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2014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解读 > 4 2 有病即治破解看病难症结健康(第3页)

4 2 有病即治破解看病难症结健康(第3页)

公立医院普遍存在保持公益性与维持医院财政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是“以药养医”现象,该现象的根源在于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中国医生多在公立医院就职,而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收入水平较低,且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医生无法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获得额外补偿。医生处方权可以决定患者用哪些药、用多少药,这些权利给了医生获得药品回扣的机会。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是今后政府努力的方向。

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政府责任要做到:第一,需要落实政府的管理责任,明确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和改革的政策、措施、步骤、方法,并积极加以推进;负责完善公立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城乡一体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第二,落实政府的保障责任。政府的保障责任主要集中在建立公立医院的经费保障机制;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由政府核定拨付;医院来自患者自费的医药收入,不能再由医院自收自支,由政府统筹用于对医院的经费保障或奖励。第三,落实政府的监督责任和引导责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如何优化医疗费用结构,避免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医保制度的平稳运行成为政府面临的新课题。民营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力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同期增加1302所,增长了14。69%,不过,其诊疗人次和入出院人数仅达到全国医院的110,未来民营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仍有较大发展潜力。2014年1月9日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卫生规划要为社会办医留足空间,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经过前期医改,医疗服务发展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低,未来可望快速发展。“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则指出,2015年非公立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总数的20%,2014年初非公立机构床位占比约11%。医疗对民营资本开放相应市场,有助于推动医疗服务市场化,让医疗服务回归市场应有的本质,而不是依赖于药品高价获利,医药分开将成为必然。

建立健全支持民营医院的相关政策。目前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缺乏政策支持。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相比,在开办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在被核定为医保定点医院的过程中,非营利医院几乎都可以成为医保定点医院,营利性医院却只有60%被核定为医保定点医院。而在提供计划免疫服务,提供妇幼保健服务,参加当地急救等公益性质的医疗业务中,非营利性医院占有较高的比例。

需要充分调整并发挥已有医疗政策的功效。现有的政策既没有发挥营利性的灵活的市场化优势,也没有很好发挥非营利医院的公益性,目前中国医疗市场从高端人群到低端人群都没有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需要通过发挥相应作用进一步释放医改政策红利。

表4-8世界各营利和非营利医院占比情况

第一,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标准。引入民营医院,激活医疗市场,促进公立医院的效率提升。民营医院还将满足高端医疗需求,对现有医疗资源起到补充作用。社会办医需要创新机制,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社会资本办医的创新机制,突破重点是非政府办公立医院主要是国企下属医院的改制,这些医院数量庞大而效率低下,社会资本参与改制,通过企业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提升效率,有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医生多点执业利于优质医生资源向民营医院流动。社会办医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是优质医生资源被公立医院垄断。

第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为民营医院进入打开更多空间。长期以来中国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老龄化等原因影响,医疗需求快速提升,公立医院的扩张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增加,医院病床使用率高企,医生工作负担加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和高端病房的需求提升,给营利性医院提供了生存土壤。

第三,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院产业和多元化办医。国家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这将逐渐改变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非公立医院的比例不断提高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费用。由于中国医疗产业高速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各种社会资本会以多种方式进入这个产业。医改政策明确中对于非公立医院的优惠支持政策将激发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医院产业热情,激活医疗市场。

4。2。4全方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成为医疗改革难点和矛盾的集中体现。中国医院协会的有关调研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发生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的事件,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至2012年的27。3次。三甲医院成为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的多发地,因为中国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三甲医院,而这些医院普遍人满为患,挂号难、诊疗难、缴费难、取药难,患者情绪烦躁。

坚持医疗公益性和市场性特征,提高医生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医生收入水平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为要保证医疗服务可及和公平,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服务所有资源都必须从市场上获取,市场经济环境下医疗服务具备市场属性。

医疗服务的市场性体现了医疗服务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必须按照市场原则进行配置。例如,医生和护士的收入过低职场风险高,就会有大量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去医院工作而转向其他行业就职,据统计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只有30%选择去医院就职。即使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也有由于工作强度高、待遇低、风险高而离开医疗第一线。[18]

由于中国医疗费用的组成以及付费方式等存在不足,导致医疗费用大幅增加。表4-9是世界各国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大部分医院实行事业编制,医生收入分配机制僵化,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致使某些医院为了创收给患者开大量不必要的昂贵药品以及高额检查项目,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表4-9世界各国医生的收入来源

专栏4-5我们救死扶伤,谁来保护我们

“体制沉疴,需抽丝剥茧,非一朝一夕。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立即阻止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我想说一句,医生也是人,有血有肉,也有尊严,谁来维护我们的人权?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齐齐哈尔医生被杀,河北易县医生被割喉,南京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致双下肢瘫痪,潮州医生被患者家属找的100多人押着游行,边走边哭……近期,暴力伤医事件接连发生,全国政协医卫界、农工民主党,均以界别、党派提案的形式,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阻止医院暴力事件再发生,维护医疗秩序,维护医生的尊严和生命。前天下午,全国政协医卫界别90位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紧急提案”,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并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

提案牵头人、全国政协委员、神经外科医学权威凌峰介绍,这份紧急提案的核心就是坚决要求国务院法制办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23条,将医疗机构明确列入公共场所范畴进行管理,而不再是内保单位。“只有公安成为医院治安的主体,才能有效遏制、弹压日益频发的恶性伤医案件。”

近期的“医闹”事件:

潮州患者亲友押医生游行。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了一起医患纠纷事件,潮州市潮安区一患者酒精中毒抢救无效死亡,死者亲友纠集了百余人到潮州市中心医院“讨说法”,甚至发生了过激行为,押住一位医生在医院内游行。

宁波患者家属掌掴医生。2014年3月6日,有网民在微博发帖称:“请严惩‘医闹’打人凶手,宁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被病人连打3个巴掌,被掴出血”……象山县卫生局发布初步调查结果称,事件起因是医生出于病情考虑,没有给患中耳炎的患儿开止痛药,遂遭到患儿父亲殴打。

北京医生被患者用锤子打破头。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博——@北大六院透露,2014年3月7日上午,一位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候诊的患者突然闯入诊室,用锤子将正在给患者看病的医生打伤。

资料来源:我们救死扶伤,谁来保护我们。春城晚报,2014-03-0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