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节目品牌 > 春节联欢晚会的品牌效应延伸(第1页)

春节联欢晚会的品牌效应延伸(第1页)

《春节联欢晚会》的品牌效应延伸

——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读解

《我要上春晚》是依托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品牌效应而延伸出的特别节目。该节目的宗旨是开门办春晚。它涵盖了众多艺术形式与样式,是通向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桥梁,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输送了许多新生力量并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演艺人才。节目口号是:我要上春晚,你看行不行。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我要上春晚

节目类型:综艺节目、才艺类真人秀

主持人:董卿、李思思、尼格买提

主要嘉宾:梁宏达、娄乃鸣、郁钧剑等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

在线播放平台:央视网、爱奇艺、PPS影音

开播日期:2010年9月

播出时间:每周日19:30

节目时长:60分钟左右

播出状态:播出中

《我要上春晚》,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品牌效应延伸的特别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是中国特有的综艺节目,被称为“年夜饭”“新民俗”,对中国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央视春晚无论是演出规模、演员阵容还是观众人数都达到世界之最,成为综艺类节目的品牌。央视综艺频道依托春晚品牌效应,于2010年8月19日推出延伸节目——《我要上春晚》。该节目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节目首任主持人,继之由李思思、尼格买提担任主持人。节目进行多场演出选拔,最终胜出的征集者,将在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它是通向春晚的桥梁,为春晚输送了许多新生力量并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演艺人才。此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春晚,通常特指中央电视台每年除夕之夜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于1983年在央视正式播出。此后,为庆祝农历新年,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都会在央视有关频道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央视春晚因连续举办届数之多、播出时间之长、演出规模之众、演员阵容之大、受众面之广而堪称世界之最。2012年4月,央视春晚也因此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1]

央视春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综艺类节目的品牌,是不可复制的盛大电视晚宴。所以,春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许多人因登上春晚,成了众人仰慕的明星。然而,春晚因年年举办而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其影响力有所下降。为了应对新媒体对传统电视造成的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央视综艺频道2010年打着春晚的金字招牌推出了延伸节目——才艺类真人秀节目《我要上春晚》。“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1983年央视通过春晚找到了自己承载文化发展的新形式,2010年《我要上春晚》则借助春晚开辟了另一承载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我要上春晚》立足于民间、草根,旨在‘寻访百姓绝技,打造草根明星’,为‘开门办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2011年初,央视《我要上春晚》观众评选出的三大人气王——西单女孩、旭日阳刚和小宝顺利登上春晚舞台,并迅速走红,实现了草根‘上春晚’的梦想。《我要上春晚》节目首播就创下开门红,据调查显示,2010年9月3日19:00首播的《我要上春晚》的收视率,比同年1-8月该频道同时段节目的平均收视率增长31。91%。”[2]

《我要上春晚》在春晚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为“草根”提供了展示大众才艺的舞台,满足了个体表现的诉求,同时弥补了春晚“下里巴人”文化缺失的不足。例如,《我要上春晚》第一季中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深圳民工街舞团等,就成功登上了2011年春晚的舞台。

在节目形式与表演范围上,《我要上春晚》囊括了各种形式的节目,除了在节目中最常见的唱歌、跳舞外,还有魔术、相声、小品、民间绝活等,节目形式不拘一格。虽然节目中设立了三位明星评委,但三位评委并不做出点评,而只是说出自己观看节目的感受,并且他们还可以随时和演员进行互动,做一些即兴表演。节目组的负责人也表示,这种“只秀不选”的理念,也和春晚十分相近,演员在晚会的舞台上只是尽量完美地表演节目,并不存在淘汰或者晋级的压力。节目中人气旺的选手,极有可能会登上春晚的舞台。而人气高低则由网友说了算。《我要上春晚》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设立了专区,并为所有节目设立了网络互动窗口,采用人气投票排名的方式,让各种节目一较高低。而最终谁能登上春晚的舞台,将在当年年底揭晓。《我要上春晚》的节目口号是:“我要上春晚,你看行不行。”前半句“我要上春晚”意在以“草根”“我”的个体表演,秀“我”的才艺;后半句“你看行不行”则昭示受众——“你”的评判权。节目口号既具有号召力,又体现愉悦的互动性,增强亲近感。

《我要上春晚》与春晚相比较,更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彰显出个性,为普通百姓打开了进入春晚的通道,让“草根”有了自己狂欢的春晚。

三、主要社会影响

统观《我要上春晚》的节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展现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节目,有特殊创意、标新立异的节目,背后蕴含温馨故事的节目,贴近民生风俗的节目,展现精彩技巧的节目以及贴近潮流热点的节目。这几类节目中的许多精品都对观众产生了较大而良好的影响。

1。展现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节目之影响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对于龙年春晚的设计,策划团队在呈现方面肯定会有特别的设计。春晚策划团队在设计方面要表现龙年氛围的同时,还应该加入一些关于龙年特色的节目,无论是在表演者上还是在节目内容上,如《我要上春晚》中的《木偶书法》《青花瓷》这类节目。《木偶书法》中,表演者李明卿通过控制手中牵连木偶的几十根线来操控木偶的每一个动作,最令人惊叹的是,李明卿通过这样的方法借木偶之手进行书写展示。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游刃有余,而且书写的水平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这一表演,不仅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毛笔书法,而且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木偶也在侧面展现了中国的皮影戏。这一节目完完全全是在运用中国独特文化的基础上而产生的。由青瓷女子瓷乐坊表演的《青花瓷》,没有采用电子器械之类的乐器,而是巧妙地将中国特有的青花瓷磁鼓、磁碟子等作为乐器。这样的构思不仅新颖奇特,而且整个表演赏心悦目,具有一定的视觉和听觉上的艺术结合性。木偶、书法、青花瓷这些彰显中国特色和智慧的事物,在对中华儿女具有象征意义的龙年里会表现出龙年特有的味道。

2。有特殊创意、标新立异的节目之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