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共同特点 >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艺术(第2页)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艺术(第2页)

古代埃及的浮雕从现在保存下来的文物看,可以说是最多的。其浮雕的主要特点是:重要人物在构图中形象突出,其人像大小远远超过其他人,而且,主要人物总是安排在最前面。人体通常被表现为半侧面半正面的特殊形态,即不同的部位以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头部、面部、胸部及腿部为侧面形状,肩部为正面,腹部则表现为34的正面。牛、羊等带角的动物,全身为侧面,角为正面。由于人体比例协调,各部分连接自然而得体,这种人工化的姿势看起来丝毫不觉别扭,后来被当作标准的人体表现形式在浮雕和绘画艺术中广泛运用。图文并茂也是古代埃及浮雕和绘画的一个特点。古代埃及的浮雕一般都是着色的,而且颜色非常鲜明,其人物、草木,所用的颜色都很固定,如男人的皮肤为褐色,女人的皮肤为微浅褐色或淡黄色,树木为绿色,草为浅绿色,谷物为黄色等。古代埃及的浮雕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前王朝时期出土的调色板、石刀刀柄和权标头等文物上都雕刻着动物、人物和战斗场面。最著名的前王朝时期浮雕如猎狮调色板、动物纹样调色板、公牛击敌调色板等。王朝时期的浮雕艺术始见于纳尔迈调色板。这块调色板正反两面雕刻的浮雕反映了第1王朝的创建者纳尔迈征服下埃及的情景。纳尔迈调色板上面的浮雕还体现了一个埃及艺术的基本要素,即用直线分层的办法把一幅画分成若干层面,以表现不同的活动场景,这样既可以表现很多的内容,又不会给人以拥挤不堪的感觉。从上面可以看出,古代埃及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及其鲜明的风格在王朝初期已经成形了。

古代埃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古王国时期贵族官吏的墓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浮雕上得以充分展现。这些浮雕,尤其是第5王朝、第6王朝的浮雕,以其对日常生活的生动反映而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在墓主人的视野里,耕耘、收获、放牧、手工劳动,抑或准备佳肴,甚至劳动者打架逗趣的情景,都被忠实地描述出来,与墓主人一起获得永恒。贵族与家人、随从一起泛舟尼罗河沼泽地进行渔猎的场面,这在古代埃及浮雕中也很常见。第5王朝大臣提伊墓里的浮雕就有一幅以此为题材。提伊站立船头,身体纹丝不动,呈现为前面提到的那种标准姿态。他的形象比其他人大许多,以突出他的高贵地位。在他的注视下,另一艘船上的随从们正在紧张地捕捉河马,船下以波纹线勾勒出清澈的河水,水纹是竖着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横着的。水中游鱼肥美,明晰可见。整幅浮雕以茂盛生长的纸草为背景,纸草花中还栖息着许多飞鸟,有两只野兽混杂其中,正伺机对飞鸟发起攻击。埃及人的活泼性格和他们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跃然于纸上。

图15。25公牛击敌调色板。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图15。26纸草丛中的鸟。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古王国时期之后的一段时期,具有优美的画面、精巧的技法的浮雕比较少见了。直到中王国时期,浮雕艺术的水平才有所恢复。但画面构想、线条运用、题材选择以致细节处理都表现出对古王国时期浮雕的重复。由于地方上一定程度的分权自立,中王国时期的浮雕多具有地方色彩,浮雕作品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别。

浮雕艺术在新王国时期得到很大发展,不但创作技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且反映的内容也大大丰富了。与国王活动相关的题材在新王国时期的浮雕中比较多见,一般都刻在神庙的墙壁上。这些浮雕有的表现了国王的神圣及为埃及带回的财富,如哈特舍普苏特祭庙浮雕刻着她的母亲与阿蒙神结合生下她的场景,还有她遣使前往蓬特求取奇异之物的远征故事,后者仔细地描绘了蓬特的各种动植物、茅屋和当地人民,对蓬特女王肥胖的身躯表现得十分幽默。还有一些浮雕则主要表现国王本人的勇猛和他的战功,国王驱驰战车,横扫敌军,或带领侍卫,享受狩猎的乐趣。场面一般比较宏大。与国王们争相浩**雄壮的浮雕场面相对,贵族陵墓浮雕多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的重大经历,墓主人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新王国时期的富庶景象和人们欢快明朗的精神风貌。其中一些墓壁浮雕既有新王国初期柔美圆润的线条,又对生活给予了真实表现。这些作品富于美感,洋溢着生活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图15。27来自蓬特的女王。现存哈特舍普苏特祭庙

阿马尔那艺术风格的浮雕在反映国王家庭生活题材的时候,就完全摒弃了旧传统,从雕刻内容到线条勾勒,都表现出古代埃及浮雕艺术中不曾有过的大胆和直率。国王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观众。这类浮雕,有的描绘国王与妻子的亲昵,有的反映国王一家的天伦之乐,有的把小公主有趣的吃相刻了下来。国王与他的妻子女儿的体态曲线的刻画,不求完美,只求真实,不雅不美之处一一展现。这样的浮雕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变革,给古代埃及艺术吹进一股清新的风,使少有变化的浮雕艺术增添了一点活力。霍连姆赫布虽然否定埃赫那吞改革,但他的墓里的浮雕,却也吸收了阿马尔那精神,以生动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表现力,成为古代埃及浮雕中的精品。

图15。28吃烤鸭的公主。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三、绘画

现存古代埃及的绘画,多为墓室壁画,是在涂有一层石膏的墙上绘制而成的,此外纸草画、地板画、器物装饰画等也常能见到。绘画的颜料,皆来自天然物质,如红赭石、黄赭石、孔雀石、黑炭、石膏等,经过磨制可以得到红、黄、蓝、绿、黑、白6种基本颜色。早期绘画一般不使用混合而成的中间色,绘画的色调明净、鲜艳,第18王朝以后,色调逐渐增加,颜料不仅用于绘画,也用于浮雕和某些圆雕作品。

古代埃及绘画的黄金时代是在新王国时期。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绘画很少,当时的墓里基本上都是用浮雕来装饰,但也不乏绘画的精彩之作,如“麦杜姆的群鹅”,它是第4王朝一位王子墓里壁画的一条边饰。画里6只鹅具有3种不同的外形特征,对称排列,鹅身和羽毛用极为细腻的线条勾画出来,着以鲜艳的色彩,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工笔画。这组画是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王子的墓里还有另外一类绘画,类似于中国的水墨画。一座墓里有这样2个类型的画,说明当时宫廷里有不少的艺术家,其绘画技巧都非常高超。中王国时期的荷姆荷太普王子墓里的壁画也是上乘之作,其中一幅描绘阿拉伯胶树上的群鸟,细致入微,形象逼真,历来为观赏者称道。另外,贝尼哈桑地方的一些墓里,有反映当时一些诺姆重视军事训练的壁画,也为人们所重视。

图15。29大雁图。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图15。30伏击豹子的猎人。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新王国时期,绘画艺术盛行。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墓室壁画,主题有2类:一类是描绘神秘的冥世景象,主要出于王室陵墓;另一类是反映喧嚣多彩的世俗生活,多见于贵族墓室。前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着力表现冥府的森严,来世审判,诸神与世界的创造、运转,国王与神的密切关系等,具有代表性的壁画群出自国王霍连姆赫布和谢提一世的陵墓。贵族官吏墓室壁画也是为了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但实际上向人们展示了新王国时期埃及社会生活的种种画面,从贵族奢华富丽的生活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勤奋工作,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缩短了人们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从世俗生活画来看,达官贵人的生活轻松而舒适。壁画上不时可见宴会上的贵族妇女们头顶香膏、身着华服,一边轻嗅莲花的芬芳,一边悠闲观赏轻歌曼舞的倩姿。贵族男子似乎仍然热衷于其祖先喜爱的休闲活动——捕鱼捉鸟,如第18王朝时期梅纳墓里的壁画所表现的那样。

图15。31渔猎图。现存梅纳墓

传统法则对较低层人物的描绘束缚比较少,故这类的绘画显得更为生动活泼。最为人们赞赏的是表现宴会盛大场面中一景的“演奏乐器的女孩们”,这是出自第18王朝时期贵族纳克赫特墓里的一幅壁画。画面上3位少女,右边一位身穿半透明薄裙,正在凝神轻抚竖琴,左边少女与她同样装束,手中握着长笛。居中的少女全身**,一边弹琵琶,一边回头与身后女伴喁喁私语,艺术家用近乎正面的角度描绘她优美动人的姿态,这种手法是不多见的。尤为巧妙的是,艺术家在构图时,用两边少女的静态与中间少女的动态相互衬托,给作品增添了多变的韵律和活泼的情调。这幅作品是公认的古代埃及艺术珍品。

图15。32演奏乐器的女孩们。现存纳克赫特墓

有关劳动者工作场面的绘画多注重劳动的连续过程,似乎是在做图画说明,但精致有序的构图、细腻的笔法和劳动者富有动感的各种姿态,仍然使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种画通常都用直线把画面分成几层,每层表现不同的劳动程序。例如,田产上的农业劳动,就依次描绘官吏测定缴粮数额、运麦、打谷、扬场等一系列场面。在紧张劳作的场景中,绘画者没有忘记添上一笔田间发生的小插曲,如两个拾麦穗的小女孩为抢麦穗而互相扯着头发扭在一起,一个农民偷闲坐在树下打盹儿,另一个则悠然地吹着长笛。梅纳墓里还有一幅画,表现的是两个劳动者在打场,一个监工可能对他们不满意,正在训斥他们,而两个劳动者似乎在和监工顶嘴,反映了劳动者和贵族的尖锐矛盾。

与圆雕和浮雕一样,绘画在阿马尔那时期也发生了艺术风格的变化,绘画手法变得自如洒脱,题材更为丰富,而且从绘画种类上看,除壁画外,地板画、纸草画等形式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后王朝时期绘画艺术缺乏进一步的风格上的创新。在棺材内外壁上布满彩色图画是这一时期较为有特色的绘画形式。

图15。33农业耕图。现存梅纳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