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分析其体现出的教育思想。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拓展阅读书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现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8。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10-211。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25。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27。
[5]李大钊。孔子与宪法[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61。
[6]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82。
[7]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Z]。上海:开明书店,1934:8。
[8]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8—9。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87。
[10]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4。
[1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8。
[1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5。
[1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00。
[1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97。
[15]朱有瓛,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84。
[16]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6。
[17]蔡元培。对于勤工俭学会之通告[A]。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83。
[18]古楳。乡村教育[M]。长沙: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60。
[19]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A]。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8。
[20]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A]。梁漱溟。梁漱溟教育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1。
[2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A]。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472。
[22]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
[23]江西教育学会。苏区教育资料选编[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1。
[24]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