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高中特色化发展是什么意思? > 三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的类型(第1页)

三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的类型(第1页)

三、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确定不同的类型划分。

(一)依据高中培养目标进行分类

依据高中培养目标不同,可以将我国目前现有普通高中学校划分为四大类:一是以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学校,学生以进入名牌大学为主,可称之为“学术性高中”;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一本、二本院校为主,可称之为“一般高中”;三是以培养特殊人才为主的学校,如美术、音乐、体育等,一般称之为“特色高中”(严格意义上是特殊高中),他们本身内部也存在特色建设问题;但相对其他几类高中来说属于特色高中;四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三本、高职院校为主,可称之为综合高中。[1]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形成的四类高中情况,带着明显的应试主义倾向。同时这四类高中本身在总体上存在各自独特性建设不足、千校一面的问题,需要加大自身特色建设问题,从而更加凸显高中的多样化。

(二)依据特色建设主导力量进行分类

依据特色建设主导力量来自于学校内外部,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主导型的特色建设。

1。政府主导型的学校特色建设

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引导和合理布局高中特色建设,通过分层定位、分类规划,让每一所高中校找到自己个性化的发展方位,构建多样化的教育生态。

政府主导型的学校特色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特色高中与综合高中建设,在教育对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招生和升学方面有一定专业倾向的特色学校,是为初中毕业学生进入高中时提供“入口”选择。这部分学校一般有如下特点:一是在招生对象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性别或民族上有所选择,如女子中学、民族高中等;二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有所侧重,主要体现在美术和外语方面;三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在课程设置上的融合,即综合性高中,如,北京市崇文门中学,除设有普通高中8大学习领域13个科目外,还设有文秘类、空乘类、导游类和幼儿教育类等4个学习领域15门校本课程,学生在入学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性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和课程,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调整、选择和更换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2]

二是区域政府直接设计的特色建设,如北京市石景山区推进的绿色教育、北京平谷区的幸福教育、北京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等。

三是对区域内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的多样化发展进行设计。如北京市高中特色建设实验项目、北京市国家级高中特色建设实验项目、北京市高中特色实验班项目等都属于此。

这里不去剖析政府主导的学校特色建设科学性问题(区域政府如何科学谋划本区域高中特色建设,详见本书第四章内容),只是建议:对于政府主导的学校特色建设,具体落实需要校长有较强的政策意识,善于利用政策为学校特色发展寻找机遇,同时也要结合学校情况,充分激发学校特色建设的创新力。

2。学校主导型的特色建设

是学校在现有普通高中学校的体制机制下追求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或整体的特色发展。如北京大学附中的多元自主发展模式[3],杭州外国语学校国际化特色建设、北京京源学校十五年一贯制教育、北京广渠门中学的生命教育等。

即便是政府主导的高中特色建设学校,如美术特色学校,也有自身特色建设问题,如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特色不同于中央美院附中。

(三)依据高中特色建设的客体进行分类

这类分类方法在实践界很常用,对象是什么就属于什么特色建设。如北京101中学的自我教育建设、北京顺义一中的自我教育建设、北航附中大学中学联动培养模式建设、首师大密云附中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思维教学建设、北师大燕化附中的“石化科技实验班”建设、北京171中学的学生领导力培养、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的“三位一体”班主任校本研修模式建设等,特色建设的表述方式都属于按照客体进行的分类。[4]

(四)依据高中特色建设的客体所涉及的工作领域进行分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