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民营电影公司排名 > 二管理模式与经营机制创新(第2页)

二管理模式与经营机制创新(第2页)

主要目标:票房是第一指标。

主要特征:票房大幅增长并持续攀升。

主要手段:持续的各类促销活动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

(3)赢利水平和品牌提升阶段(开业两年之后)

主要任务:更注重影院品牌建设,最终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主要目标:赢利和投资回报成为第一指标。

主要特征:赢利能力大幅增长并持续攀升。

主要手段:延伸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内涵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

(五)营销策略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

院线、影院要立足于市场,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清晰的对市场定位和市场策略的把握,是不行的。2006年,万达院线推出了“每周一部重点影片”的市场营销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市场营销,在当时培养百万元票房的影片,而其中国产影片是推进与培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列入院线重点营销计划的影片,院线市场部会就资源、定位、宣传策划方案、营销推广方案、具体放映计划等多方面进行清楚界定和部署,以至于有时还会对排映的场次、时间下达具体指标,时时跟踪。如果院线是以“命令”的形式要求,所有万达影院必须不打任何折扣地去认真完成。“按照市场份额乐观地计算,如果我们院线内部每周都有一百万元以上的票房,就意味着全国每周可能会产生一部五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票房的影片。中国电影市场最缺少的就是一千万元左右票房的中等国产影片。或许这个出发点给我们带来的代价大了点,但却赢得了整个供应链整体的战略的胜利。”[7]这种机制在实际运营中表现十分明显。比如在奥运期间,万达院线与奥组委、电影资料馆合作,结合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举办“圣火相传·电影随映”活动,全国统一操作,各地影城负责落地执行,院线可以轻松统筹,进行整体品牌化运作,这在其他电影院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8]

万达院线着眼于市场的培育。怎样让更多远离电影的人们点燃观影的热情,重新回到电影院,是他们最为关注并首先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万达院线推行“不同影片不同票价、不同时间不同票价、不同人群不同票价”,即“一流影城万达票价”营销策略。大连万达国际影城成为其最初的试验田。大连万达国际影城自2005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市场表现一般,票房处于全国影院排行的50名之后,好的设备与观影条件并没有带来良好的收入与效益。经过市场调查分析,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主要在居高不下而令观众望而却步的票价上。为更好地开发培育电影市场,他们借影城周年店庆之际,自2006年1月推出10元优惠票价。通过“爱如空气”为主题的周年庆典活动,广为宣传,整体效果甚好,吸引了大批大连市民重回电影院。“10元票价”的推行,使得大连万达国际影城一举成为五家万达影城中票房最好的,一季度票房同比增长162。72%,人次同比增长212。50%。而在此后开业的长春万达国际影城,按调整后的“万达票价”定价,黄金时间的票价最高只有30元,平均为20元左右。影城正式开业当天,许多观众前来捧场,气氛异常热烈。对于票价,一位观众表示:“相对于长春的收入,目前的票价略高,但是与影城的设施和服务相比,值得!”除票价优惠外,影城配套的卖品销售,也大幅度下调了价格,重在培育市场,以此刺激观众消费。[9]

2009年,院线在营销上改变了以往各影城独自营销的形式,实施“大客户院线集中营销”,并率先在全国对影院映前广告进行招标,进一步开发影院销售的附加值。与一般多厅影院52%的票房分成比例不同,万达旗下的影院的分成比例控制在45%,因此院线公司也有实力为影院提供宣传、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支持。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热势头,使得原本只想做好放映环节的万达开始转变经营策略,计划建设影城,有意往制片、发行上延伸,力图完善电影产业链,打造强势连锁品牌。[10]

万达院线自成立以来,注重调查研究,以打造中国本土电影院线品牌为己任,异常重视国产电影放映,尽管是一些零碎、分散的努力,但在市场化环境中仍显得难能可贵。万达每年配合举办的国产电影专项宣传及电影明星见面活动不少于200场次,而各种国产电影的推介更在千场以上,成绩不俗。万达院线通过《万达电影》会员刊物、《影民》DM杂志(直接邮递杂志)以及万达电影官网、官方微博等,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地宣传推广国产电影,从而给国产电影的生存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1]何春梅:《万达标杆院线攻势凌厉》,《经营者》2009年第3期。

[2]见李妍:《万达之后来者居上》,《中国电影报》2007年7月19日。

[3]同上。

[4]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261页。

[5]李妍:《北京万达院线:影院建设提速迈进》,《中国电影报》2006年4月27日。

[6]见陈洪伟:《万达电影投资的三件武器》,《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7]李妍:《万达之后来者居上》,《中国电影报》2007年7月19日。

[8]王然:《万达院线秘诀》,《中国市场》2009年第33期。

[9]李妍:《北京万达院线:影院建设提速迈进》,《中国电影报》2006年4月27日。

[10]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