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新闻编译 > 第四节 革命政权变更与政治暗杀(第5页)

第四节 革命政权变更与政治暗杀(第5页)

我站在通往急救室的淡褐色走廊上,一边向合众国际社打电话报告枪击时的情况,一边紧盯着急救室外面,看会出现什么新情况。这时,我眼前展开了一片忙乱的景象。

白宫新闻秘书基尔达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在走廊上跑来跑去。警官拼命地嚷嚷,“让开!让开!”两位神父,手里提着紫红色袈裟的衣角,紧跟在一名特工人员后面走了进来。一名警官中尉手捧一大瓶血浆走到走廊上,一位医生也来了,他说要将所有的神经外科医生都叫来。

神父从急救室里走了出来,说总统接受了天主教的最后圣礼。他们说,总统还活着,但昏迷不醒。总统办公室的人员陆续来到了,他们乘的车在我们后面,由于交通阻塞,被迫姗姗来迟。

当时在医院中急需电话,我将电话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紧紧抓住不放。我不敢离开那儿,怕失去与外界的联系。

这时,我看见基尔达夫和白宫另一名工作人员韦恩·霍克斯从我身边跑了过去。霍克斯边跑边喊:“基尔达夫马上要在护士值班室发表声明。”

护士值班室就在上一层楼的尽头,我急忙撂下手中的话筒,紧跟在他俩后面。当我们一到值班室门口,就听见里头在大声地喊:“请安静!”基尔达夫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宣布说:“约翰·肯尼迪总统约在一点钟逝世。”

我们在离总统专机约200码的跑道边跳下车时,基尔达夫看见了我们。他示意要我们赶快。我们跑到他跟前,他说,机上只能上来两名记者,约翰逊就要在机上宣誓就职,飞机然后就立即起飞。

我看见跑道旁有一排公用电话间,问是否有时间让我向我的上司报个信。他说,“上帝保佑,要抓紧时间。”

接着,又是一场电话战。达拉斯总机占线。我拨华盛顿,所有电话都占线。我又拨合众国际社纽约分社,终于接通了。我告诉说,新总统就要在飞机上宣誓就职。

……

仪式只进行了两分钟。在东部时间下午3点38分结束,过了片刻,总统就斩钉截铁地宣布:“现在立即起飞!”

专机驾驶员詹姆士·史温达尔上校立即启动右舷的发动机。这时,有好几个人走出了飞机,其中包括威斯汀豪斯广播公司记者锡德·戴维斯。由于飞机载人有限,白宫官员只允许两名报业联营记者留下。我和罗伯茨被选中了。实际上,我们在机上也没有座位。

在东部时间3点47分,“空军一号”的起落架离开了跑道。史温达尔将这个空中庞然大物一下子升到了41000英尺的高空,飞机以每小时625英里的速度,向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飞去。

当总统专机达到巡航高度时,肯尼迪夫人离开了卧室,向飞机后舱走去。这里是所谓的家庭起居室。就在这里,她曾同肯尼迪、同亲人和朋友们一道叙谈和用餐,度过了许多令人兴奋和激动的时光。

肯尼迪的遗体就停放在这里,是由一群特工人员抬上飞机的。

……

当我们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暮色中盘旋,就要在白宫南草坪降落时,谁会料到,6小时前,约翰·肯尼迪还是一个欢快活跃、笑容满面、精力充沛的人啊!

史密斯抢报肯尼迪遇刺,是新闻史上津津乐道的轶事。若逐句分析其特写的写作技巧,完全能就此做一篇论文。可这没有意义,因为写作功底固然重要,但在这篇特写里,记者的观察才是报道的核心。这篇文章其实能当做一部惊险片的剧本大纲。

像剧作家一样组织报道,这是强调体验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提倡的写作新闻的方式。它建议记者在报道真人真事时,融入小说的写作技巧,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重视对话、场景和对事件的细节刻画,对传统的“客观性”理论提出挑战。1973年,在汤姆·沃尔夫(TomWolfe)和约翰逊(E。W。Johnson)联合编辑的《新新闻主义》一书的绪言中,其概述了“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四大特点:第一,采用一幕幕场景与画面组合的结构描写事件,避免使用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历史叙述方式。第二,每一幕场景由一个特定人物来呈现,即通过一个亲历事件者(如作者本人)的所见所想表现场景。第三,大量运用人物间的对话,集中使用对人物的社会生活地位有象征性作用的细节(如人物的姿态、习惯、举止、表情、家庭布置、对上司下属的态度等),采用文学的表达技法。第四,描写细节,烘托气氛。可见,这种新闻写作方式很适合用来报道戏剧性强、场景重要、冲突激烈、气氛紧张、发展曲折的新闻事件。

政治暗杀的戏剧性让挫败暗杀图谋成为同样重要的新闻事件,记者可以就此写出引人注意的稿件。2003年10月19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的“暗杀普京总统的阴谋”,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暗杀普京总统的阴谋

戴维·莱帕德

伦敦警察厅反恐处逮捕了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一名变节特工,从而挫败了一起暗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阴谋。

被捕的这名前克格勃少校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杀手,也是伦敦警方在上周末接到举报后抓获的第二个俄罗斯人。据称,这两个人试图游说英国的俄罗斯流亡者参与暗杀行动。

伦敦警方昨晚证实,这两个人一个40岁,一个36岁,都是上周日在伦敦被捕的。他们已于17日获释,前提条件是返回莫斯科。

按照这些人的阴谋,普京将在出访时被一名狙击手开枪打死。伦敦警方在九天前侦破了这起阴谋。此前,他们收到了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官员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一份详细的书面陈述。

3年前叛逃到英国的利特维年科说,他认定,刺客——他以前在克格勃的同事是潜伏在联邦安全局的间谍。据他所知,这个叛徒是联邦安全局的一名职业杀手。他的书面陈述共10页,是当着两名英国资深律师的面起草的。

据说,这名特工在跟利特维年科的几次电话联络和一次会面中大致描述了暗杀计划。他对利特维年科说,普京必须被推翻。了解此次调查内情的人士透露:“他告诉利特维年科,普京必须被干掉。”

本报得到的材料显示,上述两人于本月早些时候从莫斯科抵达伦敦,并住进埃奇韦尔大道的希尔顿大都会饭店。其中一人打电话给利特维年科要求立即见面,地点约在莱斯特广场一家面馆外面的长凳上。

见面后,这位俄罗斯特工——代号为P少校——说,他认识联邦安全局负责普京出访安全事务的一名高级军官。在普京出访期间,这位军官可以事先通报其行程路线,以便于刺客进行筹划。据知情人士透露,P少校声称,暗杀行动将由车臣分裂分子来完成,他们将在普京路过的某个地方端着狙击冲锋枪突然冒出来。这位知情人士还说:“P少校表示,普京必须被推翻是因为他在掏空国库,最终会让所有人都进监狱。”

利特维年科告诉侦查人员,刺客让他约见了不久前刚刚在英国获得避难权的俄罗斯大亨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他们显然希望别列佐夫斯基为这次行动提供经费。

朋友们说,利特维年科和别列佐夫斯基担心这是有人想设计陷害他们,于是马上报了警。

写出这样稿件,前提条件是记者要有新闻来源。这种来源可能是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可能是情报机构或警察局的新闻官。最重要的是,新闻来源一定要权威和准确,否则会招惹很大的麻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