓、几多梦幻,把人生装点得五彩缤纷。在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世俗化的、理想化的抑或是个性化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求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成功?成功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体验?当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追求成功?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令大学生陷入迷茫与痛苦之中……

有的大学生虽然进入名牌大学,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仍陶醉于中学时代众星捧月般的感觉,无法面对激烈的竞争,稍遇挫折就怅然若失,逐渐失去自信;有的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学习,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得过且过的态度,既没有勇气改变现实,也没有胸怀接受现实,只能在虚度光阴中逐渐迷失;有的大学生交友不慎,养成抽烟、酗酒、玩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前程;有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整日纷争不断……

每个青年都向往成功,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但是由于对成功的理解不同,加之现代社会对金钱、地位的看重,一些大学生衡量成功的标准被扭曲,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陷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失去了正确的奋斗方向,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剩下的只是焦虑浮躁的急功近利。因此,大学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成功”的含义,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

(一)成功不等于财富

生活中有许多人认为财富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认为拥有了金钱就意味着获得了成功,追求成功就是追求财富。其实,两者不应该简单画上等号。

获得财富却并不成功,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幸运中彩票的人就不算是成功,虽然获得了财富,但只是幸运的结果。那些继承财产,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事,甚至不需要考虑如何用钱的人,往往因为不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得,而容易放纵自己的生活,成为彻底的失败者。

一些并不富裕的人依然可以成功,因为成功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感受,这些人虽然物质生活清贫,但是内心充实,精神世界丰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他人的信赖和敬仰。例如,被评为“深圳市爱心大使”“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的丛飞,他的一生算不上富有,甚至可以说是清贫,生病后没有足够的钱医治。但他一生服务于他人的时间多于在家人身边的时间,捐赠了不少演出所得的酬劳,让许许多多失学儿童能够重返校园。他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他虽然生活清贫,但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得到了乐趣和享受,生活从容而有尊严。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必将从“官本位”“钱本位”转变成“能力本位”,个人的能力、智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人的发展才是一种真正的财富。1960年,美国一个跟踪调查商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状况的组织,开展了一项为期20年的调查。研究人员首先对1500名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的结果把这些人分为两类,其中倾向于追求财富、为财富而读书的人占大多数(1245人,83%),倾向于追求理想、为追求理想而读书的人所占比例较小(255人,17%)。20年后,研究人员对当年这1500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1500名被调查者中有101人成了百万富翁,而在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当年选择追求理想的人。这个故事说明一心追求财富的人多半会适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的人却有可能让财富离自己更近。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塑造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成功不等于成名

当明星、成为名人,是当前不少年轻人的理想和目标,有人甚至愿意为此冒险或不惜做出某种牺牲。但成名就等于成功吗?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对于成名,有的人理解很简单:就是让自己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有的人就顾不上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了,于是乎,弄虚作假、欺诈行骗、制造绯闻、恶意炒作、丧失尊严……这样的人算成名吗?也许算,但一定不是成功。

当然也有一些人,他们一生兢兢业业,奋斗不息,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他们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出名,但因为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人类造福的事业,最后,他们不但成为万世敬仰的楷模,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名人。他们的事迹说明,成在功名之外,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

(三)成功不等于地位

地位是成功的一种反映,但有了地位不等于就获得了成功。把成功等同于地位,也是一种错误的成功观念。

社会地位是很多致力追求成功的人的目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约略等于在某个圈子里,他人对其阶层、名声或重要性的看法。但地位是旁人眼中我们所处的社会位置,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所追求的绝不会是名利和地位,而应该是由人品、学识铸就的事业和建树。历史一再证明,任何虚名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没有人能够永享风光,真正能留下来的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特蕾莎修女从来没有想要出名或获得崇高的地位,只是一心想帮助穷苦人,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所以,成功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一种对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

二、多元化成功的内涵

英国政论家,历史学家埃米尔·莱希(EmilReich)在《生命中的成功》中谈道:“要树立全面的成功观,要在个人、事业和家庭之间建立起坚固的平衡”,“生命中的成功,不仅包括你的职业和收入,而且包括你的家庭、友谊、个人健康,还有精神的、智力的及情感的发展”。真正的成功有很多种;成功可能是你创造出了新的产品或技术;可能是你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或学术成果;可能是你的行为为他人带来了幸福;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可能是你找到了最能使自己满足和快乐的生活方式。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名望和财富也是一种应当被尊重和认可的成功。

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的成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成功,大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

(一)多元化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多元化成功是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同时也能让社会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让社会成员体验到最大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只要主动选择,都有成功的机会。

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下,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或贡献,也可以是一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但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成功来说,最根本的标准或前提都应该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他的成功是在叱咤风云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取得的,但更让所有美国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在通向成功道路上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梵高的一生,是在艰难的生活、世人的冷漠以及与严重的精神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度过的,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即便后人一度没有给予梵高公正的评价,这种追求本身也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