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国人》从节目名称到宣传片都充满了“正能量”,加之央视综合频道的播出平台,很有“主旋律”风格。选手中,渔家乐老板娘孙长艳爱唱主旋律歌曲,连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军港之夜》《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等歌曲;歧途青年与狱警缔结“狱中友情”,演唱的歌曲也同样励志。这是一档在励志外壳下的全民狂欢的节目。《出彩中国人》是一档讲述13亿中国人通过个人奋斗,证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节目。它让人感到快乐,也让人生发出一种自信的力量。
尹鸿教授指出,《出彩中国人》实现了娱乐竞争力、节目影响力和价值引导力三个诉求的统一。央视综合频道的创新动力、热情和干劲是前所未有的,从而使其自身真正保持旗舰的优势地位。
2。选手的出彩在台下得到延续
节目第一季已经落下帷幕,但为普通百姓打造的出彩舞台还在延续。研讨会开始,北京盛基艺术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开场表演《承仁》。这些孩子都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藏族孤贫儿童,他们登上舞台,享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节目中的表演,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鼓励。
第二季节目中,来自广东的玩具推销员吴武强在与主持人的交谈中就坦言,参加节目后玩具的销量比之前要多出一倍,这个舞台带给他最重要的两个东西就是勇气与自信。还有许多的选手,在节目展示中获得肯定,坚定了自己为梦想奋斗和努力的信念,在平凡的生活中愈加发光出彩。
3。节目设置雷同,缺乏特色与创新
因为节目采用的是《中国达人秀》的制作团队,所以节目最后的呈现形式也与《中国达人秀》的整个节目形式和选手特色很相似。有网友评价道,除了导师不同,选手由“中国达人”变成“中国出彩人”之外,其他真没有任何区别,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穿越到《中国达人秀》了。由此可见,虽然内外兼修上《出彩中国人》已经做得比较出色,但还是缺乏自身模式的突破与创新,观众也难免产生疲倦心理。
四、阐述与评价
对于《出彩中国人》,观众赞扬与肯定的较多。我们认为,节目有以下几个特点与表现值得一提。
1。选手兼具才艺与人格魅力
选手的才艺内容是节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也讲究“内容为王”。在经过多档选秀真人秀节目的洗礼后,观众已经习惯于各式各样的选手才艺展现。在才艺内容上多下功夫,是节目组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找高难度或是能带给观众新鲜感的才艺,是节目维持创造力与生命力的保证。
再者,节目组以选手高超技艺背后的故事挖掘为着力点,使观众在观看新奇高难度节目的同时,收获内心情感的满足与精神的提升。除了选手的才艺,最重要的是选手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给观众与评委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第二季节目中,有着“中国金刚芭比”之称的柏堂静。她从自卑到自信,用健美改变人生。她的出现正如蔡国庆导师所说:“柏堂静代表了中国人一种新的女性美,一种有力量、有自信甚至有点霸道的健康之美。”柏堂静在《出彩中国人》舞台上夺人眼球的表演也让其获得了不少美称——“零脂肪美人”“性感健身教练”“励志女汉子”等,这些称呼无疑包含着人们对她的敬佩。然而,在这些赞美的背后,柏堂静也难免遭遇或多或少的非议。对于异样的眼光,柏堂静从最初的愤怒转为如今的淡然,她已经学会放平心态、坦然应对。像柏堂静一样的出彩中国人,传递出的正能量,感染着观看节目的每一个人。像柏堂静一样的出彩中国人,传达出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全社会的良性表达与发展。
2。出彩的“出彩评审团”
自歌唱类选秀节目红火以来,催生了大批敢说敢做的个性化评委。除了选手的精彩演出,评审们的各自较劲与真情实感的表达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出彩中国人》在嘉宾评审的选择上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一季的评审中,周立波、蔡明两位南北笑星会在评委席上“英雄惺惺相惜”;李连杰则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细节,引起观众的共鸣。三位评委的性格与表达方式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在节目中发挥了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二季的评委选择也兼顾了这一点:周立波继续保持了他一贯的犀利话锋,他的表达张扬却不失真实;蔡国庆的语言叙述虽然相对柔和,却饱含着他的爱才惜才之情;范冰冰毫无疑问是高颜值的代名词,她在节目中的种种表现也展现了其心灵美的一面。
第二季节目经过两个多月的比拼,在“梦想冲刺夜”迎来导演陈凯歌的倾情加盟。陈凯歌首次坐镇评委席,享有“一键直通”权。范冰冰还在节目中模仿“宋丹丹”,和撒贝宁一起戴夸张猪头面具不惧扮丑,引来阵阵笑声。看着“杂技情侣”伍一、林怡在选择导师时犹豫不决,蔡国庆便拿出了自己唱歌的看家本领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并且,蔡国庆表示愿意免费为这对情侣做伴郎,却不想遭到了撒贝宁的调侃——“我就没听过收费的伴郎”。
3。主持人的绿叶意识
主持人的侧幕主持强化了选手的主角意识。撒贝宁风趣幽默,通过与选手的互动引发观众共鸣,为节目增色不少。
从《开讲啦》到《出彩中国人》,撒贝宁的幽默观众们有目共睹。节目中,蔡国庆为选手拉票唱了两首歌。撒贝宁则机智调侃道:“国庆大哥已经两首歌了,《常回家看看》《不能没有你》。但是,国庆大哥再怎么唱都是《同一首歌》。不过,你已经表达对这对选手最深切的渴望了。”
作为《出彩中国人》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可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了正常的串场主持外,他还要变身活体道具,一会扮演天后“王菲”惊现舞台,一会变身快递员配合选手演出需要,忙得不亦乐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到《出彩中国人》的录制,撒贝宁称,他希望能与选手保持“初次见面”的新鲜感,这也是他最习惯的方式。撒贝宁透露,他将尽量避免在节目录制前挖掘选手故事,而是待到节目现场,以最真实的状态与他们建立了解和信任。他说:“我知道这很具有挑战性,但我就喜欢这种慢慢探索的过程。”面对同类节目中主持人用力煽情,选手在台上讲述苦情故事而哭成一团的现象,撒贝宁坚称自己“干不了这个”,“这么多年来,我只会让别人笑,不会让别人哭”。[1]他希望节目中的一切都是真情流露,而非刻意渲染。
五、阅读延伸
[1]潘祖超。《出彩中国人》因何“出彩”[J]。青年记者,2014(26)。
[2]杨洪涛。浅议电视文化活动的生存之道——兼谈央视大型电视文化活动《开学第一课》[J]。中国电视,2010(12)。
[3]朴晶。出彩中国人[J]。电视研究,2014(3)。
[4]唐陟。央视《出彩中国人》暨创新节目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6)。
[5]王静。论《出彩中国人》的节目定位[J]。名作欣赏,2015(9)。
[6]王一星。《出彩中国人》中的人文精神[J]。传媒观察,2014(5)。
[7]周韵曦。论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走向[J]。现代视听,2009(12)。
[8]马玉竹。浅谈电视与人文精神[J]。采·写·编,2005(4)。
[9]郝雨。人文精神:21世纪媒体之魂[J]。新闻记者,2005(11)。
(王雅,孙宜君)
[1]段敬芳。撒贝宁备战《出彩中国人》自曝“三不”原则[EBOL]。[2013-12-23]。http:ent。news。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