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 > 严重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第2页)

严重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第2页)

1。与导师、班主任会谈

2013年4月末,在一次全体班主任会议后,小龙的导师、班主任与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就小龙的情况进行讨论,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小龙。

第一,从课题组同学、班级同学、宿舍同学、班干部等几个群体着手,重点关注小龙动态,同时减轻其学业压力,多引导其参加班级活动,为其康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二,与小龙母亲沟通,告知其小龙现状,从帮助小龙更好康复的角度寻求家长的理解,争取家庭能配合学校工作。

第三,联系心理咨询中心,评估小龙的心理风险,对小龙是否适合在校园环境下学习、生活做出判断。

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校医院作为校内可以提供专业支持的机构,院系应该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提出协助要求。

2。与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会谈

2013年5月,小龙在班主任的督促下,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咨询后,与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进行会谈,了解学生情况。

3。与学生家长会谈

与导师、班主任会谈后,掌握了小龙的基本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告知其母亲。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不要让家长产生学校推脱责任的误解;第二,要理解与接纳家长对孩子担心的情绪,向家长介绍有关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的知识,消除家长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恐惧;第三,说服家长尊重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4。帮助学生办理休学手续

2013年11月,家长来校陪读。两周后,小龙的被害妄想等症状没有缓解,家长向学生工作办公室提出休学申请。相关负责人向小龙及其母亲说明了休学手续的办理、休学期间治疗费用的报销、休学对课程的影响、复学需提供的材料等事项,最终同意小龙于2013年12月到2014年7月休学,并帮助小龙办理休学手续和休学期间在异地报销医疗费的手续,为其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5。休学期间回访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持续的关注对了解学生状况和提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013年12月,小龙休学回家治疗。在此期间,我作为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每月给他家打电话,了解休学期间的治疗情况,让小龙及其家人都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这样既能消除家长对学校的误解,也能让小龙对复学后的生活充满期待,促进小龙社会功能的恢复,帮助其康复。2014年6月,在回访中,我提醒小龙及其家长做好复学的准备,告知9月开学的具体时间,并提前整理好异地就医的发票和诊断材料。2014年9月,学生工作办公室帮助小龙办理复学手续,积极督促其去专科医院复查,开具复学证明,积极联络医院,为其报销治疗费用,同时安抚好小龙母亲的情绪,关心陪读期间他们的食宿情况。

在学校各级部门及教师们的通力合作下,小龙于2014年9月顺利复学,10月顺利开题,后来积极地准备毕业论文,家长的情绪也趋于稳定,并定期带小龙检查。

四、结果与思考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小龙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他和母亲的情绪趋于稳定,他们的生活也回归平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作为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的辅导员,在处理小龙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既让我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梳理和总结了辅导员在处理此类案例时的经验。

第一,辅导员应有平和、稳定的心态。在处理小龙这个案例时,我需要跟导师、班主任、家长、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沟通情况,需要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等校级职能部处汇报工作,需要面对情绪失控的家长、思维和行为异常的学生,需要与医院沟通报销医药费等事宜。若辅导员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个案例中的负能量势必会影响到辅导员的情绪,甚至会影响辅导员的生活。

辅导员在开始处理这类特殊学生的问题时,应注意做好准备,包括心态、可支持资源等准备,在必要时采取通话录音、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措施。

第二,辅导员要学会接纳,与家长产生的共情。在处理这个案例时,小龙的母亲多次在公开场合情绪失控,多次哭诉家中的独子现在成了精神病人的痛心,多次提出要将学校告上法庭,小龙也多次在周末或者晚上打电话给我,多次来办公室找我,询问课程、复学、报销医药费等事宜。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接纳小龙母亲的感受和情绪,试着去开导和安抚她的情绪,也关心她在校陪读的生活,与她产生共情,也学会了接纳小龙,教他如何去准备复学材料,如何报销医药费,帮助他恢复社会功能。

第三,辅导员要注意实施全程监护。有些学校在遇到类似的案例时会采取让学生休学或者回家休养的措施,学生休学到复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和辅导员就不会重点关注他们了。但是,对这些学生来说,恢复社会功能是回归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他们休学的这段时间,学校或者辅导员的回访,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让学生和家长感到自己并没有脱离学校。所以,辅导员仍要特别关注那些休学在家的学生的安全和健康状况。

第四,辅导员应有自我保护意识。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若遇到紧急情况或者棘手案例时,一定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寻求专业支持,及早制订干预方案,同时也要做好记录,保留短信等资料。

五、点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以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活动的不协调为主要表现。这一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严重影响,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应予以充分重视。

早期发现患病学生是一个重要环节。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如人际关系异常(冷淡、疏远和无原因的敌意等),学习行为和效率异常(无故旷课、无法专注学习等),思维和行为异常(无事实依据的妄想),情绪和情感的异常(无故易怒等),是早期发现患病学生的关键。

寻求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是及时提供帮助的关键。因此,在与家长沟通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如了解患病学生、了解疾病、做好沟通方案等。在沟通过程中,始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康复的角度寻求家长的配合,对家长可能的心态(拒绝承认、推卸责任、担心后续学业等)和反应要有充分的准备。

营造支持性环境和给予持续关注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辅导员应在专业资源的帮助下,对患病学生的人际环境(同学、舍友、教师等)做好针对性辅导,使得大家了解问题所在,明确应对方式。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需要较长治疗时间和康复周期的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对学生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针对具体情况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院系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的康复和后续发展都很有必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存在复发可能的疾病。对康复后回归学校的学生,不能因复学而停止关注,应该对学生的状态始终保持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是一种关心、支持的态度,而不是戒备和防范的心态,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案例撰写:鲁妩媚点评:张继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