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忘于江湖歌词 > 魅力西湖(第1页)

魅力西湖(第1页)

魅力西湖

序曲

西湖,中国江南的标志。

西湖,中国天堂的别名。

西湖,你是如此光彩照人,仪态万方,直叫任何游客为你弯腰、倾倒,却无法说出你的美丽。

西湖,你是如此智慧聪颖,渊博浩瀚,集聚一代史家为你皓首穷经,也难以穷尽你的丰富。

踏浪纵酒,挥毫赋诗,胜景入画,西湖,你有道不完的风流。

天竺夜月,灵隐清风,净寺晚钟,西湖,你有猜不透的禅机。

你是清丽的吗?透过历史烟云,我分明看到了铁马金戈,烽火照天。

你是飘逸的吗?赫然在眼的岳庙和秋瑾女侠墓,让我看到了殷血斑斑。

江南山水无限风光,尽在杭州名城;

华夏历史几多沧桑,难读西湖一书。

第一乐章湖与史

不知多少年前,中国的东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还是茫茫大海。也不知多少年前,大海退走,极不情愿地将大片陆地留给了人类。一片贮在海湾的海水退走前稍许迟疑,便再也回不了大海。据历史记载,西湖原是一处海湾。

追溯西湖的成因是一件极为有趣又极为专业的事,除考古学家外,一般人没有发言权。但毋庸置疑的是,西湖能成为天下著名的风景名胜,是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结晶。是自然的创化铸就了西湖的美人胚子,然又是自然的人化,孕育了西湖的才女情怀,于是,西湖顾盼生辉,妩媚动人,真正成了美人湖,以中国第一美女西施命名的西子湖。

至少在唐代,杭州就成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让人流连忘返的江南名城。白居易离别杭州后,深情地吟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的美,大半在西湖。西湖开发与建设基本上是在宋代特别是南宋完成的。南宋,一个叫人心碎的王朝,一个苟延残喘竟也延续一百多年的王朝,留给后代的是无穷的屈辱、痛苦和愤慨,然而它成就了一个西湖,一个“销金锅儿”,一个让金太子完颜鸿烈乃至后代金统治者垂涎三尺终不可得的锦绣繁华之地,一个为中华民族后代子孙引以为骄傲的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自唐代以来,中国历代顶尖级的文人、侠客、名妓、商贾、僧道以及帝王将相流水般地来到西湖,各自展现风流才华,演绎出无数或惊心动魄或凄婉绝伦或旋乾转坤或哀艳千古的故事,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锦绣篇章,从而为西湖增添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清代诗人袁枚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近代作家郁达夫诗亦云:“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南宋时大词人刘过写了一首关于西湖的绝妙好词《沁园春》,词云:“斗酒彘肓,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妆淡抹临照台。二公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此词将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三位不同时代的文人组织在一起,且附上当时的大词人辛弃疾。可谓妙绝!

自然与文化如此恰到好处地融合,且历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才营造了这样一个甲绝天下的风景名胜。

面对全国所有的湖泊,西湖有理由睥睨一世,因为没有哪一面湖泊比得上它的文化丰富,比得上它的锦绣繁华,比得上它的千姿百媚!

第二乐章湖与城

杭州之美尽在西湖,而西湖之美也尽在杭州。西湖的东面长达十数公里与市区相毗连,市区几条主要街道,均垂直地通向西湖,这种犹如“万水朝东”般的城市格局,极为方便也极为亲和地将西湖展现在杭州人和游人的面前。

记得我1967年初来杭州,才下火车就问西湖在哪,一位银髯飘忽的杭州老者笑道,“上车吧!”“上哪辆车?”“随你的意。”我有些懵懂地上了一辆车。车行不远,拐了一个弯,我的眼睛顿时一亮:一面明镜似的湖水连带如黛的远山悄然展露在我的眼前。年轻的我,忘乎所以地在座位上蹦了起来,惊喜地大叫:西湖!

审美需要惊喜!

在杭州,日常生活中最惬意的事,就是坐公共汽车,因为除少数几路车外,都少不了要沿着湖走上一段,坐在车上“动观”湖景,别是一番滋味。西湖,此时的西湖犹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你面前次第展开。如果坐上环湖的车,更是潇洒!移步换景,胜景迭出,犹如品尝大餐,次第送上来的道道皆是美味。特别是西山路到南山路一带,过太子公园,穿花港观鱼,看雷峰夕照,听净寺晚钟,让人应接不暇。记得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美》一书中说,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道路上常可见到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说也怪,杭州的公交车一般也不快,款款而行,莫非是为了让游人赏景?

我觉得杭州人的生活节奏较慢,都是西湖“害”的。

杭州虽然临湖,但不环湖。西湖三分之一临城,三分之二依山,这就非常好。淡蓝的远山、漠漠的烟岚、朦胧的雨雾,将西湖妆点得恍若梦幻。在城这面的游人看来,这西湖似是连着缥缈的天。就这样,西湖一半在人间,一半在仙界。尽得西湖红尘与仙界之美的最佳观景点在一座名曰“湖畔居”的小茶馆。泡上一壶好茶,坐在室外临湖的露天茶厅,我可以坐上一整天,审美一整天,而不会有所疲劳。

真想念湖畔居!

第三乐章湖与山

在世界上,城中湖不独是西湖,但西湖比之别的城中湖更具魅力,原因之一是伴西湖的山特别好。环西湖的山,可以分成内外两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马山、天竺山、五云山等,再外围是天目山余脉,由西向东,逶迤腾挪,龙翔凤翥,气势不凡。内圈,也就是临湖的山,有飞来峰、南高峰、凤凰山、玉皇山、葛岭、宝石山等。这些山,峰峦挺秀,云雾缥缈,其中有不少历史名胜,为西湖增色不少。

我在浙江大学工作那会儿,住处邻宝石山,因而常去爬山。宝石山不高,四十来分钟就可以登上山顶。山中树木蓊郁,遮天蔽日。行走其间,疑若远离尘嚣。山有美洞、名泉,更兼诸多名胜:山麓有黄龙洞,曾是禅宗黄龙宗的一座寺庙。山腰有岳飞部将牛皋的陵墓,山顶有观日出的最佳处——初阳台。邻近有葛洪炼丹井,有抱朴道院,有钱王修筑的保俶塔。

水是无法留住岁月的,不管水上曾发生过多少动人的往事。山就不同,它可以借助各种自然物或人工物将历史留住。那宝石山上的名胜无一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白云悠悠,湖山悠悠,明代祁豸佳的《葛岭》诗飘然入耳:“抱朴游仙尚有年,如何姓氏至今传?钓台千古高风在,汉鼎虽迁尚姓严。”

山顶观湖与湖岸观湖,感受全然不同。湖畔观湖,湖大我小,我悄然没入湖水之中;山顶观湖,我高湖低,湖悄然没入我的心中。两种境界虽然都是物我两忘,情景合一,但美感迥然不同。

西湖为多重青山包裹着,烘托着,珍爱着,西湖焉得不美,焉得不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