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共同特点 > 第四节 第二中间期(第8页)

第四节 第二中间期(第8页)

[91]孟菲斯城的主神。宇宙的创造者,艺术的保护神。

[92]直译为“不正当杀死”。——英译者原注。

[93]俄译本为“国家在其软弱无力中,就像被收割的亚麻田一样”(见上引书,第66页)。

[94]“庶民”(oners)与前译的“贫民”(Poorman)二词的象形文字原文同为n?s(涅杰斯)。M。利希海姆译为“公民”。

[95]“议事室”(cil-chamber)一词,A。H。伽丁内尔旧译为“审判厅”。另有译为“档案室”、“大监狱”等。《埃及考古杂志》1964年第50卷,第18、30页。

[96]俄译本为“档案室”,见上引书,第67页。

[97]俄译本为“奴隶变成了奴隶占有者”。

[98]J。V。塞泰尔斯摘引的译文为“监狱法”。《埃及考古杂志》1964年第50卷,第18页。

[99]九神,指埃及的九大神集团(包括最初的太阳神以及他的四子:Shu,Tef。以及Keb和Nut的四子:Osiris,Jsis,Set,hys)。

[100]由大官吏组成的法庭审判团。

[102]4·4部分的重复。

[103]神和王的头饰上的蛇形标记,权力的象征。

[104]太阳神,崇拜的中心在希利奥波里城。

[105]俄译本为“首都”。

[106]“人们”(men),象形文字原文为rmt,《梅腾自传》,第6页,注⑥。

[107]M。利希海姆译为“王公在贫民习艺所中”。

[108]这里有不少省略。——英译者原注。

[109]俄译本为“(显贵的人给自己娶)高贵的女人为妻,她的父亲保护他,(而现在)没有那样岳父的人则杀死他”。

[110]原稿中空白。——英译者原注。

[111]即在混乱中。——英译者原注。

[112]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7~18页。

[113]斯托克就持这种观点,见他所著《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载《埃及考古学杂志》1951年第37卷。以及内比斯的《关于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统治的新资料》一文,载《古史通报》1958年第3期上所转述的有关观点。

[114][英]艾麦里:《古代埃及的日常生活》,第17~18页。

[115]内比斯:《关于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统治的新资料》,载《古史通报》1958年第3期。

[116][苏联]阿甫基耶夫:《古代埃及军事史》,莫斯科:苏联科学出版社,1948年版,第133页。

[117][苏联]阿甫基耶夫:《古代埃及军事史》。

[118]参见内比斯的文章。

[119]参见内比斯的文章。

[120]曼涅托,残篇,第42页。

[121]《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2期中《训诫的年代在第二中问期》一文对此有所论述。

[122][英]B。G。特里盖:《古代埃及社会史》,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156页。

[123][英]凯恩斯:《阿卑多斯不寻常的石碑》,载《埃及考古学杂志》1960年第47卷。

[124]据《400年石碑》记载,这块石碑约在公元前18世纪后期,在第19王朝的谢提一世或拉美西斯二世时代为纪念塔尼斯城的塞特神庙建立400周年而竖立的。塞特神在三角洲地区被崇拜的时间很早,至少在古王国时期。但只是在喜克索斯人统治时期这个崇拜仪式才占了统治地位,因此可根据这个石碑竖立的时间来推断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统治的大致时间。

[125][美]J。B。普利查德:《古代近东文献》,第321~322页。

[126]《萨勒纸草Ⅰ》,大英博物馆,第10185号。

[127]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第21~23页。

[128]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第23~27页。

[129]从打死的敌人身上砍下的手,是勇敢的证据。

[130]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46~47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