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 > 三结构化面试(第1页)

三结构化面试(第1页)

三、结构化面试

(一)基本简介

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的公布,考生们也都结束了焦急的等待,接着就是准备面试或者调剂再面试了。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首先根据对职位的分析,确定面试的测评要素,在每一个测评的维度上预先编制好面试题目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面试过程遵照一种客观的评价程序,对被试者的表现进行数量化地分析,给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者使用相同的评价尺度,以保证判断的公平合理性。

结构化面试

面试既是对招聘方的考验也是对应聘者所有条件的一个良好的测试。如果在雇用应聘者前的面试环节,未对其能力进行准确评估,那么在工作后还是会对其进行评价,这意味着企业招聘费用的提高和员工个人绩效的降低。

德国西门子公司有一个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题库,一个多小时的面试,前5分钟测什么,后10分钟测什么,都有非常严格的设计,并且最后都有结论。西门子将此称为结构化面试。它的依据是工作的要求,就是看这个职位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结构化面试能帮助面试官发现应聘者与招聘职位职业行为相关的各种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候选人的职业背景、岗位能力等信息,并且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该候选人是否能胜任这个职位。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结构化面试,将帮助企业对应聘者进行更为准确的个人能力评估,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升员工个人绩效。

(二)结构内涵

所谓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尽管结构化面试也是通过考官与应考者之间的交流来进行的,但从形式到内容上,它都突出了标准化和结构化的特点。比如,结构化面试要求面试题目对报考相同职位的所有应考者应该相同;面试考官的数量在2人以上;典型的结构化面试还要求在对拟任职位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面试题目。正因为如此,结构化面试的实施过程更为规范,面试结果也更为客观、公平、有效。

人们对传统面试的一个批评就是:考官的提问太随意,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同时评价也缺少客观依据,想怎么评就怎么评。正因为如此,传统面试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面试结果通常也很难令人信服。而结构化面试正是在克服传统非结构化面试上述缺陷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对员工进行面试的时候,一方面应该保证选拔标准必须基于对职位申请者所需岗位胜任特征水平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必须采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来评价受测者在这些胜任特征上的行为表现水平,以便确保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而结构化面试两个方面都兼顾,因此便成为当今最受青睐的面试方法。特别是在公务员录用面试中,为了确保选拔工作的客观公正,国家专门规定必须采用严格的结构化面试形式。

(三)主要特点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时勘教授将结构化面试(struterviewing)的概念定义为:根据特定职位的胜任特征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考官小组与应考者面对面的言语交流等方式,评价应考者是否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才测评方法。

由于吸收了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也融合了传统的经验型面试的优点,结构化面试的测验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1。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构设计面试问题

在结构化面试中,测评要素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在系统的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由专家研究确定的。面试的目的是将对职位更合适的应考者选拔出来,如果没有对职位要求的工作分析,那么就无法确定与拟任职位的要求密切相关的录用标准,也就无法达到面试的最佳效果。所以,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确定测评要素是结构化面试的重要特点。这种面试方法需要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以明确在工作中哪些事例体现良好的绩效,哪些事例反映了较差的绩效,由执行人员对这些具体事例进行评价,并建立题库。结构化面试测评的要素涉及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尤其是有关职责和技能方面的具体问题,更能够保证筛选的成功率。

2。对所有的考生采取相同的测试流程

在结构化面试中,不仅面试题目对报考同一职位的所有应考者相同,而且面试的指导语、面试时间、面试问题的呈现顺序、面试的实施条件都应是相同的。这就使得所有的应考者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面试,保证面试过程的公正、公平。

提问的顺序结构通常有两种:①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以充分地展示自己。②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

3。面试评价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从行为学角度设计出一套系统化的具体标尺,每个问题都有确定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评分标准,建立系统化的评分程序,能够保证评分一致性,提高结构有效性。

针对每一个测评要素,结构化面试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突出表现在每个要素都有严格的操作定义和面试中的观察要点,并且规定了每个评分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所对应的行为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位考官对应考者的评价有统一的标准尺度。评价标准中还规定了各测评要素的权重,使考官知道什么要素是主要的、关键的,什么要素是次要的、附属的。应考者的面试成绩最终是经过科学方法统计出来的(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

结构化面试不同于传统的面试,它更加注重根据工作分析得出的与工作相关的特征,面试人员知道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和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避免了犯主观上的归因错误。每个应聘者都得到更客观的评价,降低了出现偏见和不公平的可能性,能够可靠、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聘到真正满足工作要求的应聘者。

4。考官的组成有结构

在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人数必须在2人以上,通常有5~7名考官。考官的组成一般也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常常根据拟任职位的需要,按专业、职务甚至年龄、性别并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应考者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

总而言之,结构化面试具有试题固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等特点。从实践来看,结构化面试的测量效度、信度都比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面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

(四)主要类型

结构化面试主要分为行为描述性面试和情境性面试。

行为描述性面试源于“过去的行为是对未来行为的最好预测”。设置招聘情境则意味着招聘官对未来工作人员的最好预测方式是了解他们过去干得怎么样。一般来讲,行为描述性面试的问题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因此,必须要对胜任特征行为要求进行工作分析来决定所需的胜任特征。

情境性面试源于动机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面试者的未来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目标或行为意向的影响。情境性面试的目的在于给面试者设置一系列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并询问“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以此来鉴别求职者与工作相关的行为意向。进行情境性面试的第一步也是进行工作分析,通过对关键事件分析任务所需的胜任特征而得出面试者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五)主要效能

在结构化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仅与工作的要求有关,客观地收集并评价候选人的信息,尽量避免了由于各种评价误差。例如,主观印象、第一印象和随机性等结果产生的偏差。

结构化面试有较高的有效性,同时成本也较低。实践证明,结构化面试在判断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增加了面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