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新闻实务方向 > 第一节 从伊拉克战争谈起(第2页)

第一节 从伊拉克战争谈起(第2页)

记者阿德里安·克罗夫特说:“双方正在发生激烈交火。我们已经弃车躲避起来。美军请求英军炮火支援,英军的炮火正猛烈轰击伊军阵地。”

他说,伊拉克发射的是苏制反坦克武器,不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否有伤亡,而且也无法准确说出海军陆战队进入伊拉克的位置。

【路透社巴格达3月21日电】当巴格达迎来又一个黎明时,被炸成一片废墟的萨达姆总统幼子,也是他的内定接班人库赛的一处官邸仍然余火未灭。一名伊拉克政府官员说,这是库赛曾经用过的一处官邸,尽管他不一定住在这里。

报道战争中平民状况的系列详讯。

【新华社巴格达3月23日电】今天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以来的第4天。清晨,经受了美英导弹连续3天轰炸的首都巴格达再次苏醒过来,一切都在有秩序地运转着。

巴格达的街头,人们熙来攘往,车流如潮。马路两边的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向市民出售生活必需品和蔬菜水果等食品。面包房里挤满了等待购买新鲜糕点的顾客。环卫工人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清扫着巴格达市区的街道。路上不时有政府运输石油天然气的车辆和公共汽车驶过。

巴格达地区的饮用水和电力供应基本正常,只有部分地区因为空袭出现断电。城里的照明设施仍运转正常,使得入夜的巴格达灯火通明。……

70岁的退休老人艾哈迈德·哈希姆说:“不会有人想要过我们的生活!你可以躲过烈日,但躲得过心里的恐惧吗?”

45岁的中学校长法蒂玛女士说:“我不只担心我的4个孩子,也同样担心我的学生们,不知道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是否会面临死亡……”

【新华社巴格达4月14日电】目前,伊拉克绝大部分部委和所有的总统官邸都遭到了严重摧毁。伊拉克新闻部大楼在遭受了两枚导弹袭击后也仅剩下一副空壳。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偷盗和抢劫成风,人们生活在恐惧中。

伊拉克国家计划部及附近地区在战争中多次遭受空袭,爆炸引起了多起火灾。由总统萨达姆长子乌代掌管的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大楼也遭到了抢劫和焚烧。国家物资储备库同样被洗劫一空。被抢的物资包括伊拉克进口的最新型汽车,其中也有一些汽车被美军飞机炸毁。贸易部和移民局也被抢劫、焚烧、破坏殆尽。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现在已经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占领的伊拉克石油部却在这次浩劫中安然无恙;德国、法国、中国和沙特等国家驻伊拉克使馆遭到了抢劫,而那些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国家的使馆却没有遭此厄运。

当战斗转移到巴格达后,市内许多地区的交通均被切断。由于美英联军和伊拉克军队之间发生激战,巴格达的桥梁被炮火封锁,新华社驻巴格达分社的一位雇员,从家到分社的时间由战前的半个小时增加到了两个小时。此后巴格达街头爆发的抢劫风潮,又迫使他根本不能前往分社上班。

战争和偷、抢风潮破坏了巴格达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美英的导弹已经炸毁了城市,被重创后的巴格达仅存的物资又被洗劫一空。今天的巴格达已经面目全非,到处是混乱的景象。马路上堆满了劫掠者遗弃的家具和政府的办公设备。偷盗抢劫者大多来自巴格达贫民区,这些人大多教育程度不高,有一些甚至是城市地痞。

为了保护自己,巴格达市民开始在通往居民区的路上设置障碍,随身携带枪支棍棒等武器。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所在区的警卫12日晚抓住4名企图抢劫的犯罪分子,打了一顿之后又不得不把他们放了,因为当地已经根本没有任何警察和政府机构。

巴格达大部分地区已经断电。一部分地区也已经停水,而其余的地区则供水紧张。一些供水部门的工人依然留守在工作岗位上,但供电的中断使他们无法正常工作。

巴格达人要求占领军承担起责任,保护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他们担心,如果伊拉克不尽快建立起人民接受的政府,国家将面临爆发内战的危险。45岁的巴格达市民哈桑说:“目前的状况让人不能接受,我认为萨达姆当政时比现在的灾难日子要好多了。”

……

【新华社巴格达4月14日电】浩劫之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已面目全非:它蓬头垢面,全身是伤;它从废墟中艰难地爬出来,踉踉跄跄往前走,却不知路在何方。

市中心的政府大楼和许多著名建筑物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被炸、被烧和被抢的过程。曾经因外国记者云集而闻名的新闻部大楼,虽然楼体还在,但却已成空壳,缓缓升起的一缕缕黑烟似乎还在讲述它的悲惨遭遇。

底格里斯河岸边的建设部大楼在美军第一轮空袭中就被导弹击中,在随后的轰炸中屡次成为目标。萨达姆长子乌代任主席的伊奥林匹克委员会办公楼也未能幸免,先是被抢,随后不知被什么人纵火焚烧。

贸易部、存放着大量进口轿车的国家仓库、移民局、护照局、中国大使馆、德国大使馆、法国大使馆和苏丹大使馆也先后被抢。但有些市民说,目前还没有人看到那些支持美国对伊动武国家的使馆被抢的场景。

这次战争前,伊拉克虽然遭受了十多年的经济制裁,巴格达市内到处呈现一副衰败的样子,但宽敞笔直的道路还是给初次到伊拉克的外国人留下了深刻影响。他们说,萨达姆“还是做了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次战争将这些道路破坏殆尽。

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一名伊拉克雇员说,从前他从巴格达东区开车到西区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如今,很多桥梁和路段被炸,再加上伺机作恶的持枪歹徒,他不得不绕道行驶,这一来,原本半个小时的路程现在花上两个小时也不一定到得了。

那些参与哄抢的伊拉克人,大多来自文化较低和极度贫困的家庭,特别是位于巴格达东区、居住着20多万人的“萨达姆城”。有些哄抢者辩解说,他们生活在一个本该很富有的国家,但“萨达姆政权欺压”他们,“剥夺”了他们的“权利”。“那些与政权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在制裁下仍然过着安逸的生活,这是不公平的”。

12日,抢劫现象仍在继续。当天,巴格达警察局负责人同美军开会,商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问题。在美军和伊拉克警察联合巡逻14日成为现实前,巴格达民众就已自发组织起来,拿着棍棒和枪支上街维护治安。

巴格达分社所在街区的联防队13日抓住了4名入户偷盗的伊拉克人。他们被教训了一顿之后被释放,因为联防队也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些抢劫犯。

除了糟糕的社会治安,巴格达的人道主义危机也越来越严重。巴格达大部分地区仍停水停电。由于缺少必要的药品和医疗设备,许多医生面对无数等待急救的伤者只能发出无奈的感叹。由于医院也遭到抢掠,所以很多病人没有床位,只好躺在地上。同时,被送往医院的死者越来越多,但因缺少足够的冷藏柜,很多尸体被就地埋在了医院的花园里或是被扔在冷藏柜旁边,无人过问。

……

【新华社巴格达4月24日电】驻扎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军一官员24日说,由福克斯上校率领的美国特种部队的一个军事小组近日在巴格达找回了大量被盗的文物,并将其归还了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美英联军占领巴格达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哄抢,约17万件珍贵文物被盗或被毁,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不久前,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要求巴格达市民把抢劫的文物归还博物馆,并承诺不会审讯和惩罚归还文物的人。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采取积极措施,收缴被哄抢且流失到伊拉克以外的伊珍贵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禁止其他国家的博物馆购买被盗的伊拉克文物。

据报道,巴黎、伦敦和华盛顿海关日前相继宣布截获了一些被盗的伊拉克文物。

三、特别的报道艺术与多样性的新闻题材

5月1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布什总统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的讲话中称,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却没有宣布取得全面胜利也没有宣布战争结束。《人民日报》驻华盛顿的记者5月2日发回一篇通讯,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

精心策划的“结束”

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晚上9时,布什总统在太平洋上驶往回国途中的“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对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在伊拉克的重大战事已经结束,声称推翻萨达姆政权是反恐战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但反恐战争并没有结束。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首次在行进中的航母上对全国发表讲话。

白宫为布什这次宣布重大战事结束进行了精心策划。布什当天上午乘坐“空军一号”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由于“林肯号”仍在远海,“空军一号”派不上用场,而总统专用的“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又无法飞行这么远的距离,于是决定搭乘海军的战斗机。由于布什年轻时当过得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的飞行员,曾驾驶过F-102战斗机,但当年并没有获得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资格。如果有此资格,说不定布什要亲自驾机在“林肯号”上降落。据报道,布什曾提议,要乘双座的F-18黄蜂式战斗机前往“林肯号”。因这种飞机速度太快,负责总统安全的白宫特勤处不同意。最后采取折中办法:改乘4人座的S-3B型“海盗”反潜侦察机。这架战机也荣升为“海军一号”。布什这位“美国三军总司令”只好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除了正驾驶外,还有一名海军军官和一名白宫保镖陪同。

布什乘坐的战斗机以颇具风险的“尾钩式降落”方式登上了“林肯号”航空母舰的甲板。舰上官兵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布什身穿飞行服走下飞机,和舰上官兵握手并合影留念。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除发表演说外,还接见了参加对伊战争的军人,视察军舰上各类设施,并在舰上餐厅同150名“优秀官兵代表”共进晚餐。布什在军舰停留一个晚上,屈尊在舰长卧室内“小住”。2日上午,为了不影响海军官兵和亲人团聚,在“林肯号”即将进入圣迭戈港的时候,布什乘直升机离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