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传播理论与实务 >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第1页)

二、简答题

1。何为“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媒介诞生以来,人们早就感受到它的威力,对它的性质、特征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5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施拉姆等三名学者撰写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随即,该书及其作者声名鹊起。学界公认,它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鲜明的主题、系统的梳理,填补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一项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控制的关联。

这一著作由四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论文组成,实际上是对有史以来先后出现的传播体制及相关观念的一个总结性的比较研究。它试图研究“当今世界不同类型传媒背后的哲学和政治学原理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四种媒介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张国良)

2。简述对“四种传播体制”的反思

《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出的四种媒介体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也不断遭受质疑和更新。1984年,赫伯特·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指出,“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1995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在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近40年之后,又出版了约翰·内荣主编,威廉·贝利等人撰写的《最后的权利:重访报刊的四种理论》,对施拉姆等人的著作进行了反思。《最后的权利》的作者们指出,《报刊的四种理论》实际上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用后期资本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四种历史现象进行了总结,在科学性和客观性上有所欠缺。他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蕴含褒义,而“集权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西方是贬义的,这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

第二,这四种划分方法究竟是四种思潮的总结,还是四种实践体制的总结,很成问题。而且四种理论有详有略,有的偏重历史事实,有的偏重思想潮流,有的侧重一个国家(如苏联的苏维埃主义),有的则包罗万象(如集权主义)。

第三,与其说每一种社会制度(或其发展阶段)对应着某种传播体制,不如说因历史脉络和社会情境的不同,在不同国家中,即使社会制度相同,传播体制也大相径庭。而有的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传播体制也显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第四,最重要的是《报刊的四种理论》依然忽略了垄断性商业力量对媒介的重要影响,没有将利润的驱动力及其抗衡考虑在传播体制的系统之中。

(胡正荣)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我国的社会主义媒介制度及其规范理论正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就目前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防止私有资本垄断,保障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第二,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第三,执行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第四,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其本身也是新兴的信息和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庆光)

4。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也称权威主义理论)是欧洲中世纪后期极权主义制度下的产物,现代仍有其残余。其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第二,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第三,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第四,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郭庆光)

5。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媒介规范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的权利而不必经过政府的特别许可。

第二,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策和官吏。

第三,新闻出版不应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

第四,在涉及意见、观点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应当同样得到保证。自由主义理论有两个原则:一是“言论的公开市场”原则;二是“自我修正”原则。

(郭庆光)

6。试述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斯宾诺莎从反对封建神学出发,重新解释了人的本质,提出了“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即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组成社会,必须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但同时,个人应保留部分自然权利。具体地说,个人只应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和国家,而自己永久地保留财产权、信仰自由权和思想自由权。他认为,人都有理智,因此,应当永远是他自己思想的主人。这些思想构成了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基础。

弥尔顿在其代表作《论出版自由》中有力地抨击了出版检查制度,为争取言论自由立下了不朽功绩。一度成为辉格党思想领袖的洛克,大大发展了人的自然权利学说。他对社会原则和政治原则作出了清晰而有说服力的描述,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这一基本原则,形成一种主权在民的学说,即权力的中心是人民的意志,政府不过是一种信托,其职责是保证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当统治者失职时,人民就可以撤回对它的信任和委托。洛克的革命思想,使之成为鼓舞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的重要人物。

进入18世纪后,报刊及媒介的体制迅速而全面地从集权主义型转变为自由主义型。18世纪初,欧美的专制报刊制度已濒临灭亡,国王被迫放弃了控制报刊的权力,教会的新闻管制职能也被取消,国家垄断逐步被私人经营所代替。到18世纪末,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主要精神终于被写入各国宪法。

不言而喻,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激烈的斗争。报刊不仅在政治上受到各种迫害,而且受到经济上、业务上的各种限制。经过众多先驱不屈不挠的努力,才逐一打破了这些障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17世纪欧洲思想家们所创立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忠实信奉者和身体力行者,他认为,把英国的立法主义与法国更为激进的理性主义潮流汇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一个既能保障安全又能保障个人机会的政府。他坚信,人们在运用理性时,个别公众有可能发生错误,但如果把大多数人结合为一个整体,则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他坚决主张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并维持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个人能追求各自的目标,而报刊的任务是参与对个人的教育,同时防止政府背离初衷。杰斐逊的政治理想和实践,最终推动并确立了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及体制)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中的支配地位。

在具体而多样的大众传播实际过程中,自由主义媒介依据以下操作性原则运行,从而发挥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