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助问题学生处理内在冲突时,对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有效减轻学生消极情绪的方法。
之后,咨询师请小赵觉察,害怕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担心别人对自己不满意是不是他常有的一个焦虑来源。小赵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紧张和抑郁是有相应的心理基础的,确实需要在心理上做一些调整和改变,因此对心理咨询更加有信心。
第二天,咨询师为小赵、小赵的母亲和女朋友一起做了一次家庭治疗。在征得小赵的同意之后,向小赵的母亲和女朋友告知了小赵的现状、目前治疗和咨询的方向及目标,打消她们的顾虑,鼓励她们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小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需要,母亲和女朋友也明白了小赵的现状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当天,咨询师与院系副书记取得联系,通报危机评估情况,以及目前咨询的进展,建议院系做好导师的工作,并对小赵予以必要的支持。副书记已经与导师沟通,减少小赵的工作量和发表论文的压力,并为小赵争取到一笔奖学金(小赵之前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极大地缓解了小赵的经济压力。
在条件许可时与家庭一起工作,使整个家庭发生系统改变,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五天以后,小赵进行第二次咨询,小赵此时的自杀倾向已经消失。小赵反馈,母亲的支持和女友的理解对自己的恢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中医的针灸治疗让小赵的睡眠得以明显改善,小赵对自己的康复更加有信心。但是,小赵担心自杀倾向再次出现,咨询师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小赵,并请小赵一旦再出现自杀倾向或需要帮助时可以打电话,小赵感觉很踏实。
不要因学生表现好转而过早停止对自杀的关注,此时还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第二次咨询中,小赵的思维较之前更为清晰和灵活,越来越聚焦于自己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小赵询问为什么心理问题会导致生理的变化,以及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后面会做些什么。咨询师进一步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小赵表示认同,并想了解可以如何治疗。咨询师给小赵一个用萨提亚模式治疗抑郁症伴随自杀倾向的咨询录像,让小赵观看。
一个星期后,小赵决定回家休养。咨询师评估小赵目前没有自杀倾向,在小赵愿意继续接受抗抑郁剂治疗的情况下同意他回家休养。
第二学期开学后,小赵前来咨询,处理了引发抑郁症的童年创伤。之后小赵完成了论文,通过答辩,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于当年6月顺利毕业。
四、结果与思考
(一)专业层面
第一,重度抑郁伴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不是一定要住院治疗。一般情况下,来访者已经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就要考虑住院治疗或回家静养,但实际情况是只有在学校才能同时获得专业的治疗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所以有些学生愿意留在学校或住在校外,一边接受心理咨询,一边治疗抑郁。在这个时候,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愿意服用抗抑郁剂;其二,愿意进行心理咨询,并信任咨询师,相信咨询会对自己产生效果;其三,有足够好的支持系统,有家人在身边照顾起居和服药;其四,一旦出现自杀倾向或自杀倾向加重,家人愿意第一时间通知心理咨询师。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而且学生病情加重并已经出现严重自杀倾向,强制住院才是最好的选择。上述几个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处于自杀危机中的学生。
第二,对来访者自杀危机是否出现以及自杀危机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是危机干预的关键。对来访者的自杀倾向的危险程度和走向的准确判断,决定了是否需要启动危机干预以及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目标是什么,这是危机干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分。评估准确了才能决定后续的工作。如果能协助来访者理解危机出现的原因,并指明危机干预的原理和方向,就可以协助来访者对自己、对危机干预树立信心。来访者进入危机状态,一定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来访者对自己为何处于当前情况有清楚的认识,会有助于来访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前提是咨询师对这个过程很清楚,并能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来访者了解这个过程。
第三,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都很重要。咨询师必须意识到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有不同的目的: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心理咨询找到病根,解决内在的心理问题。所以,在重度抑郁者自我调整能力不足的时候,服用抗抑郁剂对大部分人是很好的选择。关键是咨询师首先要与来访者建立足够好的支持性关系,协助来访者平稳度过服药后的前三个星期。等待抗抑郁剂的效果出现,来访者暂时摆脱危险后,心理咨询必须尽快深入下去,找到触发抑郁的内在创伤,完成心理治疗,否则后续还有可能再次出现自杀倾向。这个过程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必须精诚合作。
(二)工作层面
第一,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与院系副书记、辅导员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重度抑郁和自杀倾向既有学生的内部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等外部原因。专业干预更多聚焦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的干预必须依赖院系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一方面,在短期内减少学生的压力和刺激因素;另一方面,在院系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一定的便利条件和社会支持,这对危机的干预和重度抑郁的恢复会很有帮助。
第二,通过家庭治疗改善学生的社会支持,并建立足够可靠的危机联系人,消除了危机干预的后顾之忧。当学生出现自杀倾向之后,需要通知家长,请家长来照顾学生或把学生接回家治疗,这取决于病情、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选择。学生的家人是陪伴学生的最佳人选,需要学生自己决定谁来陪伴,这样学生会得到较好的家庭支持。重要的是,这个人还是危机联系人。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可能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刺激下引发自杀冲动。因此,陪伴学生的家人一旦发现学生自杀倾向加重或出现自杀行为,需要第一时间报告咨询师和院系的责任人。有了这样的家人陪伴学生,咨询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的力度,及早发现并疗愈心理创伤,普及抑郁症的基本知识以及自我诊断和自我救助的方法,普及自杀干预的基本知识。
五、点评
本案例中的咨询师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了自杀风险的评估,确保了来访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咨询师对学生灌输了希望,使学生树立了康复的信心,还让学生明白了任何情绪都有积极的意义,学会与抑郁相处。咨询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对学生的康复非常重要。另外,咨询师打破了界限,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学生,确保学生第一时间能够联系到自己。这对学生的康复也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撰写:王东升点评:张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