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名牌节目读解视频 >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第2页)

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第2页)

1。以嘉宾的人生艺术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

嘉宾的选择对于人物访谈节目至关重要。《艺术人生》较好地利用明星效应来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节目所请嘉宾大都是文艺界知名人士,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人们熟知的,有着引人注目的影响。自然,受众会对他们产生浓厚的了解兴趣。通过《艺术人生》,观众可以体味光鲜亮丽的明星在成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而且,这些知名人士,他们丰厚的生活阅历、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都会带给观众有价值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艺术人生》开播十多年来,孙道临、李默然、谢晋、濮存昕、蒋大为、冯小刚、余秋雨、张艺谋、陈凯歌、刘欢等数百位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作为节目嘉宾,讲述他们的奋斗历程、真情实感和人生境遇,使以往被光环所笼罩的名人回归生活的本真。普通观众在与这些知名人士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他们与自身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体验相联系,从而在社会心理上产生共鸣。此外,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可以从“历史性”名人那里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从嘉宾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些启迪。例如,在“刘欢:六十年代生人专辑”中,刘欢回忆了关于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碎片:“一分钱一块水果糖,两分钱一盒火柴,三分钱一支冰棒,五分钱坐五站公共汽车,一毛钱看一场老电影。”节目再现了当时的蹉跎岁月,而那“铁锹玫瑰”“革命+浪漫”的时代精神也给许多观众带来了激励。

2。以主持人的独特风格营造民主开放的谈话氛围

对于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主持人控制着节目的整个节奏和整体风格。《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力和风格。

朱军的主持风格是平实、温和、机智而不失幽默的。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方组成。另一种以《杨澜访谈录》《面对面》为代表,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而完成。朱军作为央视的节目主持人,有着优秀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平实直率的话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生动丰富的表情、亲切真诚的笑容以及机智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这就是他在电视荧屏上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平等的视角和真诚的态度,是朱军打开主持之门的钥匙。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嘉宾,朱军能够把自己摆在同嘉宾和观众一样的位置,有时甚至更低,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嘉宾的自由叙说。所以,每一次的谈话他都带着自己特有的心情、感悟和人生经验来介入节目。主持人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嘉宾聊人生、聊感悟,能够使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节目不是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

3。以独具匠心的叙事呈现给观众“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人生》在谈话内容上,注重引导嘉宾以大众化角度讲述情感化故事;而在节目内容叙事与表现形式上,更是力求用“有意味的”形式吸引观众。

一是内容叙事。《艺术人生》中,嘉宾的艺术成就各有千秋,年龄跨度较大,对艺术和人生的感悟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别而各有不同。正是这种差异和多彩,从不同方面形成了中国几代人所亲历时代的缩影。《艺术人生》每期嘉宾不同,谈话的主题、表达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节目中的谈话内容并没有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面做文章,而是在使受众目睹嘉宾真实风采、满足好奇心和娱乐需求的同时,深入挖掘嘉宾的内心情感和与众不同之处,从其艺术和生活的不同角色中寻找矛盾冲突来突出嘉宾性格,彰显节目的张力。所以,每期《艺术人生》都会带给观众全新的感觉,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单调。

二是节目叙事的结构。每一期《艺术人生》都能根据不同嘉宾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话题,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谈话内容,逐步构建故事,使故事的叙述总是处于上升和前进状态,最后在**中结束。例如,在“周迅专辑”中,嘉宾周迅虽然年轻,但她的演艺生涯却比较长。节目对她的艺术历程没有进行较多文字与言语的介绍,而是以一串寓意深刻的标点符号为象征来展示她演艺生涯中的坎坷与收获。以顿号相连接的是与周迅合作过的多位名导演;破折号表示沸点、冰点两个极致;句号意味着少女时代结束;最后的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当青春逝去的时候,周迅的艺术之路还能走多远。节目让周迅本人来回答。这样的叙事结构寓意深刻。又如在“无间道Ⅲ专辑”中,为了避免嘉宾排序的尴尬和困难,节目采取女士优先做法。首先请出了陈慧琳,继而根据规定词语诸如最酷的男人、最体贴的男人等,由她点将出场嘉宾,引出嘉宾。这种结构因人、因话胚而异,既便于谈话的展开,又使得整个节目紧凑而且精致,也避免了与以往节目的雷同。

4。以精心的节目包装与编辑、巧妙的道具运用引导谈话

首先,节目包装是电视媒体运作的需要。《艺术人生》很注重节目的自我包装。它推出制作精良的节目形象宣传短片,在节目内适当安排隔断点,反复宣传节目的宗旨、定位。在节目画面组合中辅以精美的制作渲染,加上浑厚有力的解说、**气回肠的音乐,形成声画融合的效果。在节目中,专门设置现场乐队,根据谈话的节奏和进展,予以不同旋律的音乐伴奏,以渲染现场气氛。为了强化舞台背景,节目组常常以被访者的生平剧照、童年影像以及将被纳入谈话议题的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资料为舞台背景修饰。所有的这些设置,都会使节目本身增加更多的可视性。

其次,精心节目编辑。《艺术人生》的节目编排一般分为三个段落,在每个段落的结尾预告下个段落的精彩内容,穿插对人物的介绍,设置悬念,牵引观众的注意力。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背后就是一个大屏幕,随着谈话内容的变化,视频画面的内容也随之而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画面语言客观记录、细节捕捉、表情达意的作用,扬画面优势之长,强化视觉的冲击力,丰富节目的表现力,避免节目的单调性。同时,借助版块之间的转换过渡,在结构上营造了一种张弛有序、高低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最后,《艺术人生》擅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引出话题。例如,在“刘欢专辑”中,朱军开场就拿出玉泉山牌啤酒,与刘欢对饮。这不仅调节了气氛,而且借这个20世纪80年代的玉泉山品牌,迅速切入了刘欢的大学时代——他音乐生涯的起点。在“陈凯歌专辑”中,主持人送给陈凯歌几样藏在电影胶片盒里的礼物:一管牙膏、一盘录像带、一个“蝙蝠侠”模型、一张音乐CD、一本书。这些礼物,既是引导故事展开的道具,也附着着访谈嘉宾人生中几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在“黄磊专辑”中,当黄磊收到父亲以前常穿的、发了黄的旧背心,听着父亲朗诵亲自写的有关这件白背心的小诗时,他实在抑制不住内心感慨,把头侧向一边,几分钟后才勉强平复心情。这些小道具、意外“礼物”的巧妙运用,打开了受访嘉宾的话匣。节目通过神秘礼物赠送、神秘嘉宾出现的意外惊喜,带给受访嘉宾以不设防的情感冲击,从而使其流露出真性情的一面。

虽然作为名牌访谈节目的《艺术人生》,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我们也会听到些许质疑与批评声。香港林奕华先生说:“内地的《艺术人生》走探求人生意义的雅俗共赏路线,只是太过严肃正经又会流于板着面孔说教。”[4]冯巩在小品中对朱军的主持作过这样的评价:“你主持得再好不就那四招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只要钢琴一响就让你哭得没个完。”这看似戏言,却无形中指出了朱军主持的模式化特点。说实在话,《艺术人生》节目也有不足之处,也面临着在当今节目激烈竞争中所出现的同质化和模式化问题与挑战。

无论是当下最火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还是一些经久不衰的访谈节目类型,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发展困境。激烈的收视率竞争,使电视节目呈现病态,模仿与同质化比比皆是。电视访谈类节目一向是因有明星参与而有收视率保障的,于是我们看到大量明星访谈节目争相角逐,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超级访问》《非常静距离》《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等。这些明星访谈节目各有各的卖点,各有各的风格和角度,但从实质来看,其访谈思路和理念是相同或相似的,通常模式是展现明星成长的经历及对人生的感悟。同一个嘉宾可能做客过多个节目,其故事总是被不断提及,观众对嘉宾的人生过往也都较为熟悉,这样必然会陷入“炒冷饭”的境地。如何在嘉宾选择及节目选题视角的独特化上做文章,是包括《艺术人生》在内的所有谈话类节目的共同议题。电视节目内容为王,谈话类节目更是如此。同样的嘉宾因为其在工作和家庭间角色的转换,可归为不同类别。在家庭中,他们可以是爸爸、儿子、丈夫,而在工作中他们是演员、歌手;有的一辈子专注一件事情,有的图求多栖发展;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或许在同质化的背景下,寻找不同嘉宾的不同特质可以成为节目内容推陈出新的一个出路和突破口。看来《艺术人生》如何与时俱进地保持独特性、新鲜度和旺盛生命力,仍然任重道远。

五、阅读延伸

[1]乐晋霞,徐伯勋。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构建原则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盛永生。电视谈话节目的话回类别与功用[J]。修辞学习,2005(2)。

[3]邓琪,郭绪文。访谈节目的话语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刘运同。会话分析学派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5]李华东,俞东明。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6]桂诗春。语言使用的研究方法[J]。现代外语,1993(3)。

[7]赵雪。电视访谈节目的语境[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8]匡小荣。口语交谈中的话语打断现象[J]。修辞学习,2005(4)。

[9]盛永生。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话语的基本话目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4)。

[10]陈平。话语分析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

(孙宜君,王雅)

[1]侯美红,艾中。《艺术人生》制片人王峥用艺术点亮生命[EBOL]。[2002-07-29]。http:media。qianlong。662002-7-2935@349766。htm。

[2]搜视网。艺术人生[EBOL]。http:jq。tvsou。l7661_76647。htm。

[3]邹彩虹。谈CCTV《艺术人生》栏目——用智慧解析明星用真诚拉近受众[J]。科技传播,2011(3):5-6。

[4]搜狗百科。艺术人生[EBOL]。http:baike。sogou。v28253。htm。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