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外教育史第二版电子书 > 第三节 杜威的教育思想(第2页)

第三节 杜威的教育思想(第2页)

C。德国的利茨D。瑞典的爱伦·凯

2。设计教学法之父是()。

A。克伯屈B。杜威C。帕克D。康茨

3。蒙台梭利创办了()。

A。儿童之家B。劳作学校

C。罗什学校D。贫儿之家

二、论述题

1。试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试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试评杜威教育思想中某一主要观点。

4。试述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三、材料分析题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试就以上材料并结合自身的背景知识分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拓展阅读书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美]华虚朋:《欧洲新学校》,唐现之译,上海,中华书局,1931。

3。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23。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25。

[5][美]华虚朋。欧洲新学校[M]。唐现之译。上海:中华书局,1931:78。

[6][澳]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张法琨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03。

[7]张斌贤。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9-17。

[8]张斌贤,王保星。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4。

[9]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58。

[10]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71。

[1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53。

[1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62。

[1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