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忘于江湖歌 > 惊鸿一瞥土耳其(第1页)

惊鸿一瞥土耳其(第1页)

惊鸿一瞥土耳其

一、女人味的城市——安塔利亚

经过两个晚上加一个白天的旅行,飞机终于在我们的目的地——安塔利亚降落了。出了机场,一个娇小的城市悄然露出它的俏脸。

天空是那样的蓝,那样的高远,海风清爽拂面,凉凉的,柔柔的,像女人的手。

放下行李就在街上逛,没有高楼,只是三四层的小洋楼,建筑的基调带着暖色,是米黄,也稍带粉红。市中心的广场,一面临海。海平静极了,蓝缎子般地轻柔,阳光下泛着宝石般的光辉。海湾下许多黄色的小屋,就像孩子搭的积木,稚拙中现出古朴。海湾对面,一溜灰色的山脉,雾岚轻纱般地裹在山腰,山下依约可见沙滩,沙滩上边则是一排排整齐的白色楼房,像是一排排飒爽英姿的小青年。

一堵疑是城墙废墟的建筑物不合时宜地耸立在广场的一侧,面向大海,与之相对的,有两座古老建筑,一座是清真寺,有着宝盖式的顶;一座是城堡,峭立孤耸。广场中心是一座骑着高头大马的英雄雕像,从装束上看,应是近代土耳其的某位领袖,有意思的是广场近街道处,有一尊波斯皇帝米流士的雕像,历史记载公元前5世纪这位皇帝带着军队来到过这里。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精美与残缺在这面海湾,在这座广场,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有轨电动小火车开过来了,在广场停下,人们有序地上下。如此袖珍的有轨电动小火车,真像玩具,它丁零零地响着,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着童心与活力。

年轻的妈妈领着小女孩在广场上玩,悠闲,轻松,小女孩漂亮极了。小李——我们伙伴中的一员,情不自禁地走过去,想与孩子合影,妈妈微笑的眼光明白地示意:好的。于是,我们都过去了。小狗过来了,亲热摇着尾巴,擦着我们的裤管,温顺地任由我们抚摸。城市中有专门供它喝水的水龙头,小狗发现了,跑过去,舔着小罐盛的水,幸福地品味着,晃着脑袋。小万特别喜欢狗,这狗也通人性似的,眼睛总是望着她,跟着她。

温馨、亲和,弥漫着这座城市,让人脚步放慢,眼光放亮,心胸放宽,情感放柔。

我们住的是一座家庭旅馆。天蒙蒙亮,传来一种声音,悠长,婉转,亲和,美妙,像是咏歌声,又像是呼唤声,一会,院中的狗也跟着唱起来了。与我同住一室的小李忙将声音录了下来。我们在安塔利亚住了四天,每天早晨都有这样的声音,头一天还有点恐怖,后来就觉得有味道了。这是从教堂宣礼塔上发出的声音。

安塔利亚街上到处是水果摊,特别诱人的是石榴,碗那样大,裂开的石榴露出红色的颗粒,晶莹剔透。这样的水果摊上必有现榨的石榴汁,玻璃缸内的石榴汁红色,透明,透亮。饮上一杯,那种甜、那种酸、那种香、那种爽,叫人说不上来。余香满口,我咂巴着嘴,在品味。水果摊上的女老板望着我笑了,她可能觉得我的表情很滑稽;她穿着粉色的衣服,脸圆圆的,红红的,我忽然觉得她真像石榴。其实,也何止这位女老板像石榴,我觉得这整个城市弥漫的就是这种石榴味——女人味。

安塔利亚是座非常感性的城市,在安塔利亚的几天,可以说每天在享受着感觉的大餐。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当然最让人难忘的是味觉的。那天傍晚,从大学开完会回旅店,路过大排档,眼睛为琳琅满目的食品吸引住了,大大小小的鱼,形状各异,裹在冰凌中,银光闪闪;各种青菜,或鲜绿如滴,或脆白胜玉。正是吃饭时分,大家说,就在这吃吧。点上这鲜鱼,点上这蔬菜,再要上几杯啤酒,我们这顿街头盛宴,直吃到华灯初上。侍者问:吃得怎么样?我们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说:wonderful!

安塔利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与奥斯曼帝国时期为东地中海的重要港口。离开此座城市的前一天,安塔利亚大学教授EnverGuner领我们去参观东罗马帝国留下的一处古迹,这是一座宫城的遗迹,举目望去,尽是断残的罗马柱,或纵或横,整整齐齐地支撑着一个个几何形;地面到处是废弃的断石,其中有很好看的爱奥尼亚式柱头;一条约三四米宽的水道在宫殿的一侧,依稀可见当年模样。据说公元前7世纪特洛伊战争后,希腊人最先来到这里建城,随后,波斯人、亚历山大大帝、奥斯曼皇帝相继成为该城的主人。我在想象中复原着当年的生活情景:崇闳华丽的宫殿,精美绝伦的雕塑,罗马贵族出入着宫殿,一个个气宇轩昂,剑佩鲜亮;美丽的女人被侍女搀扶着从浴池出来,娇喘微微,笑容可掬,衣袍曳地,香风袭人……流连忘返,思接千载,EnverGuner说:走吧,还有一处——罗马剧场。

离开安塔利亚的当天清晨,小张、小江说,这城市的海湾太美了,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吧。我说好。浴着爽风,踏着晨月,我们来到了海湾。海特别静谧,特别蓝。一会,天边亮了,露出红霞,远山变成浅灰,进而变得透明,而海水中则闪烁着一道道银色的、金色的光。阳光投射到我们身上,我们全成了金人。欢笑骤然而起,大家举起相机,胡乱地拍,拍人,拍海,拍山,拍港湾,拍教堂,拍城堡,拍街道——全是美景。

再见,安塔利亚,你的甜美,你的精致,你的沧桑!

二、棉花堡——冰清玉洁的世界

我们的旅游开始了。第一站说是去棉花堡。这名字太普通,棉花那是再寻常不过的农村风物了。然而当我们的车接近棉花堡时全惊呆了:一座不高的山,白皑皑地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而它的四周全是青山。远眺棉花堡,疑似天上的一朵云飘然跌落在地面上。

车停在棉花堡的山脚下。棉花堡下是一面湖,这是从棉花堡上流下的水积聚的一面湖,湖水清亮,将棉花堡银白色的山脊映在水中,上下对称,分外好看。水面上,有好些鸭子在嬉戏,在浮游。

沿着湖,缓缓地走了一圈,细细地俯察这面湖,近岸处能见到水底,水底是白色的。奇怪,碧琉璃似的湖竟然没有一根水草,也未见到鱼。原来,这水含有碳酸钙,碳酸钙沉淀在水底,就形成了白底。这含有碳酸钙的水,自然不适宜于水草与鱼儿生活了。水流下去了,积成一面面的小湖,为水漫过的山头则露了出来,成了这棉花堡。喀斯特地形中有溶洞,溶洞中就有白皑皑、亮晶晶的石棉花,它们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露天的石棉花极为罕见。

棉花堡是要多角度欣赏的,远眺、仰望毕,我们的车绕过一个大圈爬上了山,来到棉花堡的山顶。景区与非景区用一条水沟隔开。景区是白皑皑的山坡,非景区就是普通的地面了。一些游客坐在水沟边,任流水摩挲着双脚。有些游客则在白棉花似的坡面小心地行走。

我们脱了鞋,越过水沟,赤脚踩在白色的坡面上,坡面上有些地方有细流漫过,水下清晰地现出波浪形的鳞片,那是细流的痕迹。不扎人的,走在上面,脚痒酥酥的,别有一番滋味。我特别喜欢这细流的创造,别看它外观上柔得就像这细流,然而它坚硬如同钢铁。岂止是以柔克刚,还有这以柔塑刚,以柔造刚。立在水中,我掏出相机,对准焦距,将这景细心地拍下来。

坡面低洼处形成一面面湖,这湖映着蓝天、衬着白坡,显得格外的澄碧,格处的晶亮,仿佛这湖盛的不是水,而是整块的蓝宝石。站在浅浅的湖水中,小心地戏弄着水花,我与小李兴奋地相互拍着照片。那天,我恰好戴顶红色的旅游帽,蓝天、白坡、碧水、红帽,小李按着快门,兴奋地说:色彩美极了!

我们一行人终于在一面坡上聚集了,大家胡乱躺着,请别的旅客为我们拍合影。这也许是我们生平最浪漫的合影了。不知情者肯定讶异:这是冰山啊!冰山上,能打赤脚,能躺着睡着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疯子还是仙人?我们自我感觉做了一回神仙,尽情地陶醉着。

离开棉花堡时,发现一弯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挂在天上。而大地依然光亮,这景色让人感到有几分怪异!我忽然想到广寒宫,广寒宫应该有棉花堡这样的景色吧,冰清而玉洁,当然它也不应该冷。

棉花堡——冰清玉洁的世界。有幸在这世界徜徉一番,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了。

三、爱琴海——爱神和战神共同谱曲的神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