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适应性障碍,迎接美好明天
一、基本情况介绍
小王是某重点大学文科专业一年级硕士生,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是家中独子,父亲经商,母亲全职在家。小王由爷爷带大,非常崇拜爷爷渊博的学识,爷孙感情很好。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家人的骄傲,但高考发挥失利。大学期间,小王目标明确,学习刻苦,最终考上了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新生报到时,小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他的交谈,我能够感觉到他的自理能力较差,性格有点儿内向,不太擅长与人沟通。所以,对于如何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我特意叮嘱了一番。国庆假期的一天,我突然收到班级雪绒花使者的短信,说小王在QQ、微信等处发布的状态中表达了轻生的想法。我立刻赶往小王的宿舍。在路上,我要求小王的舍友通过聊天稳住他的情绪,并随时与我沟通。同时按照学院领导的指示,立刻与小王父母取得联系,告知此事,并了解到他家里除了近期姥姥去世,未有其他事发生,家庭关系尚可。到宿舍后,我先向宿舍同学了解了小王的具体情况。据他们反映,小王最近郁郁寡欢,今天还说自己心血管断裂,不吃不喝,有封建迷信想法,时而要求去宫庙祭拜,时而要去医院,时而又说太累了想安乐死,马上就要解脱了之类的话。我进入宿舍的时候,小王正躺在**,情绪低沉,不开灯,重复着跟同学说的那些话。为了安抚小王的情绪,虽然知道他的身体没有问题,我还是带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正常,小王情绪有所好转。我根据各种情况分析,小王可能因入学适应不良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介入,于是带他去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建议小王先到专业精神专科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检查后,医院诊断小王为中度抑郁。
班主任具有极高的敏感性,非常留意学生的第一印象,通过当事人的言行对其进行了解。
发现危机后,立即行动。一方面稳住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与家长沟通;一方面告知当事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家庭角度了解学生近期是否发生过重大生活事件。
危机预警后,立即了解该生的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以指导下一步的行动。
二、问题分析
一旦发现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专业评估是必需的步骤。
经过学院和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共同努力,小王的问题被及时发现。他的异常情绪和行为表现为:疑神疑鬼,把因自己操作失误带来的手机无法接通、银行卡转账不成功等问题归结为有人暗中作梗、宿舍风水不好,并把感冒的症状当成心血管断裂,认为自己即将死亡,严重影响了睡眠和饮食;思想过于消极,内心阴暗,经常在宿舍散布悲观言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认为他人瞧不起自己;好强,内心压力大,无法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最终被精神专科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
小王出现情绪低落、行为异常是有原因的。成长经历使他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只喜欢闷头读书,没有其他爱好,而内心深处的强烈自卑又使他的自我价值感必须通过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来实现。读研之前的小王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教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成为研究生后,纵使自己非常努力,以往的成绩优势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得从小好胜心强的小王在面对方方面面都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时,自卑情绪日益严重。我认为小王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有密切关系。小王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溺爱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很差。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他一直被教师和家长夸赞。高考失利后,他在大学顶着巨大压力,拼尽全力,终于考上了研究生。父母更是非常骄傲。在父母及周围人的赞扬声中,小王开始自我膨胀,然而读研之后,自己的优势不复存在,好胜心和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所以自卑心理严重,把很多平常的事情解读为他人看不起自己。朋友寥寥无几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小王无法向他人倾诉负面情绪,加之没有兴趣爱好可以转移注意力,使得自己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严重影响了睡眠、饮食和身体健康。此时的他开始向神灵寻求帮助,所以出现了一些迷信言论。
从家庭、学校的表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问题所在。
三、处理策略与过程
(一)第一阶段:了解情况,建立良好关系
在听到雪绒花使者反映的情况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小王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立即向学院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要求我了解情况并稳住学生情绪。在赶往宿舍的路上,我分别联系了小王的舍友和家长,具体了解了小王入学以来的表现及其家庭情况等信息,以便安抚其情绪时更有针对性。经了解,小王家庭关系尚可,最近姥姥去世可能会对他有所影响。舍友反映小王当天一直在说自己心血管断裂,快不行了,帮他买的早饭也不吃,精神萎靡,并有轻生的举动。我告诉他们我正在赶往宿舍的路上,并让他们尽量跟小王聊天,保证时刻有人陪着他。
根据这些信息,我认为小王可能因入学适应不良出现了心理问题,只要疏导适当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于是,我决定见到小王后先认真聆听其诉说,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倾诉,小王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改善低落的心境,也可以帮助我收集有用信息,以便更好地加以引导。
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表达理解和共情非常重要。同时,教师的自我暴露也快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很快获得了学生的信任。
在听他讲述的过程中,我不断点头表示认同,并进行及时、合理、真诚的共情,让他感觉到被信任和被接纳。例如,他说到姥姥和爷爷去世这些事,我给他讲了我的故事,告诉他对亲人的故去我也很痛苦,但是姥姥希望他可以好好生活,不能让姥姥失望,也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责,以此引导其认识自己的不合理思维。通过这种方式,他开始慢慢起身,不再躺着,也愿意说话了。我趁机跟他聊一些宿舍的事情以及他近期的学习情况,企图转移注意力。他说自己压力很大,太累了,自己的心血管都断裂了,想安乐死。我告诉他,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压力大是新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并建议他可以先休息几天,不要想学习的事情。
对于他所说的身体问题,虽然我知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但我没有向他指出这一点,而是决定带他去医院进行检查,一是为了让他放心,二是尊重他的观点和意见,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沟通。小王在医院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为了让他宽心,我专门请大夫又跟他详细讲解了检查结果。这时,他的情绪有了好转。因为正值国庆假期,我与他达成协议,国庆过后一起去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他也同意了,并承诺如果状态不好会立刻跟我联系。在此期间,我要求宿舍24小时有人留守,有任何情况立刻汇报。
在学生感觉身体异常时,可以先排除身体的疾病,也可以为后续心理障碍的诊断提供帮助。
获得学生的配合和承诺非常重要,教师取得学生的信任,得到学生的承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让学生愿意寻求专业帮助,这是危机干预中很重要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