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忘于江湖歌词 > 峨眉山记游(第1页)

峨眉山记游(第1页)

峨眉山记游

四月二十日,我们来到峨眉山下,事前联系好了,我们今晚住大佛禅寺。

薄暮时分,进入大佛禅寺,进门未有特别的感觉,然而一进入,则不禁惊呼起来,这是一座怎样的寺庙,满眼峨屋巨厦,金碧辉煌!

朝左看,一排大殿,高低错落,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疑是皇家宅院。朝右看,一座园林,树木扶疏,花草繁茂,点缀着亭台、雕塑,一条溪流缓缓而来,清澈晶亮。溪旁的石岸错落有致,虽是人工,疑是天造。

这是一座新建的寺院,是四川佛教协会的会长永寿法师的杰作。

放下行李,我们就去参观这座寺院了。

山门最为雄伟。上了台阶,还须经过一个主要由木头建造的围廊,才得真正进入山门。山门的照壁上装置着由树根制作的开屏孔雀,金光灿灿。过了山门,则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心有一汉白玉的小佛像,造型像个小男孩,分外可爱。此种构想十分大胆,佛通常高大雄伟,需仰视。然此佛加底座才与人平高,佛的神圣性虽然有所削弱,其亲和性则大为加强。

广场两旁有两座在建的佛塔,密宗风格,与汉族文化构成反差,虽不和谐,但有情趣。主殿下方的坡地做成园林,山石花木,疏密有致,如此构思,真是绝了。

这哪像是庄严的佛教圣地,分明是富贵人家的后花园。

一座座殿看过去,发现每座殿建得都不一样,最有特色的殿是主殿——普贤殿,殿外观采用西域风格,堡垒式,像城墙。这样的风格不能做得太大,太大就粗了,此殿体量与上下两殿比起来,显得小,因而透出秀媚,这很难得!进殿一看,普贤菩萨做成女像,端庄妩媚。菩萨本没有男女之分,然在人们的印象中普贤是男性,这里的普贤一改常相,给人一个惊喜,殊为可贵。普贤菩萨没有坐在神龛上,而是立在殿中间,骑着有六颗牙的大象。普贤以普度众生而著名,让她立在众多的信士之中,当是最佳的设计。供着普贤的大殿之后,有两座侧殿,各有风采,屋顶的装饰美轮美奂。

大佛禅寺的观音殿又别是一种风格。此殿高大雄伟,殿内正中供一尊铜制的多面千手观音,高数十米。观音像四周为楼。登上第三层,方与观音像齐平,细看观音头部,还有许多座观音,身上亦展开诸多莲藕般的手。眼花缭乱!观音像在佛教诸多菩萨中,造像最为精美,有各种不同姿势,其中千手观音的造像又是最美的。我瞻仰过很多寺院的千手观音,这大佛禅院的千手观音最为壮丽。

观音殿是大佛禅寺中唯一能登临的殿宇,登此殿不仅可以逐层瞻仰观音像,而且可以眺望峨眉山。

天气尚好,峨眉山呈淡蓝色,贴在青灰色的天空上,看不见山中藏的古寺,也看不清山上苍翠的树木,但我知道,那里潜藏着世界文化的瑰宝,跃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脉搏。

神秘,安详,芬芳,亲和。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大佛禅寺的一个小沙弥领着我们登峨眉了。小沙弥说,我们今天先去金顶,继去万年寺,最后去报国寺。

1989年我游过峨眉,当时山上没有修出马路,登山只能靠两条腿。从山脚的报国寺开始,一步步地爬,费了半天的工夫,才到了洪椿坪。一问,到金顶还有二十里,且山上天气很冷,当时我们就感到冷飕飕的了。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只好从原道下山了。这回好,坐车直上金顶。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蛇行而上,峨眉秀色扑面而来。早就闻峨眉以秀著名,果然不错,时当春夏之交,新叶杂在旧叶之中,浅绿与苍翠相间。阳光抛洒在树丛中,光影斑驳,似有无数的小金块在丛间闪耀。满山似有群虺奔跑,刷刷地响,不知是小动物在活动,还是水流在奔逐。鸟儿在林间比着歌喉,一声比一声更高亢,更爽利。

不知不觉过了山门,不久就到了洪椿坪。我们的车停了。往上,没有车路,要么步行,要么坐缆车。天气骤然变了,天空阴云奔涌,冷风飕飕,风中,有稀稀拉拉的雨丝横扫人面。小沙弥说,这里可以租大衣,我们去租时,发现门上贴有大字:大衣租完。无奈只得忍受寒风的折磨了。想到1989年阻路洪椿坪,此番又在此阻住了。不过,此次我们没有下山的打算。坐缆车上。坐缆车的人多,排起了长队。

到了山顶,天色更加晦暗,才上午九点光景,却似晚上七八点。云压得很低,整个天地好像全裹在云雾之中,靠得再近的人,彼此也只能见个影子了。雨粒大了,打在脸上既冷,又痛。走不多步,见一座高坡,全是台阶,感觉再往上就是金顶了,奋力往上爬。云雾中,忽显出一尊佛像,金色的,越靠近越大。待我们爬到平地,一尊顶天立地的佛像就竖立在我们眼前。

这是普贤像,因为这佛是骑坐在六牙大象上的。如同大佛禅寺的观音像,它也是四面有身子的,且普贤头上还有两座叠起来的小佛像。不用问,这肯定是近几年做的。普贤像、观音像同一规格,制作者抱着同一审美观念:要做得最为高大,最为雄伟,最为辉煌。普贤像下面的象身开了一扇门,许多人走进去参观,我们也走了进去,里面比较宽敞,自左向右陈列着佛像。原来,象身就是一座小寺院。

普贤像后面是一座较大的寺院,名叫华藏寺,华藏寺正殿背后有一座铜殿,门锁着,从窗棂可以隐约看见里面的普贤像,也是铜做的,不能进殿,就在殿的大门拍张照吧。可以想见,在峨眉山山顶做铜殿如何艰难,据说,这是明代妙峰禅师化缘集资建造的。此殿建成后,声名鹊起,四方香客络绎不绝,都要去金顶,参拜铜殿祈福。妙峰见铜殿有如此影响,又去京城化缘,再铸铜殿两座,一座赠九华山,一座赠五台山。宗教界人士为宗教事业常有不可思议之大智大勇。想起才瞻仰过的普贤像和昨天参观过的大佛寺,那般美轮美奂,岂是寻常努力所能成就的?从妙峰到永寿,那种为宗教摩顶放踵勇创奇迹的精神可说一脉相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