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最新版) > 一班规制定(第1页)

一班规制定(第1页)

一、班规制定

班规在一定意义上是班级公约,即教师和学生为了维护集体生活而共同约定的一些规则。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规则,让学生知道规则不仅仅是约束,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班级生活的学习权、平等权、被尊重权等各种权利。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制定班规时,不妨先一起讨论“希望的班级生活是什么样的”“在教室里,每个同学拥有怎样的权力”。然后再谈论为了建设美好的班级生活、保障每个人在教室里的权利,需要我们建立怎样的规章制度。如此建立的班规将凸显积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有极大的好处。第二,班规包含的内容由学生一起讨论形成,班主任要对班规框架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第三,班规要具体、可执行、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便于监督检查。第四,班规表述要用积极、正向、鼓励性用语,指明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案例3-11]

再次担任初一班主任,面对一帮十三四岁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张扬青春力量的“叛逆期”,不愿意继续被老师和家长们的各种规则和说教束缚和限制,忽略了规则存在的价值和背后的积极意义。如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可、赞同班级规则,从而自觉遵守班规呢?我想到利用交作业的过程,对学生渗透规则教育,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与新生第一次见面,我没有事先根据小学期间的档案资料指定临时班委,也没有刻意用桌牌固定学生的位置,只是做了一个简明的自我介绍。

第一次收作业的时间到了。“请把假期读书小报交上来”,我的指令一下,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知所措,过了许久才一个个羞涩而又新奇地把读书小报交了上来,总计用时三分半钟,并且交上来的小报摆放得乱七八糟。

我笑着指着桌上的这堆小报问:“同学们,这项作业交得怎么样?”

“老师,太乱了!”“太不美观了!”学生也笑着回答。

我穷追不舍:“看来老师刚才没有把收作业的规则制定清楚。我应该下达一个什么样的指令,才能让作业收得又快又整齐呢?”

“老师,您可以指定一个位置,只能把小报放这里,不能乱放。”一个小男孩反应很快,立马提出建议。其他学生也不住地点头。

“这个建议不错,”我称赞道,“如果这样下达指令,估计收上来的小报会整齐有序得多!看来,收作业也得制定规则啊!”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有效的规则,可以让生活更有序”。

孩子们一怔,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我继续追问:“我们这次交作业用了三分半钟,现在老师规定,请你们一分半钟之内交上数学作业。”

孩子们没有了第一次的扭扭捏捏,快速从包里抽出作业,往讲台冲去。还有几个学生交完后还不忘帮忙整理一下已经交上来的作业本。一分钟不到,一摞很整齐的数学作业就收齐了。我朝孩子们举了大拇指,然后又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好的规则,可以使办事更高效”。

之后,我又问学生:“我们还有语文、英语作业,谁能制定更好的规则,来更高效地收英语作业呢?”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最终他们决定分小组竞争,看哪组先收齐作业。我表扬了学生制定规则的意识,为这种提议赞不绝口。

“现在开始!”我开始看表,同时不忘记观看每组学生的反应。

45秒后,最慢的一组也交齐了作业。

我告诉学生,这三次作业交得一次比一次高效就是成功,以此来打消最后一组学生的不服气。我又请学生做了这样的设想:“现在的作业堆就是我们三年初中生活的缩影,通过刚才收作业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感想?”

“我想让我们的班整齐有序!”

“我会发挥自己的力量让班级变得更美!”

“快速而高效的收作业需要具体、详细的规则。”

……

孩子们的回答热烈而真诚。

“同学们的意愿也是老师的意愿,老师愿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丽而又丰收的三年。想让作业收得整齐,需要我们每个人把作业交到指定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想让我们班有序运行,需要我们每个人按照共同的约定做事,这就是班规。想让作业收得高效也就意味着想让这个班级做事时更高效,它需要大家共同制定有效的、具体的、大家愿意遵守且值得遵守的规则。”顺着学生的话,我往下说。

“老师,班规是我们自己定吗?”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问。

“班规是大家的班规,当然你们自己定。”我一边发给他们学校校规,一边对他们说,“这是学校校规,请大家根据校规,拟定出咱们班的班规吧!一定要全面、具体、可操作哦!”

班规制定不是一项功利性的管理程序,而是一个培育美好生命的过程。之后,先是每个学生为班级提一条切实可行的班规,为制度建设献计献策,接着成立了班级建设委员会,把征集上来的班规集中、讨论并成文。两周之后,班规正式出炉。虽说日后的实践中证明班规有些地方还有疏漏和不足,但这是全班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晶,遵守新班规也成了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案例来源:党啸林(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

在上面案例中,班主任很巧妙地用收作业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规则、制定规则。班主任让学生看到没有规则导致的低效行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收作业的规则,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规则对日常生活的积极意义。当学生明确了规则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根据校规制定班规。制定班规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校规的过程。

[案例3-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