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多元成家是什么意思 > 把理想照进现实让自己融入城市(第2页)

把理想照进现实让自己融入城市(第2页)

“2005年9月,一个在清华做保安的老乡回老家时和我聊天,说清华的保安好多都是一边学习一边自学考高等文凭。”此时,打工两年的小孙又怀念起了读书,2005年10月他成为了清华保安,刚来做保安的第二天就报了北大法律专业自考大专,目前还有10余门没过。他向记者透露,准备用两年时间考完剩下的课程,获得本科文凭后,他想在北京找个更好的工作。

当然,这些“学有所成”的青年保安,还是少数,其中也有不少人,纯粹是为“圆学历应试梦”而来,没有走出狭隘的“学而优,则成功”的传统思维怪圈,其梦圆之后的路究竟是趋近成功还是背离成功,还很难说。此外,还有更多的打工青年,则根本没有这种“近校楼台先得学”的机会、幸运和心力。

例如,去年有媒体报道:一个叫罗炼的24岁青年,5年前从湖南老家带着“梦想”南下广东打工,先后辗转于珠江三角洲,做过保安、油漆工,跑过太阳能和房地产生意。2008年9月14日中秋节,这个“喜欢读庄子”的小伙子,在月饼盒里留下一纸手写字条后,悄然出走,不知所终。他为什么离开?去了哪里?是生是死?谁也不知道。他在字条里,用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写道:“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相信,还有成千上万与他境况相似的农村打工仔,在喧嚣的大都市中感到迷茫、孤独,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以致如此极端地选择逃离,走出尘世飘然而去。

成千上万像罗炼一样的农村青年,他们带着“梦想”来到南方城市打工,希望经济独立,渴望职业成功,企望得到亲情。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每日被禁锢在机声隆隆的流水生产线上,默默无闻中遭受“宏愿难圆”的煎熬。此情此景,确实令人唏嘘悲叹!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从个人自身找原因,他的离群出走也是必然的。据媒体报道说,身高1米73左右的罗炼,略显单薄,他“不爱说话,有点清高”、“不合群”的性格,不屑或不适合干油漆工这种“耗时间也要体力”的工种,干着脏累的体力活还“很爱干净”,成天“文质彬彬”地研读《庄子》、《品三国》。这种离群索居、自视很高的性格特点,显然是酿成悲剧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有关媒体是这么报道罗炼失踪事件的:

工友放工了也学着上网,一帮老乡在QQ上互加为好友,找MM聊天或斗地主。罗炼有时也上网,但他的QQ半年没上线,号码也没有老乡知道,“要么看电影,要么在网上看小说”。虽然罗炼有一帮老乡工友,还有个住得离工厂不远的姐姐、姐夫隔三差五地操心问候,但“没人真正了解他”。

这个19岁就出来打工的小伙子,五年来先后到过深圳、珠海、中山、佛山,进过电子厂、制衣厂、印刷厂、咖啡厅,做过保安、油漆工,还跑过太阳能和房地产生意,在做房地产接单时,还曾想象着自创企业上市。

罗炼有三个姐姐,大姐和二姐在湖南老家,三姐和三姐夫在佛山高明做生意。姐姐们说,她们都不了解这个最小的弟弟,只怀疑母亲2006年的死对他打击很大。罗炼失踪后,宿舍中留下一本日记,其中撕得仅剩一篇,三个姐姐从这篇日记猜测,弟弟的失踪可能与母亲之死有关。

2002年,罗炼高三未参加高考,辍学读职中。次年经学校推荐,到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因工作辛苦,在家人帮助下,后到珠海一家制衣厂负责发材料,再后来,又转到印刷厂打过工、推销过太阳能,进过咖啡厅做侍应。2005年,还做过1年小区保安,2007年年底跑过地产推销,接着还在中山帮二姐看店不到半年,直到2008年被三姐夫推荐去做油漆工。

“他心很高”,二姐罗娟说,弟弟去年跑地产时甚至还写过一份计划,想象着几年后自己开几家分店,甚至未来自己的公司怎样上市,“很理想化的一个人,但真正做起来很难”。

罗炼母亲死于2006年,“在老家煤气中毒,到现在也不知道是意外还是自杀”,三姐罗蕊说,弟弟平日很少打电话回家。那段时间,却几乎每天给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只问吃饭了没之类,一直打了半个多月,我知道他很孝顺,是用这种方式来安慰父亲”。大姐罗雅称父亲当时表示,老伴走了,为了儿子也要活下去。

“(家里)没人真正了解他”,罗娟说,或许是母亲过世带来的阴影,或许是家中独子的心理压力,或许是家人对其期望太大,三个姐姐心目中的弟弟已经长大成人,虽还没有结婚,也不知道是否谈过恋爱,“我们从物质上可以帮到他,他的想法方面并没怎么关心。有时也不敢说他,或者不能说得太重”。

罗炼失踪后,他的家人、工友找遍了工厂附近的超市、网吧,报警并在网上发寻人启事,至今一无所获。工厂宿舍床位悄然易主,他的被褥、书籍被清理后不知所终。在罗炼失踪12天后,厂方贴出通知,称他长时间旷工,因而工厂单方面解除合同。

关于罗炼的悲剧,媒体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仅就这个事件本身而论,可以大致作出的判断是,这个“有着一颗敏感而脆弱心灵”的小伙子,肯定有自己内在性格方面的缺陷或局限,加上遭受紧迫不堪的打工生活环境挤压、遽然袭来的丧母噩耗打击,以及书呆子般的“文青”心理变异性煎熬等复杂原因相互偶合,由此造成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生悲剧。当然,任何极端事件,都是偶然中有必然,偶然的我们无法预料,要交给“命运”,但一些必然的规律和教训,我们总是可以人为好好总结和记取的。

我,一个曾经异常“愤青”,现在依然有些“老愤青”,但在岁月上已经不年轻的过来人,想给现在正处于“文青”状态、往往“越有梦越痛苦”的“罗炼”们说几句知心话:

——青年人当然要有梦想,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守,但必须慢慢学会直面生活,先生存后发展,懂得“将理想照进现实”,既要有“最优”目标又要有“次优”备案;

——青年人要有开放豁达的心态,与他人多交往,在交往中通过他人眼睛看自己,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无论外部环境是熟悉还是陌生,面前是平坦大道还是崎岖小路,现实是世俗还是高雅,你自己一定要采取包容、多元和相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对待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和每件事。

唯有如此,我们青年人才能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不走极端、不认死理、不钻牛角尖,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扮演好适合自己的独特角色,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渐趋近自己理想人生的光辉顶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