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央视名牌节目 >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第1页)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第1页)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读解

《艺术人生》以其独特的视角、真诚的情感交流、淋漓尽致的细节刻画以及跌宕起伏的叙事结构,将自身与一些媚俗的明星娱乐性节目区分开来。节目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艺术人生

节目类型:谈话节目

主持人:朱军

制片人:王峥

节目编剧:马宁、李谦、张亚菲

节目导演:詹矿辉、柏松、刘欣、李晓蕾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

开播日期:2000年12月22日

播出时间:每周三21:30

播出状态:播出中

《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开播的一档谈话类节目。该节目的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这是此节目区别于当下娱乐性节目的重要标志。长久的收视保障自然也源于其雅俗共赏的节目基调。

主持人朱军在每期全长50分钟的节目中,能够对嘉宾纷繁的艺术人生进行抽丝剥茧,将他们的“凡人”特质真实地展现于公众眼前。自开播以来,这档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多年来一直稳居央视综艺频道收视前三名,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节目,也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

《艺术人生》开播至今已有15个年头,其间访问的明星嘉宾已有数百人,如刘欢、蔡琴、彭丽媛、关牧村、陈凯歌、谢晋、蒋雯丽、潘虹、常香玉、梅葆玖以及姜昆等。他们来自音乐、影视、文学、舞蹈、戏曲、小品以及书画等文艺界各个领域。其中大多是各领域的名家名人,他们在主持人朱军独特视角的挖掘下,讲述在艺术光环下的人生感悟。短而精的节目制作,让这档谈话类节目经久不衰,成为中国访谈节目的典型代表。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艺术人生》的传播源流与路径其实就是其自身的发展轨迹。2000年底,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全面改版,立志要推出多档有个性、有品位的节目。央视将创办《艺术人生》的任务交给了王峥及其创作团队。当时的王峥是一个刚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毕业到中央电视台才一年的年轻制片、编导。她领导的《艺术人生》团队最初只有九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将这次改版当作节目创新与实践理想的机会。当时,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一档凭明星的脸就能获得收视率的节目,而且也容易落入俗套。可是王峥坚持以纪录片的理念来创作节目,她不能也不愿意重复别人的做法。“这是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娱乐界,精神的魅力在娱乐界几乎将近**然无存,时尚消解了太多的精神危机,一切情感演变为廉价的消费品。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太少的声音在质疑,艺人们乃至媒介中人努力在适应着非此即彼的克隆栏目……”[1]王峥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不媚俗的声音、一种对社会有益的声音,一直在实践着他们共同的目标——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艺术人生》的座右铭,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个节目所提倡的那种浓厚的人文关怀。这样的关怀体现在他们对真实、善良、美丽等品质持之以恒地追求和呈现中,体现在他们为观众提供的独特视窗中,体现在他们创造的“让荣耀回归平凡,让平易沟通尊贵”的人格境界中。在这里,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而有尊严的。为了这份尊严,王峥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去做一些崭新的尝试。

《艺术人生》于2000年12月22日晚9点开播,用人物访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访谈嘉宾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故事。在节目开办仅仅一年多的时候,节目便以独具魅力的内容、强烈的人文关怀、真诚的情感交流以及跌宕起伏的环节设计,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成为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的收视新热点。

此后,《艺术人生》在“探寻人生真谛”的节目主题与时代大背景下,推出了《红楼梦再聚首》《西游记再聚首》等特别节目。这是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回味,也是对有关艺术家艺术人生的回首。这样的特别节目都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并且形成了《艺术人生》新的节目品牌。

2012年12月15日,《艺术人生》改版后的新节目正式开录,首度邀请三位地方卫视主持人孟非、何炅、谢娜当嘉宾,并加入了更多的综艺元素。全新的舞台效果与主持人搭档,让节目焕然一新,显得更加华丽。节目在嘉宾的选择上也更加贴合时下主题和潮流,从而扩大了节目的收视群体。

2013年7月4日起,《艺术人生》又推出暑期特别系列节目《致青春》,并在这一系列节目中增加了一个主持人——谢娜。对于与谢娜的多次合作,朱军直言十分满意,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次合作。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从2002年起,《艺术人生》栏目连续多年在岁末年初制作年终盘点节目“温暖”系列。这一系列节目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文艺界最具影响力、最温暖人心的年度人物、作品和事件,弘扬文艺领域的正气,鼓励文艺领域的创新。这也体现了《艺术人生》在传播方式与传播路径调整上所作的努力。

三、主要社会影响

《艺术人生》自2000年12月22日晚第一次亮相,收视率就位居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第二位。用节目制片人王峥的话说:“《艺术人生》没有成长期,它从一开播就直接进入了成熟期。”[2]节目以“正直品质、极端制作”为核心理念,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关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事件与代表性人物,以强大的制作班底制作完美节目。

作为一档优秀的谈话节目,《艺术人生》拥有一个雅俗共赏的节目总基调,在此基调下形成模块化的节目设置,更有利于主持人对嘉宾叙事起到应有的引领和把控作用。节目开宗明义,主持人会向现场观众提到嘉宾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抛出疑问设悬念。于是,观众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和好奇去了解嘉宾的人生故事。而人生故事中最直击人心、催人泪下的东西就是“爱”,就是“情”。“爱”与“情”是跨越时空的亮点,是恒久弥坚的支撑。譬如,常香玉、德德玛,一生的事业、病后的生活主要靠爱情支撑;陈昆、朗朗的成名得益于恩师的扶持与指点;蔡琴、谭盾等人的精神支撑与事业的辉煌,最离不开的是友情;陈凯歌、黄磊,都是父亲为他们开启事业的大门;尤其是老表演艺术家秦怡,她虽然年逾古稀,但在献身事业的同时依然坚持照顾身患残疾、无法自立的儿子。“《艺术人生》用‘爱’和‘情’,给观众讲述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用‘爱’和‘情’,在艺术界为观众挖掘出了一处处精神富矿。爱,演绎着动人的故事;情,牵动着众人的目光。以‘爱’为经线,以‘情’为纬线,《艺术人生》为艺术界、为大众编织出了一幅幅值得怀念、值得品味、值得欣赏、值得珍藏的壮丽、温馨的生活画卷。”[3]

从另一方面讲,每一位观众的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和偶像。与自己喜欢的明星见面,目睹明星的风采,看看明星卸下光环后的真实面容,与他们进行面对面近距离交流,是广大粉丝和电视观众的愿望。《艺术人生》准确地把握了观众的这一心理,把访谈嘉宾锁定为观众喜爱的明星,将明星邀请到电视台演播室与主持人和电视观众一起交流。明星都是“当事人”,他们会以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现身说法,回答主持人和观众提出的问题,使观众看到明星同普通人一样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同处于成功地位的名人交流,可以使观众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之与自身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体验相联系。明星们坦诚的话语很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同时,节目将明星与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等展现给受众,这就不仅提供了“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这样人文化的美学经验,而且有着更加实际的功用。大众通过了解别人的成长经验,来帮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调整生活态度。所以,《艺术人生》在选取与嘉宾相关的谈话素材时,特别关注影响嘉宾职业选择的个人性格和生活能力,或使其人生命运发生转折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偶像的奋斗历程无疑传达着某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影响着观众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总之,《艺术人生》以其“安静、大气、典雅”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同时,它又以嘉宾的人生经历感动与启迪着广大电视观众,用真诚的情感温暖与影响着广大电视观众。

四、阐述与评价

《艺术人生》节目自创办到现在,十多年来评论文章数以千计,其中褒扬居多,不乏真知灼见。为什么说《艺术人生》节目开播即进入成熟期,并长期保持成熟期而且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与借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