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主任工作手册怎么写 > 二从隐性文化入手(第2页)

二从隐性文化入手(第2页)

“多次扣分”是什么概念?两次还是三次?这里并没有明确指出。所以在实行过程中,班委很难对违规的同学实行惩罚。因此,有必要对这条班规进行修改。修改过程是:先由班委开会,集体商议;表决通过后,在班会上提出修改意见;超过半数以上学生同意,此班规修改才算成功。

班规修订落实后,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有了约束自己言行的准则规范,就能让自己的发展既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又符合教育培养目标。在第一个月的班级量化考核中,我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当月“文明班级”荣誉称号,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也为班级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案例来源:吴静,陈勇。我的班规我做主[J]。班主任,2015(10)

班级制度制定出来后,师生就要坚定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同时,班主任要注意公平、公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二)开展主题班会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主题班会作为班级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功能。班主任要善于发掘班级工作中的德育因素,抓住一些潜在的德育渗透点,在主题班会中给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案例5-6]

初一年级的班级刚刚组建,能否迅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尽快形成班集体凝聚力,是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可是我带的这个初一班,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导致班集体荣誉受损;还有些学生想为班集体做贡献,但又常常感到没有机会、无从下手。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旨在使学生明白要热爱班集体,更要会爱班集体。

活动目标

以“**——感悟”策略为依据,回顾班级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指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开展讨论,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使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班集体的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活动准备

1。调查班级成员最不满意的班级现象;

2。准备音频、图片、文字等材料;

3。准备心愿卡、心愿瓶;

4。准备节目表演;

5。两位主持人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环节一:诗朗诵导入,营造班会气氛

“星空是星星的家,树林是树木的家,花园是花朵的家,大海是水滴的家”。通过主持人深情的配乐朗诵,再配以相应内容的背景图,营造一种温馨的“家”的气氛,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受到感染。

环节二:回顾班级成绩,激发自豪之情

由副班长带领大家回顾《我家大事记》,并且通过三句半表演强调班级成绩的取得与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分不开,以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展示男女生取得的成绩,并由男女生分别演唱歌曲《奔跑》《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次强化学生的自豪之情。

环节三:指出班级存在问题,教会学生怎样爱班集体

本环节包括三部分:1。通过几个小品以及“咱家你最不满意的事”的调查统计结果,集中反映班里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道理。2。请大家进入“我家议事厅”,建言献策,看看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改善这一状况。3。主持人小结:其实爱我们的家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认真做值日;再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不搞小动作,下课不打闹等。用一句话概括,爱家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使学生树立“班级荣辱,人人有责”的意识。

环节四: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珍惜集体荣誉

播放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学生填写心愿卡,把对“家”的美好祝愿写下来,也把以后打算为“家”做的事写下来;并将心愿卡折成千纸鹤,放到心愿瓶中。纸鹤是吉祥和祝福的象征,心愿瓶将在三年后开启,意在激起学生对美好明天的期盼,在这三年内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全班一起朗诵诗歌《全班联名谱诗篇》(略)。

环节五:班主任小结

通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脚踏实地;既要胸怀“扫天下”的壮志,还要有“扫一室”的耐心。只有真诚地爱小家并为之奋斗,将来才有可能爱我们的大家——祖国,甚至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最后,送学生一首班主任自己创作的小诗《我爱我家》作为结束。

初一(5)班我的家,

家事牵动你我他。

他日看我凌云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