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 > 重度抑郁且有自杀倾向者的危机干预(第1页)

重度抑郁且有自杀倾向者的危机干预(第1页)

重度抑郁且有自杀倾向者的危机干预

一、基本情况介绍

小赵,25岁,研究生三年级,独生子,无家庭精神病史。小赵的父母均是国有单位职工,工作稳定。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婚姻关系稳定、和谐。父亲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温和,小赵与母亲关系较好。

小赵与自己的导师关系不融洽,因而决定放弃继续读书的计划准备找工作,但因为论文还没有发表,所以导师不支持小赵找工作,为此事小赵与导师反复沟通、协调,最后达成协议,小赵需要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论文。小赵才为自己争取到找工作的机会,但此时已经开始觉得烦躁和疲惫。

抑郁往往存在很多诱发因素,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困难等。处理好这些问题有助于减少发病,缓解症状,在学生工作中应看到这些因素只是起到了诱发作用而已,绝大多数患抑郁症的学生存在大量内在致病因素,不应把消除诱因作为解决办法,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找工作期间,小赵应聘时笔试都很顺利,但面试屡屡被拒,小赵不知道原因何在,开始怀疑自己,自我否定,出现失眠、焦虑等表现,睡眠和情绪都不太好。在此期间,女友一直鼓励小赵要坚持,继续找工作,但小赵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身心俱疲,无法继续,因此决定回家休养。回家休养期间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因为与父亲沟通不畅,未进行任何治疗,直接返回学校。

小赵返回学校之后,女朋友发现小赵有严重的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感觉小赵开始封闭自己,不爱说话,思维迟钝,语言表达困难,因此带小赵去专科医院就诊,并通知了小赵的母亲。院系副书记在此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征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意见,咨询中心建议小赵先去医院进行诊断和评估。小赵在女朋友和母亲的陪伴下去专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患有重度抑郁,收治入院。小赵起初不想住院,被周围人说服入院。入院一天后,小赵感觉自己和其他患者不一样,因此要求出院。后被家人接回学校,此时小赵请求院系教师帮自己联系咨询中心,要求进行心理咨询。院系辅导员协助小赵联系咨询中心,为小赵安排了咨询师。

对需要医疗干预的抑郁学生,帮助其确认合适的医疗资源并协助学生本人和家属做好医患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协助医院方面做好学生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学生安心住院是确保医疗干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二、问题分析

咨询师对小赵进行了危机评估,发现小赵已经出现自杀倾向。进一步评估发现,小赵只是有了自杀的想法,还没有具体的计划。深入访谈时发现,小赵的自杀倾向与对疾病的理解有直接关联。

小赵在找工作期间出现严重的失眠和焦虑,无法控制,第一次出现了自杀倾向。后来,因为被诊断为抑郁症,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诊断和治疗上,因此自杀倾向消除。这次住院开始服用抗抑郁剂,出现嗜睡、全身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头脑昏沉等症状。虽然小赵被告知服药后会出现这些症状,但当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还是极大地动摇了小赵对治疗的信心,开始对治疗是否有效产生怀疑,因而陷入绝望中,出现了自杀倾向。所以,心理咨询成为小赵最后的希望,他期望可以通过咨询改善自己的处境。咨询师依此判断,只要咨询产生效果,小赵的自杀倾向就不会推进。因此,咨询师积极进行调整,为小赵进行心理咨询。

通过分析,小赵出现心理危机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外部原因上看,小赵与导师的关系不好,找工作也不顺利,在论文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小赵陷入轻度抑郁状态。此时,家人和女朋友在小赵出现轻度抑郁之后继续催促他努力找工作,导致抑郁进一步加重,逐步发展成重度抑郁并出现自杀倾向。第二,从内部原因上看,小赵幼年的心理创伤被诱发,但他自己并不知情。

三、处理策略与过程

一般情况下,咨询师发现危机学生后会通报院系,此时辅导员应注意将自己对危机学生的了解和观察情况告知咨询师,以便充分、准确判断学生情况,并为双方在后期的合作干预奠定基础。

(一)协助小赵理解自己,树立治疗的信心

咨询中,咨询师使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对小赵进行了评估,发现小赵的应对姿态为“超理智”和“讨好”。针对小赵目前使用的这两种应对姿态,咨询师首先让小赵明白,咨询师关心并能够理解他的感受,而且咨询师非常了解抑郁症与心理的关系,在处理类似情况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然后,咨询师协助小赵,让他明白自己为何一步步从找工作走到今天出现抑郁症。解释清楚小赵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在面试中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焦虑,他需要休息和调整再继续找工作。在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的时候,需要停下来接受治疗和咨询再继续找工作。就好比一个人感冒了需要休息两天,恢复体力之后再去干活。如果感冒之后不好好休息,病情就可能进一步恶化,而工作也很难做好。小赵也是因为各种原因,在轻度抑郁(心理感冒)之后没有给自己休养的时间,继续努力地去写论文、找工作,所以效果会不好。因此,咨询师建议小赵暂停让自己有压力的工作,开始好好治疗自己的心理感冒,调整好状态之后再去找工作、写论文。这个解释让小赵明确了自己出现抑郁症的原因所在,他觉得非常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常认可,对咨询师和咨询充满了信心。同时,小赵也明白了自己虽然有抑郁症但这不是自己的常态,只要好好休养就可以恢复正常,因此基本同意暂缓写论文和找工作,集中精力治疗抑郁症的这个处理的方向。

(二)鼓励小赵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在问题学生接受咨询和药物治疗期间,对药物的副作用应予以关注,提醒学生在配合治疗的前提下将服药的副作用与主治医师沟通,但不应干预用药,影响治疗方案。

在小赵对咨询师产生一定的信任感之后,咨询师向小赵解释了服用抗抑郁剂和心理咨询对抑郁症的不同原理和不同效果。小赵意识到,在自己目前的状况下,服用药物对自己会有帮助,但同时也确实会有副作用(在此期间,先出现药物的副作用,但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不明显,三四个星期之后抗抑郁剂的效果才逐渐明显),但只要后期咨询效果出现,症状减轻,就可以逐步地减少药物,直到最后停药。小赵明白药物治疗的原理和特点之后,表示愿意继续服用药物,同时愿意努力度过服用抗抑郁剂初期最艰难的三个星期,在此期间也会坚持来做咨询。

(三)处理当下引发小赵焦虑的外部原因

小赵提到,此阶段引发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小赵发现自己一旦陷入严重的焦虑、失眠状态时就会出现自杀倾向,目前服药之后自己的睡眠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睡醒之后头还是昏沉沉的。咨询师建议小赵在服用药物并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去接受中医的按摩或针灸治疗。小赵对此也非常接受,愿意试试看。另一个原因是担心自己暂停找工作会让女朋友和母亲的态度发生变化。咨询师请小赵协助邀请女朋友和母亲一起来咨询。小赵很高兴,也很愿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