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希腊文明时间 > 第一节 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02(第2页)

第一节 古典时期的希腊城邦02(第2页)

随着反斯巴达力量的强大,斯巴达不得不作出某些让步。从公元前375年开始,斯巴达加强了外交攻势,多次召集会议,试图按照《大王和约》的原则,实行所谓的“普遍和平”。但是由于矛盾重重,希腊世界一直没有达成真正的普遍和平。公元前371年,希腊各国再次在斯巴达集会,伊帕密农达率团参加。会上斯巴达要求底比斯解散彼奥提亚同盟,底比斯则针锋相对,反而要求斯巴达允许国内各地独立。底比斯从此走上与斯巴达公开冲突的道路。

同年,底比斯军队袭击驻扎在彼奥提亚北部的留克特拉的斯巴达军队。包括国王克里奥布鲁托斯在内的400名斯巴达公民战死。这次战役尽管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斯巴达军队不败的神话从此破灭。留克特拉战役成为斯巴达霸权陨落、底比斯霸权崛起的转折点。

次年,佩洛庇达斯和伊帕密农达共同率军南下伯罗奔尼撒城邦,攻入斯巴达城。在他们的支持下,斯巴达西部领土美塞尼亚独立,斯巴达被肢解;接着,底比斯扶植曼提尼亚、阿卡迪亚、提该亚等邦成立阿卡迪亚同盟,在斯巴达北部新建了麦伽波利斯城邦,作为同盟中心所在地。底比斯取代斯巴达成为希腊霸主,斯巴达从此沦为二流城邦。

此时,色萨利境内的费拉(Pherae)开始崛起,莱科弗农一世(LyⅠ)建立僭主统治,并成为色萨利的盟主,但是他的儿子兼继承人多宋(Doson)被费拉僭主亚历山大推翻,色萨利各邦寻求马其顿的支持,而马其顿军队遭到失败,于是他们再次寻求底比斯的支持。公元前369年,佩洛庇达斯率军队进入色萨利。此时的色萨利境内发生权力之争,境内各邦寻求底比斯的帮助,共同抵抗篡权的亚历山大。佩洛庇达斯打败亚历山大,随后进入马其顿,干预马其顿王位继承,迫使马其顿提供人质,未来的马其顿国王腓力就在人质之中。与此同时,伊帕密农达率军南下,在科林斯地峡打败抵抗的伯罗奔尼撒联军,控制了西昔翁和佩勒讷。底比斯霸主地位进一步提升。

公元前368年,佩洛庇达斯再次带军进入马其顿,但由于雇佣军哗变,不得不撤军,途中遭到亚历山大军队的伏击,佩洛庇达斯轻信亚历山大诺言,只身前往亚历山大军营谈判,被拘。伊帕密农达两次率军征讨,才在公元前367年将其解救出来。

底比斯的崛起引起阿卡迪亚同盟和雅典的担忧,阿卡迪亚同盟试图将底比斯的势力逐出伯罗奔尼撒半岛。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底比斯转而向波斯求助,它利用波斯的支持组建强大的海军,但依仗波斯实现希腊世界“和平”的企图却失败了。公元前364年,佩洛庇达斯率军进入色萨利,在基诺塞弗莱(oscephalae)打败敌人的优势兵力,自己却死于战场。公元前362年,伊帕密农达率领来自彼奥提亚、色萨利、优俾亚等地的军队征讨伯罗奔尼撒半岛,在曼提尼亚和来自阿哥斯、美塞尼亚、斯巴达的军队发生战争。底比斯军队获得战争胜利,但是,统帅伊帕密农达却在与雅典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身亡。底比斯霸权昙花一现,从此不复存在。

马其顿和希腊城邦的关系雅典霸权衰落后一直企图利用机会重振雄风,再建雅典帝国。希腊城邦不仅在陆地上纷争不已,而且在爱琴海地区也发生激烈争夺。雅典重建海上同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能坚守同盟原则,但很快就故态复萌。雅典虽然停止征收贡赋,却强迫各邦缴纳联盟税;同盟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雅典公民大会和联盟会议,但各盟国只有一至两名代表,实权掌握在雅典手中;雅典还在盟邦强占土地,安置移民。这些措施引起了盟邦的不满。波斯帝国的卡利亚总督摩索拉斯趁机煽动罗德斯、开俄斯、科斯、拜占庭等国暴动,史称“同盟战争”(theSocialWar,公元前357—前355年)。雅典出动几乎所有的军队镇压起义。此时,北方的马其顿逐渐强大起来。马其顿在北希腊排挤雅典,扩张势力。公元前357年,马其顿占领安菲波利斯,然后假意用该城和雅典交换皮达纳和波提狄亚,但马其顿在占领两地之后,拒绝交割安菲波利斯,成为希腊半岛新兴的政治力量。公元前355年,在波斯的胁迫下,雅典从东方撤军,承认小亚希腊城邦的独立,实际上承认了波斯对此地区的统治。接着,列斯波斯脱离雅典控制,“第二次雅典同盟”宣告解体。

羽毛渐丰的马其顿时刻期望着征服整个希腊。公元前356年,中部希腊地区爆发第三次神圣战争(公元前356—前346年)。战争的一方是弗西斯、雅典、斯巴达等,另一方是底比斯、色萨利等。在科林斯战争中,弗西斯曾经与斯巴达一道与底比斯作战,但后来斯巴达失败,弗西斯被迫接受底比斯的领导。在曼提尼亚战役(公元前362年)中,弗西斯拒绝出兵,引起底比斯的不满。公元前357年,底比斯利用担任德尔菲近邻同盟主席的机会,借口弗西斯耕种德尔菲神庙的属地,冒犯神灵,要求弗西斯缴纳巨额罚款,引起弗西斯的不满。弗西斯在菲罗莫洛斯(Philomelos)的带领下发动战争,占领德尔菲神庙,利用神庙财产招募了一支强大的雇佣军。但是,公元前355年,在勒翁战役中,弗西斯被底比斯和色萨利打败,菲罗莫洛斯跳崖自杀。公元前352年,底比斯、色萨利联合马其顿在克罗库斯平原再次打败弗西斯。

在第三次神圣战争期间,马其顿趁机在北部希腊扩张势力,占领了雅典的殖民地皮达纳和波提狄亚,从而卷入了第三次神圣战争。公元前352年,克罗库斯平原战役之后,马其顿昔日的盟友卡尔西狄斯同盟担心马其顿的崛起,转而与雅典结盟,马其顿决心征服卡尔西狄斯同盟。公元前349年,战争爆发,第二年,马其顿打败卡尔西狄斯同盟。公元前346年,马其顿军队应色萨利之邀,挥师南下。弗西斯急忙联合斯巴达、雅典,派军队驻防温泉关。就在战争前夕,弗西斯军队哗变,拒绝战争。弗西斯被迫与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签署和约,第三次神圣战争结束。此后马其顿实际上统一了彼奥提亚以北地区。

图5。1腓力二世头像

马其顿的强盛引起南部希腊城邦的担忧,但是各邦由于利益分歧难以联合,就是在各邦内部对马其顿也是态度不一,这尤以雅典为代表。在雅典,以著名演说家德谟斯提尼和伊索克拉底为代表分为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德谟斯提尼不遗余力地攻击马其顿,称它是自由、民主的死敌;而伊索克拉底则视马其顿为希腊的希望和救星,宣传在马其顿的领导下实现联合,共同征讨波斯,掠夺亚洲的财富,他劝谏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马其顿利用希腊世界内部的纷争在北方大肆扩张,直到第三次神圣战争结束,在马其顿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主战派才在雅典占据优势,他们派人到处游说,组建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40年,反马其顿同盟集会,同意对马其顿开战,然而矛盾重重的联军难敌久经沙场的马其顿军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打败希腊联军。

公元前337年,在科林斯召开希腊各邦集会,建立“全希腊联盟”,马其顿成为盟主。会议承认接受腓力二世及其后裔的统治,若有违反者,希腊各邦必须支持马其顿征讨之。至此,马其顿正式建立了对希腊半岛的控制,希腊城邦实际上已沦为马其顿的附庸。

[1]希罗多德:《历史》,Ⅴ。105,Ⅵ,94。

[2]希罗多德:《历史》,Ⅴ。96。

[3]希罗多德:《历史》,Ⅶ。6。

[4]希罗多德:《历史》,Ⅶ。152。

[5]希罗多德:《历史》,Ⅶ。6。

[6]Plutarch,Lives'Aristides,24。

[7]Diodorus,LibraryofHistory,Ⅻ。4。

[8]Plutarch。Lives'Aristides,24。

[9]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Ⅶ。28。

[10]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Ⅴ。85-112。

[11]雅典的政治繁荣以民主政治为主要特征,公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这一点留待下文详述。

[12]Plutarch,Lives'Aristides,20。

[13]希罗多德:《历史》,Ⅸ。106。

[14]一般认为,这次起义发生于公元前465—前455年间。但据修昔底德讲,在公元前463或462年雅典出兵斯巴达不久,斯巴达就与黑劳士签署了和约,而这时战争已经进行了10年。另外,公元前457年,斯巴达出兵干预弗基斯入侵多利亚,如果斯巴达内部还发生与黑劳士的激烈战争,那斯巴达很难有机会出兵。

[15]这场战争持续了10年,因斯巴达方面的主要指挥者是国王阿基达玛斯而得名。

[16]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17]Diodorus,LibraryofHistory,Ⅵ。14。10。

[18]公元前413年,提撒弗利斯就任吕底亚和卡利亚总督。公元前412年,他与斯巴达联合占领了小亚希腊地区大部分,后来他听取阿尔西比阿德的建议,与斯巴达的关系一度恶化,同时与弗吉利亚行省总督法拉巴佐斯关系恶化。波斯对其不满,要求继续加强与斯巴达联盟,公元前408年,剥夺其吕底亚行省总督的职权,委派王子小居鲁士担任。公元前401年,小居鲁士造反,提撒弗利斯支持波斯国王,小居鲁士叛变失败后,提撒弗利斯重新获得吕底亚地区管辖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