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第139页。
[128]W。SdS。voheAEy,Edinburgh,2002;D。J。MattinglyandJ。Salmoned。,EidAgritheClassicalWorld,LondonandNewYork,2001;J。G。ManningandI。Morris,ed。,TheAEy,EvidendModels,Stanford,2005。
[129]郭小凌:《是工商业文明,还是农业文明?——古希腊史问题浅论》。
[130]启良:《希腊城邦的主要经济形式也是小农经济》,《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131]郭小凌:《“梭伦改革”辨析》,《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132]郭小凌:《是工商业文明,还是农业文明?——古希腊史问题浅论》。
[133]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第3—4、6页。
[134]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35]徐松岩:《古典时代雅典奴隶人数考析——兼评“持续增长说”》,《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
[136]徐松岩:《论古典时代希腊经济发展趋势》,《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137]徐松岩:《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和实际》,《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
[138]徐松岩:《古代世界不存在“工商业城邦”》,《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139]裔昭印:《从古希腊罗马看古代城市的经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40]王瑞聚:《梭伦经商应为信史——对郭小凌先生〈“梭伦经商”考〉的不同意见》,《东方论坛》2000年第2期。
[141]王瑞聚、邹远修:《从雅典国家的农业看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兼与农业特征论者商榷》,《齐鲁学刊》2002年第5期。
[142]毕会成:《“希腊农业特征”辨析——与黄洋同志商榷》,《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43]晏绍祥:《古典作家笔下的古代希腊商业》,《内蒙古大学学版》(哲社版)1992年第3期。
[144]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322页。
[145]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第139页。
[146]晏绍祥:《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47]徐晓旭:《论古代希腊的自耕农》,《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
[148]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第91页。
[149]例如,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殖民运动,符松涛认为,这场运动不仅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同时也开拓了海外市场,刺激了希腊商业贸易的发展(参看《大殖民运动对希腊经济发展的影响》,《攀登》2008年第3期);而启良和李韵琴则认为,这场殖民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土地,希腊的商业不是移民的目的,而是移民的结果(参看《公元前八—六世纪希腊移民运动中的农商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试析公元前8—6世纪希腊殖民运动的主要原因》,《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关于雅典的工商业发展与民主制度的关系,胡钟达认为,公元前8—前6世纪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工商业上,希腊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实际上是工商业者阶级的胜利,因此,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主要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结果(参看《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胡钟达史学论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顾銮斋也认为,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促成了社会中下层群众在政治上的联合,从而壮大了他们的政治力量,在中小工商业奴隶主与小农的共同努力下,导致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参看《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形成》,《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廖学盛则通过一系列文章探讨了公元前6—前4世纪雅典民主的各个方面,反对把雅典民主的产生归因于工商业奴隶主反对氏族贵族奴隶主的观点,认为工商业的发展固然与雅典民主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参看《古代雅典的民主和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5期;《公元前6—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若干问题》,见日知主编《古代城邦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阶级斗争》,《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试析古代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150]启良:《古代中西方抑商问题的比较研究》,《世界历史》1988年第3期。
[151]晏绍祥:《梭伦与商鞅经济改革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152]徐松岩:《古希腊城邦经济结构刍论——兼评东西古国经济结构“迥异”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53]王瑞聚:《论古代希腊人的重农思想——兼与古代中国重农思想比较》,《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