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节目品牌 > 冲出国门的闪耀星光(第2页)

冲出国门的闪耀星光(第2页)

放眼全球,在音乐真人秀节目方面做出尝试最多同时也最成功的当属韩国,而《韩国超级明星》是其最典型的范例。自2010年开播以来,《韩国超级明星》为观众提供了持久性的话题,聚集了相当高的人气,节目以21。15%的高收视率创造了韩国有线电视历史上的收视奇迹。《韩国超级明星》在节目模式和制作上的创新,是其在收视率和话题性上取得双赢的最关键因素。

《我的中国星》全面引进《韩国超级明星》节目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励志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与原版节目一样,《我的中国星》不同于一般音乐选秀节目。它将真人秀环节放大,除了表现选手的音乐素养,还会更充分地展现出选手个人的性格、品行以及发展潜能等。从节目最开始直至结束,选手们凤凰涅槃般的蜕变过程被完整展现。此节目于2013年7月7日晚22点在湖北卫视全球首播,首播收视率超越了《中国最强音》以及《中国梦之声》,位列2013年第二季度选秀类节目全国第三,可以称得上是2013年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中规模最大的。《我的中国星》前五期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了1。22%,每期节目的收视率均位居全国同时段前三位,这一度引起了海内外众多媒体的深度关注。

2013年8月11日13点,韩国唯一播放中国节目的电视频道——中华TV在韩国进行了《我的中国星》的首播,节目受到了韩国观众的一致好评。2013年12月28日晚,《我的中国星》在新加坡电视台播出。据悉,《我的中国星》还将在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柬埔寨以及我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陆续献映,预计观看人数将至数千万人次。《我的中国星》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档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播出的音乐真人秀节目。

《我的中国星》获得这样骄人的成绩,与有湖北卫视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是分不开的。湖北卫视有5档节目的收视率曾经进入过全国前三,有3档节目的收视率冲击过全国第一。据有关数据显示,湖北卫视“2012年3月下旬以来,全国收视连续8个月排名同时段前十,并成功入围2011-2012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卫视品牌十强。2012年,湖北卫视成为全国省级卫视中当之无愧的黑马。进入2013年,卫视十强争夺更加激烈,位序动**不稳。以3月为例,截止到3月30日,先后有13家卫视争战十强,而湖北卫视共有24天进入全国前十,收视稳定性排名全国前八。同时,湖北卫视与排名前列卫视差距缩小,与第4名东方卫视收视差距仅为0。027,与5至8名之间卫视收视差距在0。02以下,有望逐渐赶超”[1]。在此基础上,《我的中国星》为湖北卫视带来的是收视率的提升和广告价值的激增。

四、阐述与评价

从2004年开始,选秀节目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当时风生水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之后,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横扫多个省级卫视,如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甚至央视也曾一度推出《梦想中国》。但是后来,一大批选秀节目不得不面临收视率大幅下降的窘境,遭遇停办或者勒令停办的命运。到了2012年,《中国好声音》红遍大江南北,给各大卫视指出了选秀节目重新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于是,2013年暑假,出现了选秀节目“百家争鸣”的状况。《我的中国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我的中国星》作为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有几大看点。节目组邀请了韩国8位顶级作家为节目设置任务环节。选手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将自身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人物关系充分展现。海选之后,50名晋级的选手进入72小时Superweek合宿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选手们要完成三个任务和无数个隐匿的考验。音乐素养之外的品格、性格等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封闭的训练基地度过72小时之后,通过考验的选手便能够晋级。这一环节是完全按照韩国原版定制的,据说现场录制环节安排了40多个机位,对每个选手和评委进行全方位的跟拍,捕捉到无数个细节,后期素材耗片比超过1000∶1,这在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中是史无前例的。而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档选秀节目会对选手进行长时间的贴身跟拍。这种纪录片式的真实展现,无疑是此节目的一大亮点。

但是,由于《我的中国星》是完完全全按照韩国《韩国超级明星》定制的,因此它没有能够避免后者所存在的一些弊病和局限性。真人秀本身就存在不可预知性、隐私性、残酷性和博彩性等特点,这些正是其获得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虽然这些元素在很多国家都被接受,但显然与我国文化传统和观众的审美习惯是背道而驰的。

出品方虽然花高价钱高调购买了原版节目的版权,掌握了原版节目的全部制作流程,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掌握了这档节目的深层理念。2013年7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境外模式”过分引进的现象,要求“改变对引进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各播出机构要从资金、人员、机制上扶持节目研发创新工作,提高原创节目比重,对于上星综合频道原创节目,总局将予以优先备案、在各类评比评奖中给予倾斜,同时对引进境外节目模式节目将严格管理和调控”。[2]显而易见,如果只是进行单纯的大手笔投入而不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改造,节目还是会走入严重同质化的困境;如果没有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作为支撑,一味复制海外热播节目的运作模式,最终还是会失去观众,失去市场。

五、阅读延伸

[1]岑卓,臧志。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突破之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9)。

[2]王静。选秀节目如何在困境中突围[J]。现代视听,2009(6)。

[3]佚名。大型季播节目:以新制胜,荧屏争锋[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6)。

[4]严三九。关于引进海外电视选秀节目模式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0)。

[5]赵彬彬。主持人也需要包装与宣传——从“凤凰卫视”谈起[J]。当代电视,2005(8)。

[6]李玮。东方卫视的品牌革命[J]。广告大观,2005(1)。

[7]李镭。重建大众的历史意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话语重构[J]。现代传播,2003(1)。

[8]程锐。多彩的历史个性的表达——历史题材广播作品创作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7)。

[9]施玉景。历史题材广电节目应追求的三个维度[J]。传媒,2014(2)。

(胡家玮,孙宜君)

[1]佚名。大型季播节目:以新制胜,荧屏争锋[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6):85-86。

[2]严三九。关于引进海外电视选秀节目模式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0):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