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第1页)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第1页)

第四节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偶然之中有必然。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全年天天开放,每天接待的读者多则数千、少则几百,在周而复始的开放过程中确实可能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发生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影响图书馆的秩序和稳定,危及图书馆和读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时,如果事先对这种意外情况设计制定应急预案,并按应急预案开展演练和准备,就可以迅速排除事故、稳定秩序,减轻甚至避免对公共图书馆和读者的危害。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编制应急预案。

一、公共图书馆应急预案的概念

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是指为降低公共图书馆可能面对的突发事件而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维持正常秩序,假设事故发生而应当采取的行动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态发展的方法和程序而预先制订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二、公共图书馆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突发事件与灾害应急预案是事故与灾害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预案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还能帮助公共图书馆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指导应急行动有计划、有秩序、高效率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三、公共图书馆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当采取的行动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态发展的方法和程序,其编制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符合图书馆的安全工作目标、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应急工作要求。

(3)预防和应急的程序、措施与图书馆的安全设施、设备、人员等应急能力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4)应急机构、团队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应急保障措施明确,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6)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7)各个应急预案之间在内容、程序和措施上能够无缝衔接。

四、公共图书馆应急预案的预警机制

(一)四级预警

馆内工作、阅读、生活秩序正常,没有发现突发性事件前瞻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为四级预警。馆内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掌握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防传染性疾病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实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准确把握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化解潜在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

(3)严格排查事故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定期对馆内公共活动场所和人员集中的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彻底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4)配合公安机关,强化馆内网络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对有害信息源的控制,有效封堵不良信息,果断删除有害信息,及时发现和捕捉苗头性、前瞻性、预警性信息。

(5)做好信息工作,建立健全稳定安全信息工作机构,实行敏感时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信息报送制度,不断加大信息收集和信息报送力度。

(6)深入职工实际生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

(7)不断完善和细化安全保卫工作预案,建立应对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努力建立维护馆内稳定的长效机制。

(8)组建包括安全员、义务消防队员的稳定安全工作应急队伍,储备人员力量,加强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为切实维护馆内稳定安全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证。

(9)加强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

(二)三级预警

馆内发现突发性事件前瞻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突发性事件处于萌芽状态为三级预警。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