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2014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全文 > 4 1 预防在先健康中国梦的基础(第1页)

4 1 预防在先健康中国梦的基础(第1页)

4。1预防在先,健康中国梦的基础

《黄帝内经》中谈及“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知名心脑血管专家洪绍光指出,“预防花1元钱,节省医疗费100元钱。”足以说明健康中国梦应该大力提倡预防在先,普通居民尽量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努力实现“上医治未病”的愿景。如何实现不生病或少生病的愿景,仍然需要健全全民医保政策,完善重特大医疗保险救助制度,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和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4。1。1健全全民医保政策释放医改红利

健全全民医保政策可以为不生病、少生病提供托底保障。城镇基本医疗和农村新农合保险制度日益完善,基本实现全民医保。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为2。65亿、2。71亿、8。05亿,95%以上的人口基本实现医保。通过着力供给端改革,政府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医疗保障体系,释放了巨大的医疗需求。健全全民医保政策需要提高基本医保服务质量。有组织地指导各地开展付费方式改革经办工作,多数省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地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开展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1]为服务对象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积极进行健康服务,为有效改变中国目前“重治疗、轻预防”现象奠定了数据基础。[2]

基本医保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统筹城乡、区域医疗机构和谐发展,通过提高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等方式,鼓励优秀医护人员到基层服务,调整城乡、区域医疗资源的配比情况,使之更加合理化,为基层就医提供方便;医保、医药、医疗三位一体关系初步确立并顺利运转(参见图4-1),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现状,为医护人员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图4-1医疗保健体系子领域相互关系

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制约了医改红利的释放。第一,深入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分散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大。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不到位导致看病难、看病贵。如何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居民迁徙频繁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统筹解决医保层次低、转移接续难、医保基金管理成本高等问题。第二,条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医保费用使用效率低下。“看病贵”问题没有解决,医保基金结余率过高,医保基金利用效率较低。[3]医保基金流转通道不畅,统筹水平有限。[4]第三,个人账户管理存在漏洞。由于个人账户管理工作量庞大,相当一部分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监管不到位。第四,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较低。截至2012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24%。[5]进一步扩大基本医保的覆盖率是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工作。

中国全民医保体系尚未作好应对未富先老全面老龄化社会来临的准备。老龄化发展迅速、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未富先老”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据全国老龄办预测,人口老龄化水平到21世纪中叶达35%左右。人口老龄化是医保体系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应对“银**潮”迫切需要进行部署。

专栏4-1健康成为幸福的第一要素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报告显示,在内地前20强幸福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无一上榜,而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正在改变,健康成为幸福重要要素。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内地前20强幸福城市分别为:海口、长沙、太原、南京、天津、合肥、重庆、呼和浩特、杭州、西宁、拉萨、秦皇岛、永州、伊春、黄山、湖州、滁州、绵阳、上饶、亳州。

据中新网报道,2013年调查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收入水平(55。53%)、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

2011年的调查统计显示,中国最幸福的人的学历在本科以上,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有房有车,并且已婚。在本次大调查中,最幸福的人的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未婚人士但已有恋人。他们钟情的投资品从股票、楼市,变成了基金和黄金。最能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已经不再是收入,而是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收入都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收入一旦过了一个门槛,就主导不了是否幸福,这个门槛是美国7。5万美元,中国20万元人民币。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受教育越高可能越幸福,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幸福感越强,不断地学习、充电、进修能提高幸福感。2013年超过半数人最遗憾的是没有“休假旅游”,有51。9%的人在最想做而又没有做成的事情中选择了“休假旅游”。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14-03-13。

4。1。2完善重特大医疗保险和救助

尽管中国已经构建起全民基本医保体系,为参保人员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但面对一些危害较大、病情严重和需要花费昂贵医疗费用的参保人员,通过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的补偿还很不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压力,甚至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重特大疾病保障是在出现大病后需要的补充和最底线保障。随着中国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如何保证参保人员罹患重特大疾病时获得必要的保障,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既是医疗保障制度本身的任务,也是参保人员的诉求。[6]

需要立法规范并明确“重特大疾病”的内涵和保障范围。表4-1为医保中关于特大疾病的政策界定,重特大疾病被分为重大疾病和重特疾病两类。建立完善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的经办和管理体制,设立统一的、高度统筹的管理规范和标准、科学的报销比例,为重特大疾病的防控和救助指明方向。

表4-1医保中重特大疾病政策界定

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指当家庭医疗支出达到或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40%时,即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

资料来源:张晓,胡汉辉,刘蓉。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医疗保险,2013(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