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用户的合作
这里的特殊用户主要指专家学者。专家学者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渊博知识和较高造诣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共图书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用户,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在图书馆的专业服务领域中更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公共图书馆与专家用户的合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图书馆深层次工作
专家用户可以参与公共图书馆专业书刊的采购、新馆建设方案的论证、各种读者活动等深层次工作。例如,常州市图书馆与当地60位科研创新人才对接,合作采购专业文献。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先后发展了6个业余朗诵爱好队伍,使有专长的用户成为了参与该馆诵读活动的骨干。[14]无锡市图书馆在创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时就聘请了10多位专家作为特约咨询员,以后又陆续招募、吸纳了大量有爱心、有热情的专业人士,至今已近70余人,这些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为广大青少年义务提供心理援助[15]。
(二)开展较高水平的信息工作
专家用户可以参与公共图书馆现实的和虚拟的参考咨询、某个行业定题服务、二次文献的整合创造及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开发等工作,为读者提供深度的信息服务。例如,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在上海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中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关上海近现代史的参考咨询;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黄有方教授为广大读者提供物流管理与工程领域的信息检索与咨询工作。[16]苏州图书馆聘请了12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咨询团,参与编辑《信息导航》简报,对信息编印主题提出指导意见,对初选的信息负责精选,以保证《信息导航》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参考性。[17]
(三)捐赠工作
专家学者可将自己的著作或发表的作品赠送给公共图书馆,以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征集本地专家的著作作为本馆地方文献收藏。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接受专家学者的批量捐赠,许多热爱家乡、热爱读书、有一定名望的学者会将自己的毕生收藏悉数无偿捐赠给家乡图书馆。例如,常州市图书馆获赠中国出版家徐伯昕先生个人藏书800余册,常州籍著名英美文学翻译家汤永宽先生向常州市图书馆捐赠个人珍贵藏书2000余册。常州市图书馆为了弘扬这些热心人士的义举,在网站上开辟了“捐赠荣誉榜”,并设立了“常州人著作馆”,将历年获赠和征集的常州籍作者的优秀作品陈列出来,惠泽万众,绵延后学,同时为家乡人民与侨胞、港澳台同胞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18]
(四)特殊的志愿者
在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有许多是有特殊专长的,图书馆可以与这些专家志愿者通力合作,开展图书采访、讲座、沙龙、专业咨询等工作,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重庆图书馆招募爱好写作、有一定文字水平的志愿者担任“讲座还原师”,旨在通过文字的形式将部分讲座的内容转换成文字材料,并可以对讲座内容进行可操作范围内的再加工。[19]又如,无锡市图书馆开展的公益法律咨询、盲人服务活动等都是与有专长的志愿者合作进行的。尤其是在自学成才的读者中,无锡市图书馆挖掘到一批特殊的志愿者,他们之前通过利用图书馆考取了律师资格,日后他们以担当图书馆法律咨询活动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回馈图书馆,感谢无锡市图书馆曾经给予的帮助。与特殊的志愿者合作成为公共图书馆拓展各项延伸服务的有效途径。
四、团体用户的合作
这里的团体用户主要指社会机构用户。机构用户拥有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因此,公共图书馆与团体用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与机构用户的合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项目建设
公共图书馆可以和企业、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募集图书馆专项建设的资金,用于图书馆项目建设。例如,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得到广东溢达集团的扩建资助,馆舍面积从1000多平方米扩大到3000多平方米,建成网络信息阅览室、语言实验室和以溢达集团命名的商务阅览咨询室等10多个现代化阅览室。[20]无锡市图书馆通过多次与美国铁姆肯基金会的洽谈和沟通,终于争取到美国铁姆肯基金会的基金资助,使“无锡市少年儿童流动图书馆”和“盲人图书馆”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拓展了无锡市图书馆为全市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功能。[21]
(二)接受捐赠
一般是指公共图书馆接受机构组织赠与文献或设备。例如,南京图书馆接受南京东郊国宾馆所藏古籍《资治通鉴》的捐赠。无锡市图书馆自2000年新馆开放以来,先后收到一些单位及社会团体的集体捐赠图书。例如,解放军总参某研究所将其所藏的部分科技检索类文献捐赠给无锡市图书馆;无锡市委宣传部、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政协文史委、市档案馆等将其阶段性的出版物捐赠给无锡市图书馆;《太湖》杂志社将其历年的合订本期刊等无偿捐赠给无锡市图书馆,这些机构组织的捐赠大大丰富了该馆的馆藏品种,强化了馆藏的地域特色。
(三)共建图书馆联合体
是指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群体的作用,与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物业公司、开发商等机构跨系统协作,吸入社会力量联合办馆。例如,深圳图书馆与深圳创维集团合作共建了创维分馆,该分馆不仅为厂区内员工服务,也向周围社区居民开放。[22]上海图书馆借助星之健物业公司提供的空间,在静安区曹家路街道的达安居民区建立了一卡通服务图书馆;借助美罗城管理公司在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商厦的商品流中辟出了一卡通的文献流服务点。上海图书馆主题馆的建设同样走出了跨行业跨地区的共建共享新路,如生命科学主题馆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和上海图书馆共建;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金融图书馆由浦东陆家嘴功能区与上海图书馆、海通证券公司共建;黄浦区文庙儒家经典展示馆由黄浦区政府与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共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主题馆由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与上海图书馆、上海音像资料馆共建。[23]
(四)合作开展图书馆宣传或活动
社会的发展既影响和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使图书馆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更加广泛、密切和直接。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公共图书馆的中介性极强,与行业协会、供应商、网络服务、出版、教学等社会各界机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与各种机构用户进行合作,开展各种图书馆宣传或活动。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和语言学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所、律师事务所分别合作开展外语沙龙(咨询)活动、心理沙龙(咨询)活动及法律咨询活动;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少儿活动;和图书(数据库)供应商合作开展会议或论坛;和电信、移动等网络服务机构采取企业冠名的方式合作开展讲座或报告会;和书画协会、民俗文化协会等民间团体合作办展览;和报社、电台等媒体合办报纸版面、专题节目等。例如,宁夏图书馆与《华兴时报》合作,开辟了“阅读新视界”栏目,预告读者活动、推荐精品图书、公布借阅排行榜;与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合作共建了“宁夏特色声视频资源”和“书香宁夏”两个大型系列广播网络专题节目,每周六定时播出30分钟,让听众和网民增进读书兴趣。[24]公共图书馆甚至还可以和高校联合办学。例如,2000年以来,南京图书馆先后与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民国文献与书目研究室”“品牌与特色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5]
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公共图书馆打造为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与机构用户的合作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2009年,深圳图书馆依托深圳本土艺术资源优势,通过与专业艺术团体合作,推出“深图艺苑”系列文化推广项目。该项目立足艺术阅读推广,通过讲授、表演、体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辅之以馆藏艺术文献导读与资源推介,搭建了专业艺术团体深度参与的公共艺术阅读与推广中心,有效发挥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地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和作用。[26]又如,温州市图书馆与温州网、《温州晚报》合作成立了读书话剧社,通过话剧演绎引导深度阅读。建社以来,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参与,开展了各类公益演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7]再如,重庆图书馆与本地杂志社等机构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创办了“杂志有约”系列活动,利用出版行业全媒体化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对杂志内容、图书馆活动的需求。“杂志有约”采用的是共同协商式合作模式,图书馆与杂志社共同协商制定“杂志有约”系列活动方案,签订合作协议。“杂志有约”除了与杂志社合作之外,有的活动还涉及第三方即赞助商的合作。赞助商一般不参与主办,属于活动的协办方,负责提供奖品与其他支持。[28]
合作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也是时代赋予人类的基本要求。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提出:“图书馆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图书馆欢迎社会各界通过资助、捐赠、媒体宣传、志愿者活动等各种方式,参与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与用户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公共图书馆应以积极的态度、更高的效率强化与用户的合作,扩大用户合作的范围,创新用户合作的手段,丰富用户合作的内容,以合力之势进一步优化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共同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本章小结】
用户是公共图书馆生存的基础,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主体。公共图书馆开展用户管理,首先是把用户当作服务对象,通过开展用户调查,获得用户信息,掌握用户需求,协调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从而指导、促进图书馆工作,使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管理好用户信息,保护读者隐私,维护读者利益。其次,公共图书馆还要把用户当作自身的资源,这不仅仅是把读者当成公共图书馆的廉价劳动力,而是通过开展与用户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激励用户广泛参与图书馆的各项事务,从而让用户了解图书馆,使其充分体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地位,并能切实把公共图书馆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共图书馆既能获得用户各方面的支持,又能弥补自身人力资源的不足,还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馆效益,最终达到共同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的。
【思考题】
1。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用户的满意度?
2。为什么说用户信息是公共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和服务政策的决策依据?
3。开展一次关于用户对图书馆忠诚度的调查,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推荐阅读】
1。李桂华。当代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行为与结构[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