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希腊文明有哪些 > 中文征引书目(第4页)

中文征引书目(第4页)

徐晓旭:

——《古代希腊民族认同的形成》,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3年。

——《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

——《古代民族认同中的各别主义与泛希腊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家政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颜海英:《托勒密埃及奴隶制评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晏绍祥:

——《荷马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世纪的古代希腊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

——《早期希腊史研究的新趋向——评奥斯邦新著〈希腊文明的形成〉》,《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雅典首席将军考》,《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荷马史诗中关于政治领袖的术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迈锡尼国家的起源及其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杨巨平:

——《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山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阿伊·哈努姆遗址与“希腊化”时期东西方诸文明的互动》,《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易宁:

——《论波利比乌的“命运”说》,《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

——《论波利比乌〈历史〉的编纂体例及其思想》,《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2期。

——《论司马迁和波利比乌的历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人性”词义释》,《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古代中国的通史与西方的普世史观念》,《求是学刊》2012年第6期。

易宁、李永明:《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裔昭印:《从古希腊罗马看古代城市的经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张春梅:《埃及文化“希腊化”辨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张强:《〈帕罗斯碑〉译注》,《古代文明》2007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

祝宏俊:《关于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的反思》,《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