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鼓励孩子多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引导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间的矛盾纠纷。孩子之间的小矛盾他们自己会解决,家长不要介入,要教育学生宽容他人,而不是传授对付他人的方法。
4。管理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学习、休息、到校的时间一定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5。检查孩子的学习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1)第二天要上的课预习了没有,这是前提,这个环节做好了,后两个环节就轻松了。预习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2)今天某某课上讲了什么,再问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课程题目、内容、标题等,根据孩子的回答了解听课效率。如果家长能耐心当小学生,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孩子上课听课的效率会越来越好。(3)不定期地抽查孩子的作业。
6。督促孩子保管好自己的学习资料。养成整理自己学习资料的好习惯将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益。有些学生到初三了还不会整理老师发的资料。上课什么资料都没有,谈何学习。这些就是从初一开始没有养成保管自己学习资料的习惯造成的。
7。家长也要因材施教,要掌握孩子特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多询问学习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关心学生。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光靠老师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家长也要参与。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纠正学生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
案例来源:李凤英。如何开好初一新生的第一次家长会[J]。教育与管理,2015(6)
总之,在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要学会“推销”自己,以快速赢得家长的信任。只有家长对你产生足够的信任,他们才会和你站在同一战线,为你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与配合。
(二)第一次接待家长来访
家长主动到学校与班主任沟通、交流,主要目的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接待好家长的第一次来访,让家长积极配合自己教育好孩子,是起始年级班主任必学的一课。
切记:
1。无论多忙,都要热情接待,若与上课或开会时间冲突,应向家长解释清楚,表示歉意,请其耐心等候。
2。尊重家长,与家长交流时应保持微笑,态度温和、谦虚,以快速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
3。与家长交流时要保持一种真诚的态度,切勿三言两语打发家长。只要家长感受到了你的真诚,便也会以真诚相回应。
[案例4-13]
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是班主任工作中常碰到的一项内容。怎样才能提高访谈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接待要热情。
班主任在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时,无论是学优生的家长,还是学困生的家长,都要热情欢迎,认真接待,让家长有一见如故之感。哪怕学生已经发生比较严重的违纪问题,也应在宽松气氛中处理。因为家长如果感受到了教师的真诚和尊重,就会从感情上接近教师,乐于同班主任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同班主任一道交流学生的情况,商讨如何采取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是选择谈话地点,创造宽松的谈话环境。
良好的谈话环境不仅有利于消除访谈双方的顾虑,而且有助于双方推心置腹地交流学生的情况,尽快达成教育学生的共识。笔者认为,谈话不适合在大庭广众或有噪声的地方进行,或当着局外人的面大谈学生情况,这就人为地筑起访谈双方交心的障碍。
笔者多年的实践证明,与家长谈话的地点在操场边、走廊以及过道旁的绿荫树下较为合适。
三是注意谈话技巧,调动家长谈话的积极性。
首先,班主任的谈话要做到宽严有度。严,是指反映学生违纪情况或其他不良行为时不仅严肃,而且要谨慎。对学校已形成定论的处理意见既要坚决执行,又要做好对学生家长的解释工作;宽,是指在反映学生违纪情况的同时,实事求是地点出该生的闪光点,进行客观地评价。这一宽一严的目的在于既给家长以压力,又让家长有信心。
其次,倾听家长说话,认真记录。
最后,班主任提出近期转变学生思想的初步计划,请家长谈谈看法。
四是谈话时间要适度,切忌冗长拖沓。
在弄清目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之后,班主任应该果断地结束谈话内容。这时,班主任应注意做到:(1)对本次谈话进行小结,态度要庄重;(2)再次征求家长意见,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解释,让家长弄懂满意为止;(3)对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也要同家长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