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公共图书馆概论 >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资金管理规范(第1页)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资金管理规范(第1页)

第四节公共图书馆资金管理规范

无论资金来源如何,公共图书馆都必须依据财经纪律、财务制度规范使用资金,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规则处理账务,这不仅是制度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强化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资金、控制预算和平衡收支的需要。

一、严格执行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管理规范,一是要有规矩,二是要守规矩。公共图书馆的资金管理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不能随心所欲,否则不仅资金不安全,馆长和财务人员等也不安全,更不用说完成公共图书馆的年度工作目标。

(一)预算制度

预算两字在各个地方有许多种理解。

首先,预算是一种法律。1994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预算法》,因而,预算的编制、审查和批准、执行、调整、收支范围都有法律规定,必须依法办事。预算是一种法律可以从两个角度认识:(1)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预算编制、管理、收入、支出均是《预算法》规定的内容,法律规定了预算的编制、用款的范围、收支的渠道。(2)对图书馆而言,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根本大法,每个款、项、目、节均受预算控制,图书馆不得自行突破、随便挪用,更不能自行其是,否则就会违反财经纪律,或使图书馆陷入财政危机,从而影响图书馆的业务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生存和发展。

其次,对公共图书馆而言,预算是指资金。有预算就有钱,无预算就没钱,下达预算就是下达资金,调整预算就是调整资金,因此,预算是完成事业任务的用款计划,或者反过来,被批准的事业任务,就有对应的预算资金。

再次,预算是一种控制。预算是相应事业任务的支出控制,如果某项任务尚未完成,而预算控制数已经完成,则对图书馆来说,就会形成超支;如果相反,则形成节支。因而,如果没有意外情况,预算的完成进度可以反映事业任务的完成进度。对图书馆来说,既要控制整个预算支出的节奏,又要顾及事业任务与预算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最后,预算是一种方法。预算的编制、控制,财务收支和核算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另外,财政资金的预算本身就是财政资金投入产出管理的一种方法,它也构成财政对图书馆、图书馆自身衡量资金投入与事业效益的一种方法。

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不管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和非税收入,其收支行为都是一种预算收支行为,所以必须遵守《预算法》。不经批准突破预算、调整预算,或完不成预算,都可能构成违法。这里特别提醒注意的是,按照《预算法》,预算科目之间的调整也应该经过审批。而事实上,专项经费预算确实不能调整,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即不能将甲专项经费预算的结余去弥补乙专项经费预算的超支,也不能调剂到其他预算科目去使用,但同在一个科目中的预算是可以调剂使用的,如公务费中的邮电费与水电费之间允许调剂。

(二)牵制制度

在资金管理上,有一套科学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制度,我们称为牵制制度。这既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科学核算,也是对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负责的一种制度。牵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即主办会计和出纳会计在岗位上必须分设;管钱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钱,即出纳和仓库保管员不能一人兼任;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即总账与明细账之间,银行存款账与银行日记账之间,备用金账户与现金日记账之间,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之间,固定资产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实物之间等都必须相符。公共图书馆也必须建立这样一套牵制制度,防止资金管理上的出现漏洞。

(三)出纳制度

这里的出纳是财务上的概念,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出纳会计,而主要指公共图书馆的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的收付行为。出纳制度包括了现金管理、支票管理、发票(收据)管理等制度。

在现金管理上,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如到银行领取大额现金需要两人以上;收到大额现金如无法当天存入银行,必须放入单位保险箱,5000元以上现金过夜必须派人值班;严禁坐支现金等。

银行支票,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本票、汇票等,虽然不是现金,但实质等同于现金。由于现在的银行支票可以背书,因此,事实上不仅可以当作现金使用,而且额度更大,特别是对于空白支票,一旦遗失,后果十分严重。在支票的管理上,还与牵制制度相关,如支票一般由出纳会计保管,但预留给银行印鉴卡上的两枚印鉴,其中一枚由主办会计保管。两枚印鉴必须是分开保管,这样,一人就无法签发支票。

发票是会计的重要凭证,收到发票支付现金(银行存款),开出发票则收回现金(银行存款)。这里的发票管理主要是指开出发票。在公共图书馆中,主要是等同于发票的财政收据。

目前财政非税收据管理很严密,采用多联制,开出的收据中,包括了银行联,只要开票成功,收入就自动转入财政收入户,这为收支两条线管理控制了资金流,然后财政部门根据公共图书馆开票收入的项目、内容,区分是预算外收入还是其他收入,是纳入年度预算收入还是未纳入年度预算收入,是集中30%还是50%。对公共图书馆而言,花尽力气组织的收入,如何能够做到尽量多留,用于弥补预算缺口或者用于业务活动的开展?这需要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四)报销制度

报销制度,是公共图书馆因开展业务、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实施管理等而发生开支的支付规定和流程。

出差、会议、物品购置、用电用水、办公用品等费用都只能由法定代表人一支笔审批,其他任何人都无权支配财务人员支付资金。要建立资金支付的审核和审批流程,如表3。5所示。

表3。5财务支出报销流程示意表

表3。5中所列报销制度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1)年度预算栏目,如果已经编制和调整了内部预算,这时,这个栏目主要指内部预算(更加详细),未编制内部预算的图书馆,可以按财政年度预算,但这时,这个预算仅仅是一大类项目的金额控制,如会议费是指全年的会议费总支出。

(2)发展性项目预算(如空调大修)不需事前批准就可以按预算和工作计划执行,这是因为项目在年度预算中已经安排了经费,在内部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已经有了具体执行的时间,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图书馆的相关部门应该按计划和预算执行。

(3)年度预算安排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但如会议费等可能并没有具体的人选,所以,这些活动仍需要事前得到批准。

(4)馆长审批前,财务人员需要审核报销项目是否在报销制度的规定范围以内,如差旅费报销,按级别乘坐的仓位不能超标,住宿标准不能超标。

(5)整个流程中,如果应该通过的栏目没有通过,则后面的流程不能再走。

(6)验收和审核几栏中,有时可能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多个工作人员的审核和签字,如购置读者用PC机,会涉及技术部人员对购入PC机质量和技术参数的验收,安装时需要办理领用手续,安装到电子阅览室后需要该室人员的验收,办公室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人员还需要验收审核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