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儿童文学教程 方卫平电子版 > 第一节 儿歌(第3页)

第一节 儿歌(第3页)

什么鸟冬天屋檐底下藏?

梅花冬天满树黄;

麻雀冬天屋檐底下藏。

这是一首帮助孩子们认识四季和鸟儿的歌谣。一年四季中每季的花、鸟很多,要选择最能代表每个季节,最有特点的花、鸟,需要下一番功夫。这首民间儿歌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积累。

还有一些儿歌寄予了长辈对幼儿的爱护,往往由成人带着幼儿一起吟唱,如下面这首:

竹儿爹,

竹儿娘,

一年长成竹儿王。

你也长,

我也长,

我和竹儿长得一样长。

在四川巴渠的一些乡下,腊月三十(除夕)的半夜时分,大人带着小孩来到竹林里,摸着粗壮的竹子,唱这首儿歌,祈求孩子长得又高又快。

民间儿歌中更多的是无连贯意思的、无主题的,只取其趣味性的作品。其形式以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颠倒歌等为主体。这在传统儿歌的几种形式中会详细举例说明。

2。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摇一摇,摇一摇,

摇到狗儿睡觉觉。

摇一摇,睡一觉,

捡柴烧,挑一挑,

卖了买个花帽帽。

摇一摇,睡一觉,

哦喂,哦喂喂,

摇到狗儿睡觉觉。

这首四川巴渠儿歌非常质朴,带着民间风俗的乡村气息。母亲亲昵地把宝宝称作狗儿,摇其入眠。民间还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儿歌,如四川巴渠地区平昌县有一首儿歌:

狗咬哪一个?

狗咬王大哥。

咋不到屋来?

衣裳穿得破。

咋不缝一件?

娃娃老老多。

咋不丢一个?

留在冬天挤热火。

这首儿歌本是儿童游戏时所唱。儿童边玩边唱,颇为开心,并不知歌中唱出了过去巴渠劳动人民的辛酸。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巴渠人们的生活窘况。

3。大胆的谐趣

产生于民众中的儿歌,富有村落山野间所特有的野趣。这种原生态的、富有生气的大胆诙谐,几乎可以在每一首民间儿歌中见到。最典型的莫过于颠倒歌,它们荒诞离奇,有强烈的喜剧效果。下面这首是其中广为流传的《太阳起西往东落》:

太阳起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