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生的真情讲述
——四川卫视《真情人生》读解
《真情人生》以新闻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与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节目采用文学化的语言、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纪录片式的纪实风格,真实还原故事的现场,铺陈感人的情节。“因为曾经感动,所以难以忘怀”,这是节目的宣传语,也是其创作理念与价值定位。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真情人生
节目类型:人物故事类、新闻纪录类
主持人:雷小雪
播出频道:四川卫视
开播日期:2006年1月
播出时间:每周一、周二、周三23:20
播出状态:已停播
《真情人生》是四川电视台于2006年1月推出的一档全新的人物故事类节目。这档节目旨在通过真实地记录与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节目采用了文学化的语言、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纪录片式的纪实风格,真实还原故事的现场,铺陈感人的情节。
四川电视台于2006年7月推出了“天下故事”栏目带,积极打造故事品牌。作为其中一档主力节目,《真情人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关注老百姓,讴歌真善美。节目不断开拓进取,抵制恶俗竞争,拒绝低质模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述风格;与猎奇和炒作划清界限,坚持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理念,表现出了不可忽视的人文情怀。《真情人生》将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效益,为四川电视台打造出了一个绝佳的品牌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其媒体竞争力。这些都体现出一个主流媒体对自己社会责任的担当,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坚守。
关爱生命是《真情人生》的故事基调,所有故事的选择都围绕着爱心、真情、温暖这三个关键词进行。典型案例是,汶川大地震之后,《真情人生》制作播出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等特别节目,紧密追踪事态发展,及时拍摄、回访,着眼于表现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之间发生的感人之事。灾难发生时和灾难发生后应对过程中的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都通过节目的摄像镜头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在了所有观众的眼前,让广大观众关注灾情、了解灾情、心系灾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灾后重建的推进提供了助力。《真情人生》通过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一跃成为最有凝聚力和话语权的主流电视节目之一,促进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解决。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一般按照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如文化、经济、科技等。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当时的节目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分布均匀,几乎没有侧重,每个领域都有涉足。在这个起步阶段,许多电视台都模仿中央电视台进行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节目设置。可惜,这种通而不专的做法分散了精力,削弱了整体实力,节目无法抓住观众的眼球,包括四川电视台在内的各个电视台都无法走出低收视的怪圈。
20世纪90年代,节目引进潮流盛行,很多外来节目流入中国。本身实力较弱的各电视台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跟上“引进风”。但是,大规模的引进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抄袭模仿严重,同质化普遍。为了提高收视率,四川电视台也引进了很多节目,可同时也陷入了同质化的泥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收视率也因此没有明显的增长。
到了2000年,电视节目环境发生了变化。各卫视频道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纷纷重塑自身形象,探索各自的突围之路,寻求独特的节目定位。四川电视台也加快了变革的脚步,打造原创的个性化节目。
新闻节目是四川电视台进行改革的第一步。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从电视剧等娱乐化节目上分散出去,四川电视台开办了《新闻现场》《全接触》等节目,内容均以四川本地新闻为主。2005年5月开始,四川电视台全面完成转变,特别是周播性节目,接连完成改版,内容全部原创。四川电视台的文化旅游频道首当其冲,推出《焦点》和《视线》两档新节目,以故事讲述为节目的表现形式,播出以后反响良好。
《焦点》和《视线》这两档节目脱胎于四川电视台原先的《黄金30分》。《视线》节目“最初采用了‘超级女声’先经地面频道‘孵化’、试验,再‘上星’的运作方式,将播出时间由在原《黄金30分》中的15分钟增加为50分钟,收视只覆盖成都地区”[1]。节目播出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四川电视台由此看到了改版节目的潜力,在《视线》的基础上再做调整,《真情人生》应运而生。《真情人生》致力于深层挖掘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真情与真爱,用讲故事的手法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在广大电视观众当中产生了广泛共鸣。
三、主要社会影响
《真情人生》节目开播后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在2007年,“第一季度收视率达到1。023%,第二季度收视率达到1。063%,7月收视率更上一层楼达到1。166%。这些数据说明《真情人生》不但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观众每天定点的守候,同时也在不断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2]。
《真情人生》的宣传语是“因为曾经感动,所以难以忘怀”,这也是节目的创作理念与价值定位。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转型开始进入全面加速时期,与此同时,文化格局也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无论何种电视节目,都把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一些对道德底线打擦边球的倾向开始显露。在各电视台都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选秀的时候,《真情人生》节目摆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抛开浮华的名利追逐,转而将镜头对准了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节目用故事讲述的形态将新闻和纪录片的优势融为一体,浓缩提炼出一个个打动人心的真实事件,通过电视屏幕在观众面前质朴而温情地展现出来。
《真情人生》虽然平凡,却并不平庸。它没有宏大的篇章,却胜在真实与细腻,书写了一部属于普通人的历史篇章。在模仿之风盛行的情况下,原创节目《真情人生》所体现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为整个电视节目创作大环境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为中国电视节目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