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段上看,整个希腊化时代以公元前146年罗马人毁灭科林斯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为上升时期,后期为下降时期。如果说亚历山大之后王朝建立之初的几代君王还能够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的话,那么后来的统治者们则日益陷入政治腐败和内忧外困的泥潭之中,经济的衰落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另外,在希腊化时代,丰富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繁荣的市场经济和货币流通、奢侈富足和养尊处优的生活仅限于城市和上层社会,在更为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众多的农民在重重赋税的盘剥下依旧过着朝不保夕的困苦生活,在那里,物物交换依旧占据主要的地位,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人们仍然生活在固有的传统信仰和风俗习惯之中。
[1]徐晓旭:《古代民族认同中的各别主义与泛希腊主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转引自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3]陈恒指出:“虽然希腊化时代有名可查的学者达1100多人,但那丰富多彩的作品仅有少部分保存下来,这就和从伯里克利时代所传下来数量众多的文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希腊化时代的材料大多已丢失了,如雅克比(F。Jacoby,1876—1959)的宏伟选集《希腊历史学家残篇》(DieFragmentedergrieHistoriker,15卷)出版于1923—1958年间,该书包括800多位已‘丢失’的在希腊化时代进行写作的希腊历史学家的片段。”见《希腊化研究》,第4—5页。
[4]陈恒:《希腊化研究》,第6—8页。
[5]保罗·卡特利奇:《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第220页。
[6]普鲁塔克:《亚历山大》,ⅩⅩⅩⅩⅦ,见席代岳译本,第1242页。
[7]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24页。
[8]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25页。
[9]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Ⅶ。6。
[10]保罗·卡特利奇:《亚历山大大帝:寻找新的历史》,第90页。
[11]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63页。
[12]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108页。
[13]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203—204页。
[14]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107页。
[15]崔丽娜:《试析希腊化宗教中的东方传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6]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69、70页。
[17]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79页。
[18]杨巨平:《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特点》,《山西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9]王大庆:《古希腊城邦:向帝国时代转型的困境与趋势》,《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20]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139页。
[21]转引自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147页。
[22]陈恒:《希腊化研究》,第55页。
[23]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第161页。
[24]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第162页。
[25]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98页。
[26]颜海英:《托勒密埃及奴隶制评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27]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第157页。
[28]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希腊化世界》,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